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西安老工业园区 何以逆势繁荣

2016-08-16 12:16:23 孙欢

  

  园区内的演唱会现场 (资料图片)

  

  走秀吸引艺术高校学生参与(资料图片)

  刚过去的7月,坐落于西安城北的大华·1935出现了让整个西安艺术圈惊讶的“井喷”现象——在集合了22项新锐艺术活动的高校青年艺术节上,参与市民和游客万余人次,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的园区接近饱和。而这,仅是这座艺术园区每年500多场活动中的其中之一。

  在经历了“一拥而上”的原始生成阶段后,全国诸多艺术园区近年相继暴露出盲目扩张、产业化水平低、布局随意、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当业内惊呼“老工厂艺术园区”正进入严冬,西安这座以“古老”、“传统”著称的城市中,由一座老工厂改造的文化园区,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其艺术井喷现象引人关注,令人深思。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多样态艺术融汇的聚集优势 给古城另一种生活可能

  有人说,文化不过西安。这座氤氲着历史与文化辉煌的城市,有太多深厚遗藏让学界考究,令世界震撼。然而厚重之外,西安文化的另一面——现代多元市民文化却少被提及。

  是不存在吗?并不是。高校青年艺术节上艺术门类繁多、人头攒动的现场证明了这种文化样态在西安的强大生命力。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安似乎缺少一个能够聚合当代市民文化的场所。当对普通市民而言,“消费文化”依然是项需要门槛资金、东跑西走花费心力的事时,无疑会加剧消费的困难度。

  在不少业内人眼中,大华·1935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西安所空缺的“聚合文化模块”——大众主流文化、亚文化艺术得以在同一场所碰撞融合;艺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涂鸦文化、街头艺术、极限运动……更为这座“工业遗存”注入新活力。

  即使不是节假日,如今行走在梧桐树庇荫的大华园区小路上,同样会被人流包裹——沧桑感十足的纺织车间并没带来机器的轰鸣,而是指引你去小剧场观看一部现代话剧,听一场国际级音乐会,沸腾在“live house”的活力中,感受纱厂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的精彩……

  园区里,有老人在打太极,也有滑板少年潇洒穿梭,女白领在咖啡馆中参加文化沙龙,打着非洲鼓的青年在路旁随意落座就开始表演……市民自发组成的几十个“文艺小组”,分享刺绣、诗词、写作心得,切磋小提琴、尤克里里的弹奏技巧,也会热热闹闹进行撕名牌大战、死飞和轮滑竞技……各个小组彼此辐射,共同构建出一个气氛宽松又融洽的“文艺小社会”。

  这里为想要释放热情与活力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崭新敞亮的出口。当人们逐渐知晓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拥入,便成为必然结果。

  “先锋气质”带动的文化前瞻

  从“量变”到“质变”

  仅去年一年,在大华·1935举办的沙龙、展览、话剧演出、音乐会等文化艺术活动就超过500场,今年数字继续保持增长。另一边,这里的玖剧场经常264个座位座无虚席,需要加场加凳观看。今年4月,大华原创话剧《我不是李白》首演一轮票房就飙升至15万元,7月第二轮演出更是打破首轮票房,达到近18万元,刷新了西安小剧场话剧市场的票房成绩。该剧还获邀参加了2016年“中国·长沙国际新锐戏剧季”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大华·1935项目负责人胡杨把人们对这里的钟情视为一种有关城市记忆的情怀,但他也承认,大华的发力效果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显现,“我们也经历过送票请人看话剧的局面,有过一年只做40场活动的时期”。

  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大华”究竟凭什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这座工厂的“先锋基因”——作为曾经纺织系统的先锋企业,大华诞生了西安第一度工业用电、生产出有名的“雁塔牌”棉布,是上世纪西安人心中的“时尚地”。而今,大华·1935则体现出关于文化的前瞻性。

  2013年,这里诞生了陕西省第一届大学生话剧节,15部公演话剧作品在西安掀起话剧热潮。同样在这里,西安第一个工业遗产博物馆向市民免费开放——不仅讲述历史,更延展为文化交流、教育实践、生活体验的人文平台,先后举办上百场文化体验活动。

  这里还为古城中不同需求的市民更新着先锋的文化理念——西北最大的小剧场集群每周上演国内外经典话剧、儿童剧,以及音乐、舞蹈、曲艺类演出,文化艺术中心吸引着西北乃至全国的文化行业精英激荡思想。

  显然,作为老工厂转身的文化园区,大华走的是这样一条路径——留存工业时代完整的空间记忆,又使其变成了一个崭新、新锐、亲民、富有文化内涵的公共性文化艺术场所。虽然工厂里机器轮转的轰鸣声已消失远去,但沉淀近一个世纪的先锋意识仍驻守在这里,并以文化与艺术的形式继续影响这片土地。

  “艺术黏性”获得的成长生机

  吸引,更贵在留住

  一个艺术园区的“起”与“兴”很大程度来自于存在其中的艺术家,北京的艺术区798如此,上海的M50如此,成都的蓝顶等都如此。

  但相同的愿景并未收获同样的结果:一些艺术园区因摸不准自身的定位,缺乏科学的管理,加上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原因,导致出现艺术家流出、艺术区功能转型的现象,也让不少新生艺术园区在步入“兴”前已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华·1935却不断吸引着一批批艺术家“筑巢”。如今,已有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数十家艺术机构和高校正式入驻园区。

  胡杨认为,“无欲”也许是大华对艺术者保持“黏性”的原因,“我们只做好资源碰撞、交会、产生价值的平台,给予平台艺术、温度和情怀优势,给艺术家充足的想象空间,然后与资源方和接受者共同进行关于艺术的分享与探索”。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南华眼中,大华的吸引力源于自下而上创造出城市的艺术空间,让众人找到了艺术的本根:“艺术提供者、艺术接受者的灵感得以共同碰撞。”

  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刘远表示:“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座城市对于多元文化和戏剧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互助式成长,带来的是艺术家、园区构建者、市民的多方受益,而在坚持创新文化的理念下,自建成开放以来,大华引进国内先进的文化剧目、文化活动、文化项目,形成了创意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带动了这座产业园的功能更完善,内容更多元。

  与城市同步共生的节奏把控

  开启西安“当代文化气质”

  难以回避的是,目前运营艺术区似乎正变得越来越难,随着市民对多元文化需求的升温,他们的关注力更分散。但在社会学家与城市规划学家眼中,艺术园区如果能与城市的发展节奏步调一致,那么城市与时代大背景将为这里注入生机。

  至于西安,虽然人均消费还没有达到一线城市的水平,但伴随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物质丰盈,文化消费在市民“消费单”中的比重正与日俱增。

  这个变化,恰恰与大华几年的默默积累有了节奏上的合拍,也被经营者认为是园区终于获得爆发式人气的重要原因。

  大华·1935在今年于西安成就了一个“文化现象”。但同时,像大华·1935这样置身于先锋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北城市的艺术园区,能否在未来成为真正成功的品牌旗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一个艺术园区度过了发展初期,如何构建包含艺术创作、文化推广、艺术金融、商业配套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找到并形成适合自身的“造血”机能,完成对自身2.0版升级再造,都是能否“活下去”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不久前举行的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上,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郑培光认为,一个艺术园区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能够把创意企业聚集起来,然后赋予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所处城市里面代表一种文化的先进性。

  大华试图和正在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与区域、城市共生”的理想。胡杨说:“大华一直在寻找当代西安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体验。在它的发展中,也见证着这座城市越来越包容开放的艺术特征。”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