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后校园时代 本港青年艺术家展现“新艺力”

2016-08-23 08:37:55 赵僖

  艺术的路不好走,不论在校成绩有多优秀,离开校园以后,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总要跌跌撞撞学着去面对不再有规范或指引的自我创作,以及充满机遇同时也严苛现实的艺术市场。一向支持本土新兴创作力量的“新艺潮-国际艺术学院新进博览”,去年为来自80多间艺术院校100余位有潜力的艺术家建立了互相沟通与展现技艺的大本营。而今年“新艺潮”再度出发,召集参与过博览会的20位艺术工作者在香港天趣当代艺术馆举办“新艺力-青年20”联展,展示他们储蓄了一年的新能量与创造力。

  在“新艺力-青年20”所举办的展前茶叙上,十位参与展览的新进艺术家围坐一圈。慢慢熟络后,他们聊起了各自目前的创作以及对未来的打算。谈到哪种特质能有助自身艺术之路走得更远时,现场不同方向竟同时响起“坚持”二字。在这些崭露头角新人们眼中,“打不沉”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恐怕比所谓的天分重要得多。听到这样的答案,今次展览的策展人黄白露莞尔一笑,她说:“为联展命名时,之所以选中‘艺力’这两个字,就是因为它与‘毅力’同音。”

  在摇摆之中坚定意志

  为了表达自己所欣赏的态度,近年来致力于不同媒介创作,如木雕、摄影、装置艺术、文字的霍康琪制作了两张“简约而不简单”的摇椅,椅背上分别方方正正地雕刻着“坚持”二字。每当被施以外力,这张摇摆不定的椅子就会带着其上的文字一同晃晃悠悠地找寻新的平衡。该作品去年在“新艺潮--国际艺术学院新进博览”上广受好评,霍康琪却指出,不仅是做艺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亦肯定曾因各种困难产生过动摇的念头,甚至有时已经偏离了最初规划的轨道,但只要“坚持”二字停留在心头,便初衷未改。霍康琪这么一说,同为参展艺术家,且喜欢用油彩在木板上描绘香港夜间街景的刘兆聪连连点头,因为他也深深理解香港“良木难觅”的处境,而寻找、研究及改良原始木料正是霍康琪在制作木雕时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香港不像加拿大、日本甚至台湾,可以在木厂买到优质木料。假如从海外订购,运输成本又是一个大问题。”由于重视作品美感及木材原料的双重价值,霍康琪鲜少对旧家具等二手材料进行再加工,只能靠前辈或有心的朋友馈赠或转让,可这类机会实乃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常常在打风下雨后,第一时间冲出街,企图在断枝被拖走前和有关部门沟通,把合适的木材捡回工作室。”霍康琪乐观地将几乎所有碰到的困难都当成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她说:“其实这是一种乐趣,我喜欢木头温暖的触觉,喜欢和自己的材料做朋友,就像今次展出的‘造物’,外形是一只大虾,我研究了好久怎样把七块木夹板拼接在一起,再进行雕刻,令其躯干中的三至六节呈现出动感,这些经历都挺好玩的。”

  毕业之后的二次成长

  不像霍康琪游走于不同领域,刘兆聪2014年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毕业后便一直专注于城市景观绘画。经历过去年“新艺潮”中自行布置展览空间和为作品定价的锤炼后,他“食过返寻味”与同学一道在浸会大学办起了联展,今年7月更连手声花画廊举办了名为《夜半未名》的个人展览。不过,刘少聪和霍康琪却都并非全职艺术家。“我现在除了画画之外,还需要做一些像是展览筹备、画廊助理类型的兼职和散工维持生计。”因为尚处于建立个人风格的起步期,刘兆聪和大多数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艺术工作者一样,作品暂未有固定画廊代理。也是由于想要增加新作曝光的机会,他才邀同学一起办展览,刘兆聪说:“如果作品长期无法受到关注,艺术家很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慢慢失去创作冲劲。有展览,就像要交功课自然会逼自己去多想多做,有利于鼓舞士气。”

  对刘兆聪而言,不固定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绘画上的连贯性,但他承认,参与和策展相关的工作,确实能够从中积累不少在学校没机会接触的经验。刘兆聪坦言,“完成一份工作有时需要一至两周的时间,回过头再看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思绪灵感都难以再承接上了。如果可以一心做创作,感受肯定会更强。但我们之前得以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成功推出一个展览,正得益于工作中汲取的经验,例如摆放展品,设计灯光,还有为图片搭配文字说明。”在场十位艺术家中有二位本身就是全职艺术家,剩下八人除了即将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文凭的许开娇,其余七人皆表示希望未来能成为全职艺术家,因为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来支持日常生活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状态,而繁复枯燥的工作通常并非创意的来源。

  大学时期许开娇与刘兆聪同在浸会大学求学,直至去年因为报名参加“新艺潮”,被安排在相近的展区,二人才认识并逐渐熟络起来。现在仍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的许开娇,目前频繁往返京港两地学习生活。她尚未毕业,作品已先后于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成都及澳大利亚展出,并获得“第10届‘L&XF杯’全国时装画艺术大赛优秀奖”和“新艺潮国际艺术家银奖”。当被问及为何没有成为全职艺术家的意愿时,许开娇答道:“在学校体制内的这七年,我实际上就是全职艺术家。虽然有些同学认为,读书期间创作会受课程要求所局限,未必是擅长或喜欢的项目。”但许开娇却格外珍惜每次能走出安全区的机会,她视不同学科的要求为能帮助自己尝试不同物料或风格的良性刺激。因此这位不愿墨守成规的姑娘亦打算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从工作中接触不同的人,来了解行业的运转规律。她充满信心地说:“虽然这样的生活很可能是辛苦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促使我更珍惜创作的时间啊。”

(责任编辑:何妍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