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宏:中国的艺术专业翻译前景堪忧
2016-08-12 10:40:26 邵宏
艺术专业翻译人才面临明显断层
记者:邵老师您好,作为中国艺术专业翻译中的有代表性的一位译者,这次采访,想请您谈一谈国内翻译界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邵宏:中国的学术翻译最好的时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那个时候中国的学术翻译在汉语世界中达到了最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日本,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但是,这种盛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断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激励机制。从1995年开始,高校不再将学术翻译作为职称评审的成果了,这是导致学术翻译中断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了学术翻译在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太大提升的原因。同时,由于翻译的稿费极低,出版社不肯提高翻译的稿酬,往往翻译一千字只有50元的稿酬,校稿费一千字也只有20元,一般来说译者一天最多也就翻译一千多字,单靠翻译是不可能维持基本生活的。
其实中国出版界是可以向国外学习的,比如德国的出版界,每年的出版产品有70%是翻译著作,中国也可以直接翻译国外的畅销名著,这样既省了选题的麻烦,又能提高销量,但是出版社不肯提高稿酬,导致现在基本没有人愿意从事翻译行业了。
可以说,翻译的滑坡与出版社的堕落也有很大关系。出版社会选取可能畅销的专著,请高校教授进行翻译,但是,由于稿酬和职称评审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现在许多专家直接组织自己的学生或者干脆找外语专业出身的学生进行翻译,最后核审一遍就署教授的名字出版了,这样的翻译文章,水平可想而知。
其实,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翻译学者,为现在的学术翻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他们真的是将翻译当成事业来做的,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传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前后两代翻译人,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断层,中国的学术翻译事业前景实在令人堪忧。
提高外语水平 理解母语奥妙
记者:现在在年轻学者中出现了一种“翻译腔”,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有什么合理的解决方法?
邵宏:“翻译腔”通常会出现在一些外语不好的人身上,真正在写作的时候,“翻译腔”是不被看好的,但是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为真正在写论文的时候,这种腔调是出不来的。
外语很好的翻译家,比如钱锺书、王佐良以及刚去世的陆谷孙先生的中文文章是没有一点翻译腔的,他们可以在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很好地转换,这是因为他们有很高的外文水平,也懂得两种不同语言各自的优势,年轻人要达到这种程度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年轻人想学习新的表达方式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要避免这种现象,一定要看名著,一定要看可靠的译者的文章,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出版社的出版专著,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提高外语水平的一大好处之一,就是更能理解母语中的奥妙。
专家译书是翻译良性发展的基础
记者:学术翻译在学术研究中其实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尤其是在将外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中国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是当下很明显的问题是,出现了前后两代翻译家的断层,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学术翻译要想继续向前发展,需要怎么做?
邵宏:通过翻译会学习到一些比较好的表达方式,在我们自己写中文文章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地吸收这些新的表达方式。
现在的学术翻译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做到向日本学习,采取专家译书,日本的学术翻译都是美术史、艺术类的专家在翻译。中国的学术翻译界,不能只是为了翻译而翻译。强调专家翻译是因为只有专家才会有词源意识和学术史的意识,专业术语在母语中的准确选择和使用体现出了对中外艺术史的了解。
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我有三点体会是从老师那里和翻译实践中得来的:一是要有每个词在新的上下文中即为生词的意识;二是目的语(汉语)中的每个字都必须有出发语(英语)依据的技术要求;三是译文要尽可能反映出原作者的文采与文气。这三点体会也就成了我三十多年来做翻译的指导原则。而这些,我认为只有单一外文训练背景的学生是做不到的。
所以,现在的译著如果不是专家翻译是不可看的,只有专家译书才能保证学术翻译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梁启超曾说过“学子欲自强,以译书为功”,其实指的就是欲成专家者要多做翻译。翻译是靠年龄磨出来,年轻人如果没有在两种语言之间经受过长时期的转换训练,是很难具有良好的翻译水平的。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