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手机摄影,还是手机“拍照”?

2016-08-17 10:10:45 矌之

  近日,图虫携手华为P9在尤伦斯举办了名为“你好,我的样子——99个中国人肖像故事”的展览。尽管这不过是推广华为P9新品的一个商业性活动,但是在从整个展览的运作机制来看,它确实也反映出当下类似展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这是一次创作的集体呈现,这本身就意味着回避了手机摄影的即时性问题。不管创作者是否是职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他是以创作者的心态对待拍照这一行为。此时,手机镜头并非单纯记录的媒介,而是创作的媒介。其次,作品被放大装裱,并采用铂金制作工艺将手机里的数字照片通过传统工艺呈现为金属的颗粒状态,然后以展览的形态悬挂在美术馆的白墙之上。呈现的方式实质上也在改变着作品的性质,这种精致化的处理改变了照片原有的观看方式,一张捕捉瞬间的手机图像在各种策略的运作下转换成一张艺术品。组织者通过这种偷换概念的方式想要突出的无非是“华为+徕卡”的技术,然而这些与手机摄影应有的特质毫不相干。

  现在所谓的手机摄影展览(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基本上都是在玩弄“手机+摄影”的概念。不过是通过征集一些摄影发烧友的作品,再配上“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泛滥口号,撺弄一个展览罢了。而这些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街拍和形式唯美两大类。从参展人到作品再到展览本身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业余。

  另一方面,这些展览有意或无意间将手机作为一种单一的媒介孤立出来,将手机与事件、数码通讯、互联网以及文本生产分割开来讨论,忽略手机摄影与当下新的观看、阅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至于手机摄影的即时性、真实性问题更是悬置不谈。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片面、美化却极为粗暴的处理方式,当然其背后隐藏的是一系列商业和权力的利益考量。

  事实上,对于摄影师而言,手机无非是一个轻便但记录信息更少的摄影器材;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即便是全画幅单反也不过是一个“拍照”的工具。抛开社会性来谈,“手机+镜头”的模式的确降低了“拍照”的门槛,让越来越多的人得以享受轻松拍照的乐趣。但是,摄影不是单纯地拍照,对摄影来说,“网络化影像”才是手机摄影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产物,而手机摄影的美学和社会意义则通过手机镜头与人的身体以及拍摄主体的关系中呈现出来。

  手机摄影是一种大众化的集体行为,照片以数字图像的形式填充了大众生活的每一个缝隙,照片不再是一种需要珍惜的有形的物质,而是作为一种跨越空间的即时交流方式。手机摄影极大的拓展了图像诞生的维度,进而引导互联网从文字时代走向读图时代。伴随这一过程,公民的社会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依托社交网络的传播特性得以提升。“人人参与”催生出一种新文化现象——公众之眼。但是另一方面,公共与私人的界限受到新的挑战,手机摄影生产的图像一旦进入社交网络便具有了公共性。因此,流行思潮、他者的眼光、社会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拍摄主体的拍摄行为。自我审查同样存在于手机摄影之中。

  摄影圈里有一句经典的话,“摄影看重的不是相机前面的那颗头,而是相机后面的那颗头。”对于手机摄影而言,重要的不是镜头中呈现的景象,而是镜头外存在的景观。甚至,手机摄影本身就构成了当下社会景观的一部分,塑造着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改变着我们观看的方式。

  华为P9所谓重新定义手机摄影,直白点不过是在美化手机“拍照”,以精致的技术消解手机摄影的社会性。审美主义的“无公害”只是自欺欺人的掩盖,这样的展览不过是为商业装点门面而已。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吴建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