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博实践人类学调查绘画
2016-09-07 09:07:20 周婉京
二○○八年,王之博于中国美术学院研 究生毕业,同年获得罗中立奖学金,就此开 始了职业创作生涯。二○一三年,马凌画廊 先后在美国 “军械库艺博会”与香港空间推 出王之博 「驻波」系列作品。三年过后,王 之博再度于香港马凌画廊举办展览,创作线 索几乎没怎么改变。如果偏要指出不同,那 可能是她的题材范围扩大了,她的状态也更 加自由、放松一些。
图库酝酿灵感
至于展览名为“目之所及”,中文名是 在强调视觉艺术的感觉,眼前的世界皆由物 组成,物中包含了变化万千的视觉元素,也 包含隐喻与所指。英文名的灵感则出自Carl Sagan 一 九 七 三 年 关 于 宇 宙 的 着 作 《The Cosmic Connection: An Extraterrestrial Perspective》,书中曾载有一句有趣的话: “有一个地方,天上挂着红、白、蓝、黄四个 月亮。”试想,藏在这些鲜艳颜色尽头的宇 宙,也许会有未知的文明,颜色刺激着人求 知的欲望。而在某程度上看,王之博将她对 宇宙、世界的好奇投入到创作。她擅长捕捉 新鲜事物,建立起一个图片库,许多画作都 诞生于这个“百宝箱”。 现场展出的十五件作品耗时一年,平均 算下来,王之博每月要完成至少一幅画,强 度不小。灵感稍纵即逝,却需要长时间消化 。在作画时,她会同时进行几件作品,一旦 遇到瓶颈,就先将画放一放,想法会慢慢冒出来。
“在创作时,我就从图像库中找灵感 ,我会看图片是如何打动我的,也看它们怎 样组合在一起。这好像是在写诗,很多意象在诗中,需要通过组合来加强意象。图像带 给我不同的感觉,开始时我会跟着一张图, 之后见到另一张,有可能就变换了方向,这 样也没问题。”王之博说。 多点进出画面 画作《沉迷》的原型就来自一幅大都会 美术馆展柜的相片。王之博对展柜的光线十 分敏感,顶光会造成一种神圣感,让观众心 生巍然。而摆在美术馆展柜内的人像本该是 天使雕塑,却在《沉迷》中被替换成了五个“似是而非”的物件:两个部落人物的头、 一个米奇的头、一个天使,还有一个压蒜器 。这些物体都被王之博加上底座,旨在加强其“神圣感”。 同时,王之博在《沉迷》的背景部分绘 上象征光线的条纹,这种光线的处理和贝尼 尼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雕塑有异曲同工之 妙。贝尼尼的《圣特雷萨的沉迷》即是由一 条条金属丝组成。实际上,王之博的作品或 多或少受到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在她看来 ,人所认知的生活、信仰与宗教都可以被不 断重新认识,就像庄重、神圣的天使雕塑中 忽然混入了日常物,“画面乍看还是很和谐 ,但再看就发现为什么会有米奇、压蒜器。 我很喜欢将作品当作一部电影,有一些‘出戏’的情节,有利于观众从多点进出画面。 由一个点进入,再由一个点出来,再进去, 再出来,我要呈现的是一种开放式的状态。”
文明亲近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王之博作品中“人的缺席”,取代人而出现的是物。纵使有人出现 ,人的肤色亦是 “非人”的,王之博对此解 释道:“我将人视作物,人的形状、颜色、 肌理都是以物的感觉来表现,看起来有点冷 酷。我知道有的艺术家能融情于景,以此来 调动观众的情感,这是很好的艺术家,但我不是这样的人。”
艺术对她而言不是职业选择,而是心之所向,甚至可以说,不是 她选择了艺术,而是艺术选择了她。由此, 她在画画时很自然地创作出两件装置作品 ,画是二维的作品,装置是立体的实物, 有些在画面中出现过的元素被她顺手做成 了装置。
王之博受到李維史陀的人類學書籍《憂 鬱的熱帶》啟發,以繪畫來完成她的人類學 調查。畫作將情境聚焦在部落生活,令未踏 足的遠方能在筆觸中被感受到。部落土著的 頭顱頻頻出現在《母與子》、《最後的人》 、《無題(珍寶)》裏。藝術家用冷色調描 繪出原始部落親近、純真的人際關係,正是 為了將時空都拉到遙遠的範疇,僅僅以人性 面對人性,經濟、政治發展水平的高低就變 得不再重要,正如王之博所言:“文明皆平等,我们应当互相理解,这些人看似离我很远,却离我很近,我们在灵感方面是相通的,而艺术家要做的恰是提供如此细腻的反馈。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