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魂牵梦绕的沱湾图——徜徉于曹念巨画《梦回张家沱》中

2016-08-25 17:32:03 陈有刚

      

  我是在张家沱一带长大的,快入“杖乡之年”了,可怎么也忘不了儿时的记忆,和老人们讲过的故事。经常做梦都是曾经那一带的市井生活图,仿佛那里始终萦绕着一股股梦烟……

  然而这回不是梦。我现在站在曹念的巨画《梦回张家沱》下面,被震撼得屏息静观,轻慢徐步,仿佛走进了历史,融入了民俗。我虽不懂绘画,却照样认真地去读图,渐渐地把自己带了进去,魂牵梦绕般地去听,倾听画家的画外之音。

  我听到那耸立于老房之上的“天衮衮”声音。画中许多井架灶房还原了当年的采盐盛况,还有一根根盘绕着的我们称之为“笕管送卤”的古老场面。画家在这里用浪漫的笔调把我们梦中的感觉呈现出来,让我的心一阵松一阵紧,当年我们冲进那呼呼冒烟的大灶旁,寒冬腊月中享受喷涌而下的“盐卤浴”往事轰然而出……

  我的眼睛又停留在似乎是光大街那长长的坡道上面。这里人物众多,各自奔走于大街小巷内,或嬉戏在老房杂院里,简直是自贡版的《清明上河图》。这些人物在铺满视野的青瓦屋顶下,让我们从俯视的角度,看到一个个小人物在游动。这便是写实的手法,动态的感觉,淳朴的风情,让我浑然再忆当年一情景:一个弯腰男人,背上一个快死的病孩,医院叫他快去准备埋人,可他不甘,去张家沱抓药,结果竟然起死回生了——那病孩就是我,今天在这里看这张“沱湾图”的准老人。

  

  说起“沱湾图”,这个沱湾的感觉确实打小形成,陈刚的品图文中也有说明:“张家沱就是滏溪河由北向南,穿过新桥后,突然向东一折,形成的一个回水沱。” 而我感觉还是一个湾,因河水在这里自然弯曲而成,故有金钩湾之说。这里既千帆待发,又酒香四溢,可谓既是大手笔,也有小细节:那桥头斜风中高高飘动的招牌旗格外抢眼,古韵十足,画中船工、轿夫、背盐工、盐马帮等268个人物也因此而活动起来……画家在这里浓墨涂抹,还把我93岁老奶奶讲过的故事生动传送: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这里曾经的贩牛图,她在这里认识了我的爷爷,此后生活在累柴口上面,于是一首“天衮衮转,地棍棍圆,老汉推车儿赚钱”的民谣,被她演绎成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我此刻徜徉在画里,似乎读懂了画家:他实际在另辟蹊径,丢开了传统的从王爷庙那里来表现盐业兴盛的历史图,不再让我们“审美疲劳”,转而去着重表现“沱湾市井生活图”,把东去的河流幻化进美丽的云雾山中……这样浓浓的风俗画中,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读到一个个古老而神奇的故事。

  平易叙事中的独特视觉,小处着笔中的大气磅礴,长7米高2米巨幅中的风土民情,无不反应了画家胸中的回肠荡气。徜徉在曹念这幅作品里,我还看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立基之本,即生命的内气问题。显然,画家善于蓄养胸中的内气,提笔来便游刃有余,于是虚实结合,动静有度,彰显出了文人画的精神命脉和道德指引。因为我们能依次进入画家的生命情境之中,或品、或思、或悟,领略其中的真谛,感受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韵,进而享受到无边的真趣和灵魂的荡涤。

  最后说说我所熟悉的曹念先生。自贡画院的曹念院长,是一个开朗健谈,一点也不迂腐的人。他的两个眼睛明亮而灵活,似乎随时都在捕捉美好的事物;他对人真诚而热情,文章也写得特棒,做政协常委的“参政议政”水平很高,习惯戴一顶红五星帽侃侃而谈,显然是一个极具个性的“通才”;他也是一个富于冥想而内心深刻的人,因为他的画关注小人物,以宗教的敬虔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下层生活的风俗、习惯、气质都有彻底的理解。故此,让他这幅诗化、艺术化、风俗化的巨画矗立于釜溪河畔,张家沱边,具有彰显盐都特色,引人如画而魂牵梦绕之感。

  作者:自流井政协学文委主任 陈有刚

  写于2015年12月26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谭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