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125期】Claudia Laurenze-Landsberg:伦勃朗油画的中子放射自显影检测
2016-08-12 01:08:33 周忆楠
国家美术藏品保存修复国际研讨会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李益成:台湾地区藏品保存修复产业发展与供应链联结现况
【雅昌讲堂】Macro Leona:有关博物馆环境可持续性管理的科学研究:大都会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实验室
主讲人介绍:
Claudia Laurenze-Landsberg,柏林国家博物馆柏林画廊科学保护专家
Claudia Laurenze-Landsberg
导语:
“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国际研讨会”涉及国家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政策与管理机制、藏品保存修复的原则与理念、预防性保护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保存修复实例分享等内容。来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法国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推广协会、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以及香港康乐文化事务署、台湾师范大学、正修科技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将出席会议,发表学术演讲,并展开深入研讨。
主题:伦勃朗油画的中子放射自显影检测
1、快速中子实验
我会跟大家分享中子放射自显影检测,以及我们是如何使用的。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使用这种方法分析伦勃朗的作品的分析结果。
我们以图片化的方式介绍某一个研究对象的情况,X照相术反映的是在薄膜上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是从外部的X光管那里的吸收程度。在自动照相术的使用下,研究对象本身就是发射辐射的物质,而不是由X射线来辐射到研究的对象之上。我们可以研究由绘画本身所产生的较低的辐射率。
有一种可能性,在原子内部引入辐射活动。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有一个额外的中子被整合到了原子核之内,也就是使用中子在原子反应堆内对油画进行人为的干扰。中子在减速的过程中会与原子核形成碰撞。可以通过这张图上显示的反应堆模型进行分析。这是柏林研究使用的反应器,这种反应器会非常快速的产生中子。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就是快速中子实验。
快速中子实验是在反应器中产生的,通过一个冷源进行冷却。在底端有一个中子导管。这个油画就在中子导管的底部,通过白色的视窗发射中子。这一幅油画固定在视窗前的固定位置。当中子和原子核碰撞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这是锰的原子核,质量是55,通过加入中子进入到这个原子核里面会产生放射性的同位素56,会产生β粒子和其他中子,这些中子可以使得底胶膜变黑。光波波长的∑射线只有镁的同位素才能产生,其他同位素的波长是不一样的。∑辐射就可以通过一个侦查器被测量出来。提供结果的光谱会进一步提供证据,证明这种放射是从哪一个同位素过来的。锰的同位素出现衰退的时候就会转变为非常稳定的铁的原子核。相比于整个原子,原子核是非常小的。所以中子和原子核碰撞的几率也非常小,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只有1万亿个原子核中的4个原子核跟原子发生了碰撞而产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只能在小的油画作品里采到一个样本。
在这个清单上,17世纪的颜料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让它在底片上变得可视,尤其是包括的重要元素和同位素的半衰期。并不是所有的色素都可以在相片上看得出来。有一些颜色就在底片上,根本显示不出来,它们是在油画中广泛使用的颜料,但它们会在底片上有什么反应呢?就是检测不出来,但会使底片变黑。
2、X射线胶片
我们使用了X射线的胶片,也使用了成像盘。成像盘以10倍的速度进行相互反应。仍然使用X射线的胶片,它们的成像跟之前所说的方法是同样规格的。因为它们可以真实的反映出油画本身的放射程度。成像板也得到了处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得整个底片变黑需要一个星期的情况得到改善。
为了进一步证明成像在胶片上的成像顺序,我们通过这张图来解释,褐色的代表的是锰,是辐射活动最高的,半衰期是2.6小时。也就是在2.6小时内,一半的辐射已经结束了。这种辐射是足够高的,可以带来胶片上可读出的变黑,在曝光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读出。在两个小时之内,同半衰期12.8小时的物质会放射整个放射程的八分之一,铜也可以在底片上变黑。剩下的部分,一半的胶片需要24小时之内才能变黑。可以通过胶片变黑的速度判断所含有的物质是哪一种,像左下角的一张,可以判断出这种速度就是铜。
第三个胶片曝光用了3天时间。可以判断出其物质是砷。因为胶片上变黑的速度非常慢,变快的程度和面积也是非常小的。
最后一个胶片到了第9天才曝光。这种辐射的速度非常低。
最后一个胶片是4个礼拜之后才显示变黑。可以判断出跟磷、汞直接相关的同位素物质。因为磷、汞的半衰期更长。
第一张图是古黑色,颜料中含有的物质就是在第一个胶片变黑和最后一个胶片变黑的过程中慢慢判断出来的。在胶片曝光的成像板上,对于X射线的敏感度,自动照相术快10倍,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光谱的使用,我们在这么短的等待时间内同步做了∑光谱分析。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测量中,对∑辐射进行了检测。为了实现这个检测,把油画固定在检测器附近。对于油画上的特定位置进行了插入式的检测。对于油画上的小部位进行定位检测。这是柏林画廊团队定义的检测方法。
三十年前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荷兰开展的伦勃朗研究项目是贡献最大的。因为它研究的是最为著名的伦勃朗的画作,比如戴着金色头盔的男人,这是柏林德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通过对这个画作进行中子自动照相术的分析,我们的博物馆终于把这个具有争议性的画作重新拿回自己的手中,因为我们证明了这种检测方法更好,重新从荷兰同道的手中夺回了检测的权利。
我们在X射线胶片上看到了具体原因,比如作者到底是不是伦勃朗。因为当时对这幅画作有众多争议,作者到底是伦勃朗,还是其他人呢?我们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对笔触和笔锋的分析,我们注意到笔触和笔锋非常犹豫,很缓慢,上面还有颜色的留迹,与伦勃朗的脾气秉性是不符合的,他的笔触和笔锋是不犹豫的。荷兰同道说的戴着金色帽子的男人的作品并不是出自于伦勃朗之手。这个作家并没有使用色砂作为涂料。基于光检测的原因和色砂检测的原因,可以断定不是伦勃朗的作品,因为伦勃朗在自己的作品使用了大量的色砂和深颜色的粉料。
3、伦勃朗的作品研究
伦勃朗在1650年开始就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无色的色砂,几乎所有背景都是跟古黑灰和色砂融合的颜料打的底做的背景,像他最有名的作品,比如在他所画的这幅画的衣服上。有人说这个画像是威尼斯艺术家丢失的画像,它在阿姆斯特丹被拍卖掉了。我们知道大概是存在着一幅类似的画像,但它的头放在了自己的胳膊上,手是轻轻地下垂。我们看到手是非常放松的、下垂的。通过检测技术,在背景色下显得更加明显,这个手的颜色并没有着实,并没有充分涂上去,手和头的位置也不对。通过一层层的中子加速自动照相术分析,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层一层的颜色是怎么被涂上和去掉的,颜色是被铲子刮掉又重新涂上去的。可以看到其背景的颜色是用了色砂和古黑灰,这个肖像比较起戴着金色头盔的男人来说,可以断定这个才是伦勃朗的作品。
伦勃朗作品
这个作品使用了帆布,画了坐在那里的老年男性。同样是通过自动照相术分析出一层层使用的颜料,依然看到了色砂和古黑灰两种色料的混合使用。黑色的眼睛、黑色的帽子和老年男性的胳膊的轮廓。在这个肖像复绘之前,油画导层上的颜料变得稀薄了,油画的颜料已经发生了龟裂,是可以被清晰看出来的。这个龟裂层上面又新加了一层颜料,可以在上面看到再次创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勾勒出来的粗线。最后一个自动照相术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是签名。这个签名是在床柱附近。
下面这张绘画是1660年的作品。同样是自动照相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视的结果。伦勃朗首先绘制了背景,故意把前景留白。他所留白的那一部分羽翼比最初留白的空间要小。第三张、第四张胶片再次向我们显示了他特别喜欢使用的古碳颜料加色砂。最后的检测结果向我们表明古碳颜料,也就是黑色9号颜料得到了如此丰富的使用和复绘,尤其是在后续作品中,最初的草图都是用古碳颜料绘制的。在绘制草图的过程中,他对天使的手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把手画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角线。在此基础上,可以绘制天使展开的翅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线条都是在第一次草图中绘制出来的。有一些线条,是在这幅画最终一步才填上去的。因为自动照相术可以总结出各层的辐射情况,也许是再绘制的绘画层,每一个画布的平面都含有多个绘画层,绘画层就像一张透明醋酸纤维纸可以在上面绘制草图是一样的。
《妇人的预言》这幅画是伦勃朗早期的作品,1627年他只有21岁,住在荷兰的莱顿。自动照相术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绘画技术,后期又进行了不断的再绘,融入了新的绘画技术。比较特别的是素描使用的刷子加了不同的黑色颜料,是混合的黑色颜料。与他的一贯习惯相符,伦勃朗还是习惯用古碳黑作为主要颜料,同时用了非常多的藤紫色砂、大青色砂作为填充剂和湿蘸剂,造成更好的光影效果。含锰的颜料也被检测出来,在其中的一层画层上检测出了含锰的颜料。
4、自动照相术
自动照相术还向我们展示出伦勃朗在17世纪的时候就使用了油画底点的创作方法。这是一种黑白色的单色的定义主要绘画结构的方法。蓝色的天空是后续填上去的。在这张画作的其他部位也可以看到类似操作方法的使用,也就是先用非黑即白的单色油画底点的方法进行前期勾勒,后续再填上技术颜色。
油画底点的创作方法
1628年,皮纳(音)跟伦勃朗共同开始工作,他在1628年加入伦勃朗制作室。当时伦勃朗从莱顿搬到阿姆斯特丹。在刚才的这幅画作中,我们也是通过自动照相术进行检测,伦勃朗同样使用了油画底点的绘制方法。尽管使用的范围和规模并不相同。有一个比较小的马,相对来说,头的比例非常大。可以看到这匹马的眼睛,相对于头和眼睛的比例,马身的比例显得更小。马的头部显得那么大,上面并没有用伦勃朗常用的颜料。这种比较小的比例维系了下来。在伦勃朗把马放大到今天可以看到的这个规格之前,他进一步削减了绘画层,可是并不彻底,有一个红色的打底,用红色进行了湿底色,还有一些小的马是在红色的湿底色上面绘画出来的。
使用这种非黑即白的单调的底色是右边的。天空的颜色是他喜欢的大青的色砂。在天空的上半部分检测到了钠的同位素。
通过自动照相术找到的证据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并使用立体镜进行后续追踪。对于这张画作上的植被覆盖情况,就是在小马背后的草木依然是以较黑的颜色进行描绘的。但是,色彩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花草颜色的表达也更加浓烈,后面的这些马的体积通过褐色进一步加大了。很明显的是当画作保存到今天已经在上面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挂擦。天空使用了擦试的方法,蓝色天空的对照色是通过擦试的方法形成了天空蓝的不同的蓝的层次。
布鲁塞尔皮纳的画作中,裙子的颜色最初是蓝色的,是深黑色的蓝色。自动照相术向我们展示它是通过把含铜的蓝色颜料进行加黑带来的。在左手边,裙子开始有一些脱落的地方,它是垂直式的自上而下的颜色变化。通过自动照相术发现的结果向我们表明这幅画创作的时间是非常悠久的,而且这幅画经过很长时间才完成。马的大小比例,还有不同的颜色选择是在1630年之前的风格,天空慢慢退却的蓝的对比和画面主体背景的对比表明马的颜色的对比和马的体积的对比,以及单调色的调整是画家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休笔之后才再画的,也就是这幅画历经了很长时间,是断断续续才完成的。画面上的人物和动物,像那些小一点的马,它们的规格没有发生变化,尽管画作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但这一点没有。马匹的头部体积的进一步加大使得这幅画传达的情境和情节更加突出,观察者会体会到扑面而来的感觉。
布鲁塞尔皮纳作品
在伦勃朗大部分的画作中,都可以通过自动照相术读出当时的故事。自动照相术向我们表明画作一层层之间的历史,我们也可以通过立体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和揣测艺术家的想法。这是柏林博物馆对于这70多幅伦勃朗作品的分析总结。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