曾点:书法创作面临人文内涵缺失的困境
2016-07-18 10:02:35 曾点
当下书法创作遭遇的集体困境
当前的书法创作,正遭遇着一个群体性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当代书法人难以超越古人之高度;另一方面,书法这个艺术门类又面临跨行业、学科、国界推广的困境。传统书法在提供了大量令人敬畏、仰慕、学习的经典同时,也为今人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挑战。
中国书法是一个有着独特传统的艺术门类,有其自身成熟而自足的发展脉络。而书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一个现代的艺术学科,则又是典型的现代性问题。在现代性压力面前,当代书法和今人的创作面临着诸多尴尬。
黄宗贤认为,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笔墨传统的核心体现,在当下的学科体系中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他指出,中国书法依附于独特的汉字造型,而又游离于具象的形态,是一种笔随心动、墨由情出的呈现方式,“在我看来书法在形式上是最抽象的,最简洁的,但也正因为如此,造成一种误解,仿佛人人都可以涉入。然而,最不应轻易涉入的专业就是书法,因为它太需要学术含量了。”
放眼今天的中国,不难发现,书法的表面繁荣下蕴藏着某种去知识化的危机。一方面,随着近年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教育部将书法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最近两年的北京市中考试卷中还编设了书法相关的试题),传统书法的美学价值得到市场认可(屡次在拍场创天价纪录)等,表面上看,书法事业迎来了发展热潮;另一方面,书法与其所承载的文人精神不断被消解着——易于操作的特性和与中国文字天然的联系,使得现如今每一个手持毛笔、写过几年字的人似乎都拥有了以“书法家”自居的资格。黄宗贤就此调侃道,“在今天中国艺术界,有两种艺术的门槛最低,第一就是书法,凡是能够写毛笔字的,以为自己就在写书法;第二就是摄影,会按快门的,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摄影家。这显然是认识上的误区”。
在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对话与交流上,书法学科同样处境尴尬,肖文飞谈起他在中央美院读博士的经历:“当时,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都承认书法的价值,只不过接下来,他们又问了一个问题——当代的书法,不管是创作也好,理论也罢,对时下的其他艺术领域,产生过什么影响没有?”这或许是书法学科面临边缘化问题的真实写照。
书法教育缺乏人文素养的培育
回头看看以往历史上有成就的大书家,不难发现,他们的身份往往是多重的。在其被作为一个“善书者”为人称颂之余,也多为一个有学识的文人。汉代杨雄曾说,“书,心画也”,便是说书法能够作为传导个人精神状态的艺术手段,以笔墨形式外化其心性和思想。黄宗贤谈道,“中国古代能书善画,且在书画上有建树者,首先是一个文人、学者。书写是一个文人基本的能力,而书法品位与品格的高低,也并非是由书法技能的强弱所决定,而是由心性与涵养决定的,也就是说文人的心性意态,是决定书法品格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说来,文化修养在书法中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文人、学者、诗人的苏轼,其书法为后人所仰慕,他的生平事迹也不断被传诵。由书及人,艺术作品传达出远超其外的人文精神
由古观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书画专业的艺术类考生,在接受入学考核的时候,文化课程的分数线要远远低于其他文科专业——人们默认了,一个会写字、懂书法的孩子,文化课可以差一些。这是将“文化素养”的要求放在专业技能之后了。
诚然,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由简单的分数和试卷来评估,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对书写技能的强调。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在今天又细化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一方,以研究书史脉络、历代书论阐释、个案研究、风格和书体变化发展为主;实践一方,则因循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临摹和技法的掌握。艺术专业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划分、理论与实践的分别,书法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细化和区隔中,跌入了愈加狭窄和琐碎的深渊。
基于对中国画现代教学体制的反思,黄宗贤认为,这部分地源自对西方学院体制的吸收——以强调写实主义的造型训练,取代了传统书画同源的笔墨传情,实际上是以技术、技法取代了人文涵养的提升。这种技术化、职业化的倾向在书法学科中也同样存在,是令人担忧的:“将中国书法的行笔用墨,当成一种格式化的技术体系来传导,这样一种抽离了文化性与精神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是有技能而无文化,能言说而无自信的职业化的画匠、书匠。可以说,这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熟练的技术工,如出一辙。”
反思:如何突围?
诚然,人文素养的培育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侯开嘉通过追溯四川地区及四川大学的书学源流,挖掘出人文内涵与书法实践并举的事实,为当代高校的书法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吕金光从理论与创作两方面的关系提供了一条今人创作、学习的方向,这便是要带有全局观的学术性思考去创作研究,从而避免与前人的亦步亦趋、临摹沿袭:“高校书法教育的实施,应具备培养艺术人才的大视野,将理论修养与创作实践真正打通。”
而在当代艺术学科体制和书法学科发展的关系的问题上,肖文飞认为,在当代,审视书法还需要关照一个横向的线索,“这个横向的线索就是与建筑、设计、雕塑、绘画、音乐、当代艺术之间的联动,和历史的纵向线索交叉,才能给今人之书法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而就书法内部领域而言,需要更加谨慎踏实地研究,回归到书法本体来,对那些已经被高度程式化的概念需要重新把握和梳理。”
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当代高校书法教育实现学科自我超越的突破口。黄宗贤强调,“将书法学科进行专业化的分开,绝非是去文人身份的理由。今天的书法家队伍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有那么多的人投身其中,书法的未来前景是乐观的。但一定要注意其文人身份的构建。在书法教育中要注重学养学识的培养。”
书法教育若仅聚焦于书写技能的训练,无疑会导致书法人文价值的严重失落,诚如胡抗美指出的那样:“如今仍然有很多人仅仅将‘工’等同于传统的全部,但实际上,传统既是系统的、丰富的,也是全面的,我们要正确理解传统,传承中国的审美意识和‘写意’精神,彰显人文的光芒。”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