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应金飞独家解密:为什么要做“水印千年”?

2016-08-02 07:38:51 邹萍 

应金飞(图源自网络)

  算起来,应金飞担任浙江美术馆副馆长一职已快两年了,但他生性低调,很少出席活动,也自认不太喜欢说话,有时候还颇为腼腆,不过他的座驾却是一辆越野,“外表安静,内心狂野。”同事如此评价他。

  出生于浙江仙居的应金飞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浙江美术馆副馆长,作品获奖甚多: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获一银两提名;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浙江省美展金奖等。

  他的个人创作包容度极大,他认为“版画的这种独立于客观视觉世界的训练方式更能激发重新组建画面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对于其他画种的自觉与自信。”他平时也不太看版画,更不愿把自己定位为版画艺术家,他喜欢看国外的摄影、雕塑及中国古人的各种造型方式,收藏古雕刻残件,玩摄影、书法、水彩。“我喜欢不停地尝试,一种类型不会多次去做,某个结解开了,就可以结束了。”他从不为自己画地为牢,“因为在我看来,形式和精神是我理解的创作规律的核心,从这个层面上说’界’是不存在的。”

  对于外界,他有某种程度上的主动回避,这是为了更真实地保有内心。“我不想被一些展览的浮躁作品干扰我的想象。”他喜欢逛博物馆,对高古的艺术作品更有兴趣,“可以学到与现代人审美很不一样的那种纯粹而又干净的古人审美体系。”这种擅于跨越时空维度而关注某种经典的情怀为他带来了更大的格局,因此,跨界对他而言便是必然。“我喜欢一切有可能性的未知东西,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很想试试。”

应金飞《镜花水月》之一(局部)103cm*103cm  2016

应金飞 《镜花水月》之二(局部)103cm*103cm  2016

应金飞《浮沚》之一 76cm*105.5cm  2015

应金飞《浮沚》之二 76cm * 106cm2015

  “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以下简称“水印千年”)之启动展“湖山胜概—西湖水印版画主题展”(以下简称“湖山胜概”)将于8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揭幕,就在2016年7月,“水印千年”和“湖山胜概”分别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两项立项。作为项目的核心人物,应金飞集导演、演员、制片于一身。“展览的深度介入等同于个人创作。”

  应金飞出身农村,幼时经历让他做事思虑甚多,但“心里什么都明白。”想法往往十分大胆,常有出乎意料之语,艺术家擅长的创新基因一旦投射在策展领域,再配合理性思忖,必会产生惊喜。所以,当他变身策展人时,朋友们也都觉得正常。

  启动展即将拉开帷幕的前夕,应金飞深度解密“水印千年”大项目及启动大展“湖山胜概”,我们也可藉此了解不止一面的应金飞。

雅昌艺术网&应金飞

Q:雅昌艺术网

A:应金飞

  “水印千年”

  Q:触发“水印千年”这个项目的原因是什么?

  A:我曾经去过一次保加利亚做版画交流展,那边的媒体问我,展览中哪些作品可以代表你们的传统和特点?同样的问题,我在国美版画系任教时也遇到过,欧美访客来美院一定会来紫竹斋(版画系传统水印版画工作室),相比中国传统艺术的中国画、书法等形式,中国水印版画也许是极少数可以与西方绘画直接对话的一种艺术类型,我们应该活化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欧美国家建立交流。这次的对话直接触发我策划这个项目,当然我平日也一直沉迷中国传统经典,所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Q:为何用“水”来界定中国的文化属性?

  A:水,是东方文化的核心灵魂,也是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精神家园。中国之所以会发明柔软的纸和运用无形的水为调和剂,就在于东方哲学的独特思维。而水的哲思覆盖不仅限于艺术,而是涵盖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水印千年”大展就是以“水”为核心理念,以“水印版画”为核心载体,以杭州为起点,通过四大板块,力图呈现一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视觉惊艳又主题鲜明的中国属性的重量级大展。作为浙江美术馆独立策展的自主品牌,“水印千年”展览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融合艺术视点、美学视角和文化视界,涵盖文献展、图像展两大类,并藉由多媒体装置和持续性影像的加入,不仅在观展效果上令人惊艳,更由此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贯通,以相对历史的概念融会“水印版画”这一古老但新意十足的魅力艺术,最直接展现东方文化“水”性内涵。

  对“水”,我们需要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强调由心河溯源到心灵家园,再提升到文化母体的归依,因而有着深邃而隽永的哲理思致。

应金飞《浮生若梦》之三 76cm*105.5cm 2015

应金飞《浮生若梦》之四 局部 76cm*106cm 2015

应金飞 《湖山清明》凹版 60cm*240cm 2013年

  Q:为何如此强调“水印版画”?

  A:水印版画起源于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是中国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明末以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进步。直至今日,它已成为独具华夏魅力的艺术品类之一。

  现在很多人都分不清雕版印刷、中国传统版画与水印版画等概念。“水印千年”实际上就是希望借此定性中国整体的水性体系。“水印木刻”物理上的定义,是为了与西方油性版画做区分。平时人们总说:铜版画、黑白木刻或石版画,其实从物理上分类,应该叫:凹板、平板、凸板、漏板,通过承印方式来区分版画,这个逻辑才合理。

  Q:目前资金方面有没有问题?

  A:资金问题不是特别大。本来馆里有一定支持,加上现在有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可以做得更饱满,包括研讨会,可以全面梳理这个体系。许江院长提出了“东方版画”的概念,讲的就是中国的传统版画。现在国美也建立了东方版画研究所,明年开始招研究生。东方版画研究所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水印千年”,很多东西也可以藉此落地。

  “湖山胜概”与主题册页

  Q:“水印千年”的启动展名为“湖山胜概—西湖水印版画主题展”,能否详细介绍概况?

  A:启动展将于2016年8月19日启动,将持续至9月25日,内容分两大板块:文献部分与现代部分。文献部分除了通过高清图的方式展现晚明版《湖山胜概》外,我还会把中国国家图书馆里藏的《湖山胜概》也借出来,届时,晚明《湖山胜概》山篇(高清图)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湖山胜概》水篇并置展示,观众可以通过直面对比,清晰感悟文本背后的逻辑。此外还将同步呈现诸多晚明时期的同类古籍,如《西湖游览志》、《西湖志》等刻本,也包括一些手绘本,范景中教授推荐的来自一名私人藏家的套印古籍《西湖佳话》也会出现。为丰富展览结构逻辑,还将《湖山胜概》插图中出现的人物与场景单独提炼,或拆解,或重构,以展板的方式立于展厅,并与现场视频交相呼应,使传统文献类展览具备更有趣味的观赏体验。

  当代部分中,艺术家创作的西湖水印主题册页是亮点,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集体创作新《湖山胜概》是重点。届时展厅过道上还将放置一个屏幕,呈现方利民老师制作的小视频,通过简练图解与音乐让观众很快理解“水印版画”是怎么回事。

主题册页

  Q:据说主题册页会做成一件装置作品?

  A:是的,这个板块将呈现六至八套册页,十几个艺术家参与。这件装置作品以“水波”为外在形态,创作为内在构成,册页为载体,集结当代艺术家以西湖为母题创作的作品。它们虽然视角不同,理解不同,但包括“古诗拾景”“西湖风物”“西湖物语”“意象西湖”等内容的作品依然很好地诠释了人们对“西湖”的理解与认知。融会经典“水”的内涵与颇具时代感的装置方式,将创作者对“西湖”的感悟当代化展示,视觉效果与内心感触都将一鸣惊人,达到一种虽静止但起舞的视觉效果。

  这是我去年就开始有的创作概念,最初有实用方面的考虑,后来希望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其中的“意象西湖”是指精神领域的西湖,有些艺术家可能没有来过西湖,但通过平时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构造精神世界的西湖,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所以是一个包容的理念。

  Q:据我所知,《湖山胜概》是一本明版书的书名。

  A:对,就是那本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明万历彩色套印本《湖山胜概》,由明代杭州人陈昌锡出版,它在新 中国没有出版过,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都特别高。它是古籍孤本,封面封底已散佚,现存只有49页,除陈昌锡跋语外,便是描绘吴山十景的12幅四色套印插图和33面手书体上版刻印的题咏诗歌。12幅插图采用点线面平涂着色,不加渲染,富有装饰感;书中诗词用楷、行、草不同书体写成,再依手书上版,个性化的摹写将书法的审美趣味与书写者的个性特征相融,题诗内容简约风流,兼具说明与达情二种功能。

  Q:什么时候开始有以“湖山胜概”为主题的想法?

  A:“水印千年”的核心指向是杭州,核心载体是水印版画,而晚明版画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可称作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个项目中有几个板块,我首先确定的是册页部分,后来想加上直接跟创作对接的环节,最初想做西湖古迹的拓片,再把拓片挂在空间做成装置,叫“触摸西湖”。后来董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师)告诉我,中国历史上有件优秀作品,就是这本《湖山胜概》,堪称既与西湖有关又关联水印木刻的范例,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用这个概念,并延伸到做新《湖山胜概》。

新《湖山胜概》

  Q:新《湖山胜概》的概念非常有趣。

  A:新《湖山胜概》是以晚明《湖山胜概》为母本,以一张西湖地图为切入口,通过20多位作者分别创作但集体呈现的方式,将多维时空、多样创作、多种观念、多元风格包容性合体,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次艺术活动。包容、多元与创新浑然一体,矛盾与和谐共存共生,可谓从创作起初的那一刻起,一种新的观察方式和创作理念就已经产生,其在艺术创作、文化哲思及教育方式上的独创价值十分值得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这张不是很直观的地图,并不能一目了然。《湖山胜概》原本就是一套西湖旅游图,杭州从宋代开始有画西湖地图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原来准备用《西湖登山图》,但《西湖登山图》西湖很小,经过拼接会混乱,后改为大西湖版本,因为只有大才能区别一般地图的概念。比如六和塔到雷锋塔之间就一点点山的距离,比例肯定不对,但比例对就是谷歌地图了。

新《湖山胜概》创作过程

  深度介入的策展模式

  Q:以艺术创作者的背景去策展,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感悟?

  A:我的这种策展方式是一种介入很深的模式,涉及到所有的创作理念、创作程序和想法,甚至会去引导和控制,这跟一般的策展概念不同,不是把艺术家作品拿来挂就完了。

  按这样一个想法做出来的东西你会很兴奋,会觉得有很多的点触动到你,其实整个展览就是一件个人作品。

  Q:这段经历与个人创作有什么不一样?

  A:以前我只是考虑个人的创作,策展我是第一次,但是我把自己创作的一些概念运用到策展里来,也就是说,把我作为一个实践艺术家的视角转换成一个策展的视角,比较有意思。

  Q:这个转换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A:自己创作会很自由,策划这个大项目时,会涉及到协作的不同观点。很多东西会牺牲掉,比如册页部分,我觉得某个部分应该某人做比较合适,但人家不干,人家非要做风景,结果很多人都选择做风景,我只能自己也参与,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东西,尽量把变化拉大。

应金飞《似水年梦》 148cm*180cm  2014

应金飞《似水年梦》之萧红

应金飞《似水年梦》之林徽因

应金飞《花样年华-2 》57cm*76cm 2014

应金飞《花样年华-4 》57cm*76cm 2014

应金飞《观》油套木刻 19cm*32cm 2014

应金飞《无相-发遣印》油套木刻 26cm*26cm 2013

应金飞《龙井.环翠》铜版蚀刻 30cm*183cm 2012

应金飞《龙井.环翠》局部 铜版蚀刻 30cm*183cm 2012

应金飞《家宴》木刻 161cm*161cm 2008

应金飞《公共汽车》铜版 50cm*50cm 2002

应金飞《仕女图》木刻 50cm*50cm 2001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