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重重,古代墓穴是如何防盗的?
2016-08-19 09:58:11 未知
在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里,我们看到过很多关于盗墓的描述,当然,作为艺术作品,这些描述中虚构的成分也不少。事实上,在古代的墓穴中的确有很多防盗措施,但是往往不像电影中所拍摄的那么神奇。在这篇文章中,南南会让大家了解到古代墓穴常用的防盗措施,及实际墓穴机关与电影中的区别。
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不想让墓穴被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盗墓者找不到墓穴所在的位置。但是这往往和下葬者的意图不符。毕竟,厚葬是为了彰显墓穴主人生前的身份,默默无闻显然不是他们的理想选择。古今帝王将相在自己身后,往往要修建华丽的墓穴并带上大量的陪葬,这就引起了无数盗墓者的垂涎,今天南南就来盘点一下古代帝王陵墓的八大神级防盗措施,和大家一起探讨古代防盗的技术。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一:
虚墓疑冢
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
传说中最著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当年孔子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后人盗掘。
从中可以看出,盗墓掘坟,在孔子那个时代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了。为了防止盗墓者盗墓掘坟,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
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创立者,在他母亲王氏去世后,为了防止墓穴被盗,石勒将母亲秘密安葬,随后又大张旗鼓地用虚葬疑冢来掩人耳目。
二十年后的公元333年,石勒逝世,同样也采用了虚墓疑冢的反盗墓方式,和他的母亲一样,同样也是隐匿于山谷,然后用“高平陵”的名义,设置虚墓,以混淆盗墓者的视线。高陵位于襄国城西南三十里处,不筑墙,不种树。
后来,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十三城门出棺”,是否是受到了石勒秘葬方式的影响,现在不能肯定,但其反盗墓的灵感,应该是一致的。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二:
构筑崖墓
将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是另一种反盗墓招式。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但这种莽法一般人家造不起,也造不成。
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惯称“崖墓”。这种墓在西汉时已颇为流行,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徐州龟山汉墓,都是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李世民的昭陵玄宫,就是采用了这种防盗方式,是开凿九螋山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三:
铁水浇筑
将墓穴开凿于山之中,坚固异常,防盗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显“漏洞”,其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如何封闭洞口,工匠煞费苦心,其中用铁水浇筑,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最为著名的铁水封陵,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台葬墓——乾陵。据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乾陵墓道开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长63,1米,宽3,9米,呈斜形坡。
墓道与墓门间用吞条填砌,多达39层,用石近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拴板拴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联,再用锡铁熔化灌缝。石条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发现“焦才…合一”等363字。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四:
积沙,积石
土丘墓最绝的反盗墓招式是“积沙”和“积石”,这种墓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积沙墓”和“积石墓”,如果是复合型,则是“积沙积石墓”。
“积沙墓”俗称流沙墓,在营建时,开挖十几米深、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据堪舆术。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后,以炒干的细沙埋葬棺椁,而不是以土回填。
沙子积埋到一定位置和厚度后,才以泥土覆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
积石也是古人反盗的绝招,比积沙的使用更宽泛。1988年,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251号墓属春秋晚期大墓,打开后发现,面里有“积石积炭”,积石是为了砸死盗墓眷,积炭则是防止尸体腐烂。
已考古发掘过的固始墓、曾侯乙墓、中山王陵和魏王陵均属大型墓葬,椁内外大都积石、积沙、积炭,积石一般置放在墓圹的四周或四角,但郭庄楚墓的积石防盗设计最佳。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五:
伏弩、悬剑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伏弩”。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集机械装置。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陵寝才会使用,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三篇第三章第一节中写道:“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秦始皇命令工匠装置了许多机弩,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
在墓穴中置放的杀人兵器,除了伏弩和机弩外,还有“悬剑”,但这两样东西的反盗誊原理都差不多。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悬剑”。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六:
巨石堵门
在专供棺棒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富一般至少设有兰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燕迭数吨至数十吨。最外面一层俗称“盘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穗蘸,没有知情者根本找不到。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项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
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七:
置放毒物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银,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寝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置水银在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
古代帝王墓葬防盗措施八:
咒语恐吓
上面所说的反盗招数都是“实招”,有一种“虚招’。咒语,也是一种反盗墓手段。虚招虽然虚,却不失高明,从心理上绝杀盗墓者,令其不盗而退。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语出自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死去时只有18岁。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及其同伴进入了图坦卡蒙的陵墓。图坦卡蒙的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内有4个金色的神龛,一具水晶石棺和3个套棺。
戴着金面具的图坦卡蒙躺在纯金制成的内椁里,棺木上有一句咒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此外,棺上还有一句话——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图坦卡蒙的死因还没有弄清楚,咒语便应验了,霍华德·卡特被小小的蚊子叮咬后感染,然后便神秘死亡了。接下来,21名与霍华德·卡特一道参加图坦卡蒙陵墓考古发掘的相关人员,先后死于非命,“绝命咒语”的传说不胫而走,轰动了全球。
此后,在其他一些古埃及陵墓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文字,警告亵渎这个墓穴的人会被鳄鱼或蟒蛇吃掉。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