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赵朴初书法价值:贵和尚中

2016-07-27 08:59:31 未知

  “赵体”的形成,极大程度上地将“贵和尚中”这种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现出来。“返朴归真,悟初笃静”,这是其父为赵朴初起名的取意。但用这八字来形容赵字的风格特色和笔墨精神,却是再恰当不过了。他认为,艺术的领域最应讲究宽容,最应该有热情奔放而又谦恭温良的风度。

  朴老的书法碑帖互融互补。赵早期的书法,由北碑入手的,学李北海的以行书写碑,结体上较方正,血肉丰满,骨法劲健,用笔上涩多于疾。中年以后开始以帖学参入,笔法学苏东坡较多,继承了他字势右斜而扁肥的特点;而后合以颜鲁公字体的雄健、宽博,接受并践行了米南宫“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用笔主张,最终形成了不激不厉、欹正相生,圆润中常见挺拔,方正中微带沉雄的赵书。

  赵书兼有“韵”和“力”、“意”和“法”,字形流畅秀逸,结构严谨缜密,笔墨洗炼疏朗,秀逸中见端庄,潇洒中见法度。运笔收放有度,且开始行中带涩,字形宽舒恬静。如果结合朴老书法作品分析,不难看出他博观约取,兼采众长,既吸取碑学厚重沉稳、刚健雄浑,又吸收帖学清隽流美、秀逸绰约的美学特点,最终化成外型表现为帖学风格,行笔则贯注了碑学思想的独特的“赵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