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胡莺:理论先行

2016-09-05 15:05:44 胡莺

  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谢海的画》文献集于2016年7月初隆重面世,这是谢海在2016年倾力打造的大型文献集,是谢海致敬青春的回忆录。500多页的视觉旗舰,收录大量关于文化学者、艺术家、策展人、环保主义者谢海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此篇文章为本书的第五篇文章。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谢海的画》专栏]

  与谢海聊天,会觉得他说话非常直率,带点谐趣,偶尔也会“顾左右而言他”,但聊下来便会意识到,他对待某一问题,往往是直指本质并极为严肃的。基于“做理论”的这一身份,谢海对于他的抽象画创作,很大程度上是理论先行。

  胡:你前些年画的一批抽象水墨,《十日茶经》《马可波罗没有去过的地方》《行行复行行》等,与“小瓶”相比,有些变化。尺幅上也大了很多。

  谢:我不是很关心别人对我的看法。很多人可能是活给别人看,买豪车买豪宅的,而我只是觉得有好吃的,自己家人吃吃、朋友吃吃,就很开心了。画画也是,我有一批画是画给自己的,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情境。当然缺钱的时候可能会画点画、写点书法, 钱也就够用了,所以不大注重批量去生产。

  《十日茶经》本来是订制品,后来我也不想给别人了。当时是一个茶厂的老板,比较热爱艺术,但是他永远看不懂我的画。他有个别墅,要一张相对抽象点的画,我就按照他们家的尺寸画了一张,画完以后他不能理解,我就带他去看我们这里的晒茶和他们那里的晒茶。然后我说,茶叶铺在地上重重叠叠的,不断变厚,形成一种相互叠加的效果,再仔细看我这张画,是每天画几笔上去, 最后变成三个“小黑板”。

  胡: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画的是一种体味和心境。

  谢:对,我就是看人家晒茶,每天到那边去吃饭,到山里面去玩,每天画一点,画成这个样子的。

  胡:如果要读你的画,可能首先需要在某种思想上、态度上与你有所共鸣,或者还需要有相关的知识系谱。尤其是抽象画,相对而言它并不具备太多叙事和言说的意义。我感觉对于你的作品来说,不是能否看懂的问题,而是理解与否的问题。不能理解的, 像你刚提到的,别人也许不明白,明明是三大块黑色,怎么就成了《十日茶经》?说说其他几张作品吧。都是用大块面的墨色来表现,所有的笔触与变化都统一融合在这里面。

  谢:画《马可波罗没有去过的地方》是这样的,我一个朋友,每年都去太行山写生,每年都约我去,但我每年都去不了。有一年我说一定要去,结果还是没去成。后来看到他的画,我就很武断地说,你这样画是不对的,太行山不是这样子的,然后我就勾了几幅小稿。1994年我曾去过一次太行山,比较喜欢的是那种大山大水、大开大合的气势,这就要去除掉比较烦琐的东西,显出块面和体量感。于是我就把小稿画起来,这是我心里的太行山。画画最基础的就是技术、笔墨,再就是心中有丘壑,然后就是境界。

  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悬空寺》等,虽然看起来比较抽象,但是感觉里面有很多可读性,或者说作品的命名结合墨的渲染表现,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存在。就好像你在讲自己的日常生活,讲你很武断的感受。

  谢:差不多。画画方面我并不是正规的科班,我本身是搞理论的,对古代一些经典的文字是有所理解的。但用图式表现的时候,往往在叙述上给观者带来很多障碍,所以更多的就是想怎样把那种抽象的概念或是当时的心境画出来。在重新解读古代经典文字的时候,我就会加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醉翁亭我是去过的, 画《醉翁亭记》时我就想,那个微醺的古代文人应该是种什么样的状态。他必须有一个很稳定的物象放在边上,才能表现出那种晕晕乎乎的状态。因为别的地方都是稀里糊涂的,需要有一块地 方相对比较硬朗,所以我是直接削出了一个矩形。

  可能搞文字的人画画跟专职画家的区别往往就是,我们是理论先行的,不是那种随意生发。我们一开始就会设想好,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这些作品很多都是跟这种经验有关,包括吃、包括玩、包括思考的经历。这样的画其实有一点怪头怪脑, 我想以后慢慢会有人理解吧。

  胡:我倒觉得这类画挺有趣的。可能我没法从中感受出“道”的深远和“禅”的意蕴,我所看到的,是积压的墨色中清透的呼吸和缓缓的流动;还有《天边的风景》里,如暮霭般轻柔明丽的诉说和惬意坦荡的大笔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