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子康论王海洋:执念为之艺术

2016-09-22 11:08:35 张子康

  从2012年开始,王海洋的创作风格从写实转为抽象与具象交叉,作品从单纯的二维空间转向多维度空间交织。下文是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论述王海洋的创作,我们能从中了解艺术家王海洋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以及他近年来为何选择动画创作作为绘画的延伸。

  执念为之艺术——论王海洋的创作

  一、写实的意义

  王海洋是版画系毕业的,最开始知道他还是在苏新平先生家里看到他的作品,苏先生说是他很有天赋的年轻学生画的。那个时候他创作的作品,确实相比较于同时期的学生,在形式上已初具自我风格。他通过很短的时间将自我意识从技术转化成为艺术,中间不仅是带有自我创造的新形式,更值得观看的是他创造、发展并逐渐改进的这些程式过程,使它们达到某种颇具稳定的价值内核,这是在彼时很突出的特质。

《无题》,布面丙烯,2014

  他写实部分作品给人以非常自我情感的直观体验,因为作品中不仅有着他那年龄段特有的纯粹,也带有他个体独特经历复杂的自我意识。很少就阶段性的个展来从艺术家创作最初开始来挖掘艺术家的意识,因为很多艺术家早年的尝试更近于习作。但王海洋的特殊在于他个人意识与外部认知间碰撞的表达生成的很早,在他早期作品中,就能觉察到这部分矛盾。我曾和王海洋就他早期创作的作品讨论,他说有一段时间,他非常不喜欢他早期写实的作品,它们太过简单,但现在看来又非常珍贵,再难寻找这种纯粹的表达。

《无题》,布面丙烯,2014

  这一系列的写实作品在创作中其实依赖于他初步形成的个人图式,即在悉心收集和表现冲突之前,对表现对象预先形成一个的图像表现范式,且任何创造物象的企图都无例外地采用图式与改良的规律。如此意识,其实不单纯是在彼时有着很出色的呈现,直至今日,王海洋依旧有意在创造一些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东西以及其相关的图式。作为个人的起始,他所构成的自我图式是一种本能的产物,这部分的作品既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同时,由于有着预先约束性的学习,使这种创作立足于是对图式是矫正、调整、顺应的出发点,进而去探索与处理个体的感官。

《无题》,布面丙烯,2013

  没有一种艺术不带有对灵感的自发性的需求,在王海洋身上,这种灵感其实依赖于自我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如何表达这种特殊性,初期他以纯粹的个人表达需求为主,来进行对学习的范式与方法的运用。本杰明·罗兰(Benjamin Rowland)指出:“在风格进化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总是首先要去适应一种先验的框架,……无论在什么时代和地区,风格都是一种不怀好意的自发力量,它引诱艺术家按照某种预定的样式进行创作。”正是基于这种内部探索与外部表达间的关系,使得王海洋作品有着一致性的精神内核

  二、绘画的空间

  王海洋自2012年,作品风格转变,从写实转为抽象与具象交叉的形式创作,作品也从单纯的二维空间,转向多维度空间交织,使其绘画中的内涵,变得更为多变而难以捉摸。作为已完成自我解读的艺术家,这种转变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方面自我的图式被颠覆,伴随着其被记忆的图式也开始模糊,另一方面,再建立的图式,缺乏直观性的表达,比较纯粹的抽象与具象,王海洋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矛盾性与复杂性。

《无题》, 布面丙烯,2013

  写实绘画其实从百年前,已经进入到末期,我们更多愿意消费的原因来自于通感,而非艺术的探索。这也无疑也是促生王海洋选择风格转化的原因,即对艺术,更准确地说是对绘画真谛的探索。在他看来,这样一次转变,让他刚刚认识到绘画的一隅,事实上,绘画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可以更深的去挖掘。

《无题》,布面丙烯,2013

  他一系列《无题》的作品中展现的一种多维度的视角,描绘的空间内容,也是由众多荒诞的角色组成。这将画面统摄于一种颇具动态的氛围中,重叠交错与色彩异常的空间,显然从他原本单桢写实绘画中脱胎而来,其空间之深远伸展远较其早期的作品更灵动。同样在创作的笔触上,亦做了调整,变得更自如又骚动不安。这些变化,其实让人错觉作品是抛弃了之前全部的创作精神,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尤其是绘画创作中并不多见。

《无题》,布面丙烯,2013

  他新的图式中,画面不再具有中心观看的概念,他在二维的平面中搭建的三维空间,也是由多重的物象交织,呈现出一个处于动态中。这些空间内,零散着他意识中一些具象的形象,这些形象间的关系,不再具有某种文学性与叙述性的关联,它更接近荒诞与意识流的传达。似乎它们的位置呈现着无序,却是王海洋有意为之,这些是他图式上新的重组,并不再遵循纯粹的透视关系,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绘画需求的直观的感染力。

《无题》,布面丙烯,2012

  综观王海洋的新作品,技术的表达已经从创作中隐去,为了建筑画面的气氛,他以更多的经历关注了色彩本身的张力,在大面积的亮丽的色块之下,令画面有一种带有韵律与节奏的感觉。由画中糅合了多重绘画的尝试,可以看出王海洋在塑造意象的形感与空间关系上的努力,以达到他所要传达的主题的梦幻意识。

  以上付诸绘画的场景,并非是一幅真实的写照,而是近于描绘王海洋梦中所见的幻境。如他自己所说,这些绘画依然是由他个人的执念所创造,这种意识是基于他个人与世界间的矛盾与碰撞。而这些作品作为传达的源头,可说是虚实参半。然而,纵然如王海洋说的他发现的绘画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绘画这种形式其实已不再满足艺术的表达,它更近于一种传统,甚至说是一种孤独的方式。之所以依旧有众多的人选择创作,其实与创作的需求也并不相关,而是与消费的需求相关。这就使绘画创作进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即评判艺术的概念已经从技艺中跳脱,从二维的单桢表现中跳脱,这些无疑对艺术家而言,一面是更开放的空间,一面却是更难捉摸的自我风格的建立。

  而正是基于这种表达路径的单一,王海洋发现了动画与绘画相关却又独立的创作魅力。这就进入他近期的时期,即动画与绘画并行创作。

  三、绘画与动画之间的张力

  近期见到王海洋时,他说在近半年的时间,他创作了五部短片动画。且不论动画的内容,这样的速度是相当的勤奋。尤其是王海洋在近半年处于手术康复期,他双腿的问题一直是他多年梦魇所在,做手术这样的考虑也经过了他长久的考虑。然而正如他所说,这其中的痛苦,比想象的更痛。虽然,研究艺术作品,多要从作品自身出发,但艺术家作为其创作的源头,其生平境遇更能为创作的内核,补充上真实的创作动力。对于王海洋而言,自身的问题一直是自己在与世界抗争的理由。他不仅需要表达痛苦,进而缓解痛苦,同时这些痛苦激发自己用不同的形式来描绘这其中的内涵。

《无题》,布面丙烯,2012

  选择动画创作,最初是基于绘画探索的延伸。然而,后来他的动画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却是他始料未及的。但动画创作确实为他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它不仅可以呈现动态的语境,同时将他碎片化的概念整合成新的逻辑关系。事实上,虽然影像创作相比较绘画是更为被关注的艺术表达形式,然而王海洋却并非因为发现了影像创作的方式而转为纯粹创作影像。这与之其从写实绘画中跳脱有所不同,在他而言,当下绘画与动画并行的创作,是由于二者间具有非常微妙的关联。

《无题》,布面丙烯,2014

  从形式上说,王海洋的动画是定格动画,他动画的每一个画面都是由手绘而成,这种形式在当下技术为先的动画创作中,又显得极其的少见。而这却于他的绘画创作有着相关性,可以说他动画的生成语境的论述方式,是基于绘画本身的创作经验与意识形态。与此同时,这种延伸的创作是打破了绘画原本不能带有延续性的叙述的问题。尽管动画成为他的代表作,在各地的动画电影节中,取得了很多的关注。但回归到艺术的角度,王海洋创作被关注的是其反映的个人塑造的情境。

《无题》,丙烯,2013

  绘画与动画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其实可以加深对王海洋整体创作的理解。基于他个人独特的艺术创作可以视为一种多重的表达方式,而其价值在于艺术家感触到某些类型的集合能量后,即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故而,本文铺陈的他个人语境即为他个人遭遇,他其实是通过个人的生活、心理和行为从多维的场域中的传达艺术与现实之复杂关系,这也正是他所强调创作中的“执念”。

  王海洋在创作中探索生成的自我语境,并不止于在作品风格与内容上的变化。其实他是通过揭示与之所在的当下的创作动机,探索如何通过创作绘画与动画进行相互图式语言的裁套、借鉴与转化,形成自我的新的语汇,进而展现在当下看似急速的时代中,如何完成自我的生长与生成。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 叶旭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