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卿清:翻译的“味道”

2016-08-12 10:41:44 卿清

  翻译是一种语言及文化转换的艺术。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无论是译者的翻译观、方法论、学识修养,还是文本本身的句法、文体、所处时代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受诸多因素的驱使,学生和年轻学者们在求学路上,会主动寻找专业领域内的外文材料进行阅读。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文本尚好,倘若受语言能力的限制,无法阅读原文本,大部分学子仍然会选择相应的译文进行阅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每篇译文都有其自身的 “翻译味道”。这种 “翻译味”时而与原文的风格相去甚远,但行文舒适流畅、可于字里行间显出微言大义,时而虽意译纯粹、但读起来生硬,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这种自然存在于原文本、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不同的味道,是由我们通常说的“翻译体”造成的。

  “翻译体”是一种文体。方法论上,无论译者选择归化还是异化,它都是“异质世界”的符号和“同质世界”的符号博弈后呈现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文体本身不应受到贬抑。但是,如果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不符合语言逻辑与规范的表达,不顾语境滥用、误译,生搬硬套,或因译者不懂得变通,出现一些拗口、晦涩的新词,难免会让人大跌眼镜。著名翻译家思果先生曾把翻译比作烹调,他说:“有些译文照原文逐字死译,次序照旧,其脏、其生、其大块无味,简直和没有洗、没有煮、没有切、没有放作料的菜一样,叫读者怎么咽得下去!”此处,举两个误译的小例子,比如polite society(上流社会),如果译成“有礼貌的社会”,便是误译。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译为“Study har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却译成了“Study hard, day day up!”该译文虽然在英文的文法上错误,但是因其简短、通俗,又可以用归化的思维理解,所以表意上暂无大碍。有很多在句法上不通顺的“翻译体”,在鲁迅看来,“顺”与“不顺”对中国语文的改造都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有很多的“不顺”,但这情形也当然不是永远的,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与英译汉相比,美国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庞德曾把李白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翻译成“Drawing sword, cut into water, water again flows. Raise up, quench sorrow, sorrow again sorrow”。这种完全符合中文意象并置文法的翻译,也使得他打破了英文的翻译常规,就此引发了美国诗坛的一场大革命。

  学生、年轻学者们所面对的是学术文章,语言精炼、逻辑性强,文本思想通过语言符号传递,译文差之毫厘,表意上恐怕就会失之千里。鉴于此,一方面,如果读者自身具备广博的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便可以更灵活地游走在不同的类型的文本中,找到特定文本特有的“味道”进行读解;另一方面,面对良莠不齐的汉译本,我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加以甄别,尽量避免“翻译体”中的因词语的滥用、误用、表意不合逻辑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还原源文本应有的味道。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