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564期】暑期好去处:探秘史无前例的青铜文明展

2016-07-30 00:17:56 谭娟

  

  “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展”于2016年7月18日至10月18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一楼展出。本次展览是为了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金沙遗址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接受了雅昌艺术网的采访,同时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朱乃诚作为本次展览导览嘉宾。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走进本期的“雅昌带你看展览”吧。    

 朱亚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今年是我们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的一个纪念,我们今年是策划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这个展览就是我们这次纪念活动的重要的一个项目。

  唐际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从这么大的格局来看待青铜器,以前看青铜器都是小的,单个的,安阳殷墟的,包括咱们三星堆的,可是现在从全国范围来整合这些资源,来做这么大一个展览,真的是第一次,所以我说三星堆博物馆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三星堆博物馆第一次把黄河流域的商文化和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以及湖南的青铜文化把它汇集到一起做这么一个展览,它的目的是讲长江和黄河的一次青铜文明的交融、对话。通过这个展览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那个时候的一个南北的相互吸纳,不管是技术的还是资源的,没有一个选取,那么后来的青铜文化面貌就不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次对话实际上改变了长江流域的文化生态,开启了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新局面。

  朱乃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这次展览我们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对话,主要选择就是我们黄河流域的商王朝晚期的,和长江流域的是中游和我们上游就是川西平原的一个青铜文明的一个对比性的一个展览。是对话,对话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展览来看看在那个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文物上面能够表现些什么。

  

  司母辛鼎

  在选择文物的时候我们从殷墟过来一共有50多件,我们就要选择有代表商王室的东西要过来,这是一件商代武丁,武丁中兴,武丁的一位妻子就是王后“妇好”墓里出土的一件青铜方鼎,这是213公斤重,拥有一对。这一件鼎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商代第二号大方鼎,最大的是司母戊大方鼎,这是第二号大方鼎,这件青铜器很端庄、很庄重,造型相当得好,它是长方形,那么方形鼎尤其是大鼎一般都是在贵族,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的墓里面才有,普通人只有圆鼎。这个鼎第一体量大,重;

  

  司母辛鼎-细节

  第二它的纹饰很庄重,周边是一圈的乳钉纹,上面是两边各一条的夔龙,四脚腿的根部是个虎头,在器表里面有三个字铭文“司母辛”,那么这一件青铜器就是有武丁和妇好的儿子他在妇好去世之后铸造之后献祭给他的母亲的,所以叫“司母辛鼎”,这种造型的器形在我们的长江流域,它一模一样的几乎没有。但是类似的鼎的情况我们的长江流域也有,但是面貌有所区别。

  

  大禾人面方鼎

  我们看下面这个,是很有名的“大禾人面方鼎”,大禾是因为它里面有一个铭文,大禾的铭文,那么人面它的外表人面的形象是一个方鼎,它两个耳朵上面有鱼纹,这都是商代晚期的典型造型,它的四个脚包括它的腿上面都有扉棱装饰,这个青铜鼎它体量不大,但是它的造型跟我们中原地区的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它的造型应该是模仿中原地区这种制造的,但是它的特色就是说它的扉棱全是连接的,它上面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它就是一个人面,这个人面的造型看着相当的精致,眉毛,双眼皮、眼睛、鼻凸、扁垂,而且它旁边以青铜纹饰的方式一个耳朵,那么这一种人面方鼎目前我们在国内所见到的就这么一件,但是我们在殷墟,在王陵里面,在104大墓,王陵里边也是商代晚期的发现的鹿鼎和牛鼎,也就是说鼎的形状差不多比它还大一些,在人面这个位置是一个牛面或者是一个骆驼,那是在一组大墓里面被盗之后发现的,也就是说这一种在器身的正面一面铸造人面的形象,动物的面的形象,那么应该说在殷墟是有的,这一件器形在湖南地区还是宁夏出土,表明它融入了当地的一些文化传统,所以这件青铜器它实实在在的表现了在商代的晚期中原地区和长江地区尤其是湖南的中心地区的文化的联系,我们通过这个人面方鼎既可以看到和中原的联系,也看到了跟三星堆的区别。

  

  三星堆人像

  三十年前三星堆的发现震惊世界,一炮打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发现了一大批的精密文物,尤其是以往所没有见到的一大批青铜人像。那么对这批青铜人像,三十年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些内容我们实际上还是在探索,还在探索。从我个人的理解,它有一部分青铜人面像实际上它铸造的就是当时的人的形象。如果说我们从神话角度讲它眼睛突出它是千里目,耳朵大了是顺风耳,那么这种解释显然是对神话色彩是后期的神话内容加进去的,它是不是符合他原本的三千年前铸造这个大人面像的本身含义呢?我想不是的。

  商铜器“觚、爵、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右边那个叫觚、中间那个叫爵,那边那个叫斝,典型的商王朝的铜器组合,觚、爵是典型的商王朝的铜器,那么它发现在盘龙城,实际上最少这个理念是北方带来的,也许是北方铸造带过来的,也许是北方带过来以后商人在盘龙城铸造的,但是长江流域自身的文明他没有选择它,它没有用这套觚、爵,那么这就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安阳殷墟的铙

  你们看这三件铙是大中小一套,而且形体比较小,这是安阳殷墟出土的那个时候的乐器,它代表的是黄河流域的一种音乐文化,它服务的是黄河流域的或者是商王朝自己的祖先。

  

  长江流域的铙

  然后我们看看长江流域的铙,首先你看它的体量,比黄河流域的大多了,然后你看它的纹饰做得非常的狰狞、大,然后它的重量,像这个一个都200多公斤。就是你看它的重量,远远重于黄河流域的铙,所以这就是一个文化的一个选择。就是文化的不同,两边都用青铜这个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它表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长江流域的尊

  长江流域它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信仰。在自己的这套文化信仰传统的背景下,它面对北方的青铜文化南传的这么一个刺激,它的一个反映也是选择和改造。那么长江流域的人它选择要做北方商文化那样的尊,但是它改造了,它做的不一样。它首先体量很大,比北方的尊要大,除了尊之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方说布,这个布还有其他的东西也是选择改造,做得更大,选择完了以后,做成更大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吸收、变通。当然我们不清楚到底这个东西在南方是怎么用的,在北方它是服务于祖先的,放到墓葬里头去祭祀祖先,但是南方它信仰不一样,我做了这么大一个东西,我究竟是献给祖先还是献给我商里的商神还是献给我们其他的神,现在我们正在研究,但是你可以看到它的不同。

(责任编辑:谭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