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172期】吕成龙:“斗彩”的起源和发展
2016-08-29 08:03:55 哈晶晶
【相关链接】
主讲人介绍:
吕成龙: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
吕成龙
导语:
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其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成化斗彩三秋纹碗、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成窑制品传世不多,素为历代鉴古收藏家所珍,故在明末时已有“成杯一双,价值十万”直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吕成龙先生,受中贸圣佳拍卖公司邀请,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讲解《明代御窑斗彩瓷器鉴赏》。
主题:《明代御窑斗彩瓷器鉴赏》
第四集:“斗彩”的起源和发展
好,第二个问题我再讲一下斗彩的起源和发展。那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因为受实物资料的限制,人们普遍认为斗彩瓷器是烧于明代成化年间。那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珠山明代玉器厂遗址大量出土,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瓷器标本,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斗彩瓷器提供了新的事物资料,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比如说有学者认为斗彩瓷器是烧于宣德时期。
但是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讲斗彩瓷器是烧于何时,因为斗彩瓷器存在一个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就是说斗彩瓷器萌发于宣德时期,成长于正统时期,成熟于成化时期。
第一个我先谈一下斗彩技法的萌芽,1988年11月景德镇珠山明代玉器厂遗址出土了一件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红绿黄紫等彩描绘莲池鸳鸯纹的宣德的瓷盘子。这个莲池鸳鸯纹在元代跟明代它有个名称大家注意都叫“满池娇”,那么西藏萨迦寺也收藏有同样纹样的宣德的瓷碗,有学者就是以这种器物为依据,提出斗彩瓷器是烧于宣德时期的观点。
但是据我观察,在彩绘技法方面,这种瓷器它是以,先用青花料在成型好的坯体上画水波和鸳鸯的双翅、还有头、眼、腿等部位,图案的其余部分它是用铁锥划出极细的轮廓线,用铁锥子划出来的轮廓线,不是用青花来钩的其余部分,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以后,再在釉上暗划的轮廓线填上红绿黄紫这些彩。显然这个技法与我们上述对斗彩瓷器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与青花五彩技法相似,因此我认为这种瓷器应该属于特殊的青花五彩瓷器。那么它在图案局部已经使用青花双钩轮廓线,以及先在釉下暗划图案线条,再在釉上按照暗划的轮廓线填彩的技法,确实是对斗彩工艺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就这一类东西。因为看图片看不出来,看实物可以看出来,它这些线条都是用釉下锥子划出来的暗划线条,施了釉以后再在暗划的线条轮廓线内再填彩,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青花五彩。我们刚才讲斗彩的定义一定是图案用青花双钩轮廓线,必须是。
“满池娇”
好,那么斗彩技法的发展我再谈一下。1988年11月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以西明代玉器厂的西墙外的东司岭发现一个巷道,巷道当中堆满了瓷片,其中正统地层出土的一件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红绿黄紫等彩描绘莲池鸳鸯纹的碗,和这种碗的半成品,也就是只绘青花,还没施釉上彩的。传世品当中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这种碗的成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种描绘满池娇的就是莲池鸳鸯纹的瓷器,虽然承袭的宣德御窑瓷器,但是它的彩绘技法已经与宣德时期有所不同。它是先在成型好的坯体上以青花单线画花茎,而除了莲花朵以外的其他纹饰都以青花料双钩轮廓线,它不是用锥子尖来划了。经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补画矾红彩的莲朵,并按其他纹饰的青花轮廓线填以釉上黄绿紫彩等。
那么这种正统官窑瓷器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明确了成化斗彩瓷器上那种最常用的双钩填彩技法在正统时期获得很大的发展,只是正统时期还没在莲花朵和花茎上双钩青花轮廓线,可以说离典型的成化斗彩瓷器只差一步之遥,因此我认为正统时期是斗彩瓷器的成长期,就是这种东西,大部分都是用青花轮廓线,只是这个红的莲朵还没有用钩线,全部都是用釉上彩画的。这是半成品是这个样子,你看就是莲花朵这个地方是空的,它也没有用锥子尖划轮廓线,也没有用青花钩轮廓线,这是它的底部。
第三个我再谈一下斗彩技法的成熟。那么1987年景德镇市珠山明代玉器厂遗址出土了一件成化早期彩绘的满池娇,就是莲池鸳鸯纹的盘,它的彩绘技法完全模仿了上述宣德五彩瓷碗和瓷盘,由此可见,成化早期的斗彩技法尚未达到成熟。
成化斗彩“满池娇”
那么考古挖掘获得的资料证实,图案完全采用双钩填彩成熟的斗彩瓷器应该说是烧于成化晚期。至于斗彩技法为什么会从宣德时期的釉下暗划图案轮廓,发展到釉下青花双钩图案轮廓?一般认为,是借鉴了元末明初比较盛行的铜胎掐丝珐琅,就是景泰蓝的工艺这种缘故。
那么斗彩技法至成化晚期被完善以后,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还有清代各朝都延续烧造,作为一个品种、产品各具时代特点,其中尤以明代成化斗彩瓷器受到的评价最高。
这是成化早期的画满池娇的盘子,这是景德镇窑厂遗址出土的。右边这一件是传世的,在台北故宫,成化早期的。左边这件是传世的,右边这一件就是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这个台北故宫还收藏这么一件属于景泰款的铜胎掐丝珐琅,所以斗彩技法应该是受了景泰蓝的这种工艺技法的影响。景泰蓝就是在铜胎上用这个铜丝把它焊上去,把这个图案的轮廓用铜丝钩出来对吧?表现出来叫掐丝。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