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胡莺:海的颜色

2016-08-22 09:32:49 胡莺

  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谢海的画》文献集于2016年7月初隆重面世,这是谢海在2016年倾力打造的大型文献集,是谢海致敬青春的回忆录。500多页的视觉旗舰,收录大量关于文化学者、艺术家、策展人、环保主义者谢海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此篇文章为本书的第三篇文章。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谢海的画》专栏]

  认识谢海,源于“记忆的泊位”。初次接触,在2004年秋,“记忆的泊位I”筹备之时,地点是谢海位于杭州的一个货运仓库的画室。彼时关于策展人、学术主持和艺术家间谈话的细节已记不清了,脑海中留存较深的,是他那空间宽阔和布置得颇为雅静时尚的画室。到 2008年“记忆的泊位II”在武汉展出,联系渐多了些,再次见面,竟像看到一个熟络的朋友与师长般自然。

  印象中的谢海,是一个头脑灵活、工作认真、主意多且仗义的人,当然,更带有在江浙浸润出的雅中略带点酸的传统文人。 关于他的话题,可以有很多。比如,他的策展人、推手,评论家,画家,媒体、编辑等的多样身份;又如,他的常变常新的水墨作品;还有,他对于做菜和吃的爱好,等等。

  谢海的作品,主线非常明晰,即从传统中寻找积淀,以理论修养来支撑画作。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对笔法的相当聪明的运用。谢海有种与生俱来的、不形于色的淡定,很多时候是在方寸之间经营着他的瓶瓶罐罐、花花草草,记录他的生活点滴与所思所悟,看似轻松随性,实则也养眼,亦静心。墨的澄明、水的氤氲和色的点缀,相得益彰。因此,我更愿意将此类作品看作是一种守望和理想的化身。

  谢海也有着“不安分”的因素。从传统写意到抽象水墨,两者相较,在形式上“变”得彻底,思想上“革”得痛快,本质上却藕断丝连。这不是玩弄笔墨,而是把玩艺术,或者说是诠释生活。这是一个实验和演进的过程,虽未必尽善尽美,但有着近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和谐。

  用图像表现生活,以生活来创新图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年谢海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运转,多有涉猎但不杂乱无章,直率自然而不平庸流俗,特立独行却非孤芳自赏。

  也许这便是谢海的某些特质。让我想到海的颜色。

  海的颜色,因着光线、季节、气候等的变化而变化;也会由于高低、俯仰、深浅等观看的角度,以及或喜或悲或平和的观看心绪的不同而变化;它可以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但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清澈的深蓝。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