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新物种”空降深圳华·美术馆

2016-08-27 22:45:00 潘慧敏

“新物种”展览海报

“新物种”展览现场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馆长、华·美术馆馆长栾倩致辞

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冯峰致辞
 
 
艺术家代表 椿昇(Noboru Tsubaki)致辞
 

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张明《拂翼(吊扇)》,2014,中国

椿昇(Noboru Tsubaki)《哺乳动物》,2012,日本

 

艾玛·哈克《塑形首饰》,2015,荷兰

  雅昌艺术网讯 8月27日下午,由华·美术馆主办,冯峰、谢安宇、叶碧华策划的 “新物种”展览,在深圳华·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9位艺术家、设计师及设计团体共约40件(组)作品。展览借助这个生物学的概念来探讨设计领域中的新兴事物和新生力量,尤其是那些带有实验性的、通过跨界交叉合作而产生的新类型设计。

  此次展览的标志形象——鸭兔,是冯峰自1995年以来一直延续的创作。《鸭兔》显然受启示于格式塔心理学上的典型例证“鸭兔图”。从心理学上讲,它在表明: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只有依存于整体才有意义。而在哲学上,哲学家却以此来思考感觉与认知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就借助这个图形来说明:如果同一个对象可以被看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那么,这就表明知觉并不是纯粹的感觉。这当中其实有两个更替的读解。不过,面对冯峰的《鸭兔》观众决不可能产生两个有更替的读解。这意味着,真实与再造物是有区别的。而冯峰的《鸭兔》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它象征着跨领域合作所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策展人冯峰介绍本次“新物种”展览主题源为生物学的概念,“我们借助这个生物学的概念来探讨设计领域中的新兴事物和新生力量,尤其是那些带有实验性的、通过跨界交叉合作而产生的新类型设计。通常商业性的设计会通过商业渠道得到很充分的展示,而这些实验性的设计却很难有机会让大家看到。美术馆和公共性的展览恰恰应该把这种最原发的创造力展示给大家。‘新物种’展试图通过对设计与艺术领域的扫描和穿刺,提取那些被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浪潮所遮蔽了的鲜活而生动的新兴设计现象,试图用生物学的物种变异进化观去阐释和呈现当下的设计变革。”

 

卢麃麃《茧》,2009-2015,中国

张剑《烛台》系列,2007-2014,中国

叶碧华《植毛手术系之沙发(侧面)》,1000X1000X1000,家具,2015,中国

钟梓欣《皮囊》,2014,中国

刘庆元《卡夫卡书柜》,2015,中国

郭谦《黑铁时代1》,2011,中国

施德明·萨格米特《更灵活》,2013,奥地利

巴特·赫斯《挚爱-心至口》,2011,荷兰

 巴特·赫思 (Bart Hess)《突变体 (Mutant)》,尺寸可变,行为、影像,2011,荷兰

  策展人冯峰在展览现场向观众导览介绍道,“本次展览分别在华美术馆的三层展厅展示,要是按照主题去分,第一层展厅主题关键词是‘表皮’;第二层展厅主题关键词是‘结构’;第三层展厅主题关键词为‘腔体’讨论的是内部和外部的连接与变化。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生成的物种。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天都有大量的物种在灭绝,同时也伴随着新物种的发现。我们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同时,也应对新生物种给予充分的关注。新物种的产生,取决于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开放、嫁接、重组、突变和交融。无疑,近三十年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中国设计也从吸收、采纳、更新中逐渐进入到设计的创造阶段,开始成为一种混杂着生产、科技、艺术、社会以及新思想的文化现象。中国,也正在从世界工厂开始转变为可能产生新思想和新生活方式的发生地。“新物种”展正是试图对设计与艺术领域的扫描和穿刺,提取那些被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浪潮所遮蔽的鲜活而生动的新兴设计现象,试图用生物学的物种变异观去阐释和呈现当下的设计变革。”

 

 石川《神马》,2008,荷兰

 张小川《虫物》,2009,中国

 罗淑珍《杂交》,2016,中国

杨小满《超市水果标签系列》,2014,中国

林于思《画个鬼》,2016,中国

 谢远航《扪布》,2016,中国

 卖力工厂《他们只告诉我要很亮很亮》,2016,中国

洛鹏《红色地平线》,2016,中国

  “新物种”展览中比如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BIG(Bjarke Ingels Group)以及巴特·赫思(Bart Hess)等,他们为年青设计师们确立了先锋榜样。举几个例子:丹麦的BIG(Bjarke Ingels Group)设计的哥本哈根垃圾焚烧厂,他们把建筑物的坡道设计成滑雪场,而且让那个烟囱能够吐出巨大的烟圈来。这非常疯狂,很幽默。这让市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本来很招人讨厌的巨型建筑,就连冒出来的烟也变得充满娱乐性。

  另一个例子是“卢卡斯与他儿子的工厂”,卢卡斯·马森(Lucas Maassen)是一位荷兰设计师,他与三个儿子的合作方式让人深受启发。荷兰有严格的童工法,规定雇用童工每周不得超过3小时,并且安全无害等各项规定;他按照童工法的要求和他的三个儿子签雇佣合同。雇三个儿子为他的木家具上颜色。小孩子胡涂乱搞,颜色也上不匀,或者涂了一半就算完事了,这反而让家具的颜色都不一样,每一个都不一样。小孩子也玩儿得兴奋。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雇佣关系的理解,没有剥削和剩余价值,游戏即工作。

雷尼尔·维尔《Slinky》,2016,南非

宋汉奇《Duang》,2016,中国

 李洪波《世界》,2014,中国

 卢卡斯·马森《卢卡斯和他儿子的工厂,2012,中国

 本土创造《生命系列-茶几》,2015,中国

林纪桦《Verse》,2012,中国香港

吴珏辉《离线眼球》,2014,中国

BIG《身体文化》,2015,丹麦

  第三个例子是中国的设计师杨小满,他多年一直在研究一个系统:食物添加成分。就是在超市里销售的食物里面标注的添加成分。这些本不是食物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都有哪些?它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食品链条里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而我们却丝毫不在意,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无数种非食物的材料。它让我们思考这种新型食品所带来的新问题。这些都是新型的设计思维,都在讨论设计作为探讨生活和承载新思想、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好的作品总是会在人们看不到可能的地方给你打开一扇窗,让观者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可以这样认识世界,可以这样生活。设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业生产和商业行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新物种”,是我们对设计新生力量的观察。同时“新物种”展也期待每一位参观者对于设计的新生力量和新兴探索形成自己个人的独特观察。此外,华·美术馆还将在展览期间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展艺术家、设计师代表,通过一系列“新物种”主题讲座活动,与观众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创作实践与个人观点。

据悉,展览将展至10月23日。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