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如何看“马上”批评
2016-07-25 09:39:51 钟德
“批评”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然而当其在一种特定“新”环境中衍生出以往未曾出现的问题时,其意义也将不同于以往,同时,批评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艺术批评是批评家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艺术现象所做的探讨、分析和评价。
但凡依经验做出判定的事物都将遵循以往的常态方式运行,艺术家、批评家、媒体等介入。办展的初衷当然是以作品为主要对象让观众评判,希望得到工作室之外各界的声音,好听与不太喜欢听,甚至听得不舒服的都统统收入耳中,以期又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办展进行中,必然以作品来说事,批评家从各自立场出发,各抒己见,当属好事。那么,问题也随即产生。有些批评家原本就对艺术家有所了解,或者是好友,如此评论批评起来就可能轻车熟路,自然谈得较为深入透彻,如此沟通基础是建立在批评家对于艺术家的作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观察或者关注的结果。
不同于此,有些批评家初见艺术家作品时,就马上要进入其“战位”状态,如此情形,难免唐突,当属理解。批评家并非神灵,从最初见作品,再与艺术家交流,尔后深入谈论总结,毕竟需要时间环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成效于批评。这当中,批评家也要适应在嘈杂的展厅或者研讨会环境下工作,这也涉及到他们的职业习惯。
批评成效与否,当是一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对批评家工作完成度的衡量。接上所述,“马上”批评的成效在哪里?批评家们匆匆了解作品,短时间内组织发言,他们作出的判定是否有创见意义?从细节来看,批评家对于艺术家风格、思想、价值等方面有何明确言论,或者对其作品创作有何评判意见反馈;从宏观上来审视,所面对的艺术家作品在当今艺术界有何影响以及定位等,这都是艺术家所期待听到的答复,客观上说这也是艺术批评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发现、判定、梳理、推广优秀的艺术作品。
“马上”批评,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频繁密集的艺术展使得批评家有可能在一天之内,要受邀出席好几场研讨会。如此一来,能否完成其工作任务,又是新环境对批评家这个职业所提出的新挑战。
批评家作为独立的职业个体,所做的并非为人做嫁衣的差事,他们所面临的自身身份定位与角色焦虑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研讨会上难免出现“无法评”,“不好批评”,“评不准”等情况,另外,也存在批评家会运用惯性的思维方式及批判标准来评论艺术家的作品的问题。这种特点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甚至在研讨会上给予每位批评家的时间要求下陈述,当中他们会把握好时段下省略许多中间环节,而直接切入本质;或者不计枝节,只抓住能揭示作品本质的现象进行探讨。这样无疑有很多直截了当、一语中的的好处,但也往往容易忽略对象的丰富性和其他可能性,如此情况必将体现出批评家的知识结构以及学术造诣。在其中, “马上”批评,也将不可避免一些惯有的术语复述以及批评家“喜好”的说词来渲染其中,甚至有把握不确而“误判”等情况都有存在。
我们知道,批评是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的结果,通常较为透彻,但在今天如此快节奏进行的语境中,“马上批评”对于批评自身来说,其“彻底与否”就能代表某种批评的成效?针对平时看到的文艺批评可谓是“好评连连”过多的情形,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如此说道:“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做展览不希望别人肯定他,不符合实际的吹捧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发现其优长给予肯定,我觉得这还是应该的。因为从美术史和批评史的角度看,其实西方最重要的批评家的批评也基本都是在正面肯定的层面上工作,比如格林伯格对于抽象表现主义,罗杰弗莱对于后现代艺术,他们都是肯定性的批评。”至于“某种好评”是否比较透彻呢,之中点赞与否,仍由观众来决定。
尽管说“我们这个时代不是缺少文艺批评,而是缺少好的文艺批评”。怎样的文艺批评才能算是好的文艺批评呢?显然,笔者认为艺术家需要留一定的时间给批评家充分了解艺术家和作品,但是对好的文艺批评有何具体的规定又是困难的,因为批评不是静态的,不是独立于对象之外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于此之中,有时难免匆匆,但并不意味着好的文艺批评是在“马上”的情形下诞生的。相比之下,在批评家的写作问题上,最终还是个严谨而周密的思维过程。所以,其批评是文本阅读的精致化,它要求在批评中建构起讨论与分析的微观模式。总之,批评写作是有别于在场批评,各有所向,再引述下来,研讨会现场上的“马上”批评,富有其展现价值,或说是一种“即兴”吧。有时“即兴”更精彩!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