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专业性和师范性之辩 “磨合”不如“化合”
2016-09-08 14:30:09 陈琳
长久以来我们认为美术中“灵魂”部分——“气韵”很难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获得;“美术”包含着美术创作技术,是让创作对象变美的技术。这里面包含着学习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而被习得的技术部分,这个部分是可以学的。故而,美术是可“教”的。
专业性&师范性
师范院校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里担当着重要角色,它一方面承担着师资力量的培养,另一方面兼顾着专业人才的育成,教学成果丰硕。这一历史作用可以追溯至民国时期,在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推动下,师范院校设立美术科,专业美术院校中也有着师范系,这极大地解决了当时美术师资匮乏的问题。
就师范院校特殊的培养模式而言,它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传统的师范类课程设置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的夯实,也赋予了学生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学生入学后的一、二年级学习多为基本功训练,大量的技法训练保证了学生技法能力提升的可能性。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待到大三开始分专业的时候,学生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实践证明,部分学生正是受惠于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的技法磨练使得一部分学生得以在今后的专业发展道路有着更为长足的发展潜力,成为某一方面的卓越人才。同时,师范院校的综合性质让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完整,这种接近全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今后从业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生长性和多方位发展的可能。
当然,这样的培养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我们针对课程设置问题的学生调查中,就有“内容太杂、科目太多、学时分摊过少”等意见的反馈。同时,囿于学年制的限制,每门课程开设的时间都比较短,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浅尝辄止”的遗憾。
专业性>师范性
师范院校的美术师资培养模式同普通艺术院校趋同的问题是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必须直面的。这种趋同性的存在是因为师范院校的师资来源之一就是普通艺术院校,或者可能是各级美术协会的成员,这种专业身份的认同感更强,反映在课程的制定中就难免会有仿效艺术院校之嫌。另外,美术教育中技术训练部分课程复制可能性更大,这也会成为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培养模式与普通艺术院校趋同的重要原因,直接反映在课程设置中是过度强调学生专业技法训练部分,淡化、边缘化了师范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从业能力培养。
这样的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期矛盾并没有特别凸显,当时较为理想的生师比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更好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美术专业一贯的小班制教学也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所以当时的毕业生既有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也有继续在专业领域历练成就为专业艺术人才,教学质量滑坡的隐忧没有凸显出来。而在2000年后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洪流中,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教学过程处处掣肘现象已经让我们无法视而不见了。
阿莎、张扬、肖华英 THE BEDLAM,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本科毕业作品
从学生毕业成果来看,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创作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创作在要求上并无差别
专业性+师范性
对于“现在较为普遍的画家型美术教师对当下美术教育可能造成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正是这些有着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最为直接地了解艺术创作规律,耳濡目染对于美术专业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的画家型美术教师身边会汇聚一批向学的学生,画家型教师的感召力应该是更大的,双重身份的影响力将起到1+1>2的良性效应,学生也会受益更多。
另一方面,作为画家的教师如果不能将艺术创造和教学工作各自特殊的职业要求有机“化合”,那么在从教时难免不会遇到掣肘之困。艺术创作说到底是个人行为,画家无需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创作行为归纳提炼为可以传授的教学资源,而这恰恰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事实上,这样的分裂—转换并不是高校教师最佳工作状态,我们应该让两种身份要求、两种职业操守直接化合在自己身上。很多先贤就是榜样,比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丰子恺等,他们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形成和发展功绩卓著!他们用毕生的努力告诉我们专业性和师范性之间是一个可以互为补益、并行不悖的良性互动关系!艺术创作和教书育人这两个人类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有幸“化合”在我们身上,我们何其幸运!■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