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外】曾梵志、黄锐作品亮相“2016弗里兹雕塑公园”

2016-10-12 15:35:24 张天宇/编译

  尽管今年的弗里兹艺博会和弗里兹大师展已经落下帷幕,但从10月5日开始在伦敦摄政公园举行的“弗里兹雕塑公园”仍然吸引着很多人前往参观,包括中国艺术家曾梵志和黄锐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所创作的19座当代雕塑将在这里持续展出至2017年1月8日。

  1. 马修·莫纳汉(Matthew Monahan),“海王星(营救)”,2016

  美国艺术家马修·莫纳汉创作于2016年的这尊青铜半身像被放置在了伦敦摄政公园的一处喷泉里,这也是本届“弗里兹雕塑公园”中唯一一个以喷泉为基座的雕塑。最近,莫纳汉的作品在位于阿特姆彼斯宫的罗马国家博物馆中展出,与其以往作品风格类似,作品表现出了一种对于经典雕塑的个人化和后现代主义转变。

  2. Henry Krokatsis, “船舱,” 2016

  英国艺术家Henry Krokatsis将自己的木质雕塑作品放置在了可以旋转的基座上,与摄政公园的建筑概念非常协调,英国“艺术基金会”将其形容为“外星文明对于木质小礼堂的诠释”。更有意思的是,艺术家还会邀请参观者进入到雕塑结构中去,通过180度的旋转视角来重新观看这座公园。

  3. 曾梵志,“无题,” 2016

  中国艺术家曾梵志最近几年创作了一些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冬景作品,而这次亮相弗里兹的雕塑也似乎有着一些关联:在巨大繁茂的矮树丛中,曾梵志以铜塑造的枯萎而又多结的树枝形象雕塑格外显眼。

  4. 艾迪·马丁内斯(Eddie Martinez), “half stepping hot stepper,” 2016

  美国艺术家Eddie Martinez的彩色雕塑看上去更加轻松愉悦,乍一看,像是附近游乐园的器械,有着红黄蓝的基础色和可以滚动的梯子。但是走近细琢磨,却发现作品中暗含着一种激烈的扭曲感,这与Eddie Martinez以往一些具有侵略情绪的绘画风格颇为相似。

  5. 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Fagend Study,” 1975

  这个被踩熄的烟头形状的巨大雕塑很“欧登伯格”,他总能将生活中平庸的东西带入到艺术领域,将其转变为一种对于固态和无形的类抽象式探索。另外,这个雕塑还曾出现在1995年的电影《独领风骚》中。

  6. 林恩·查德维克(Lynn Chadwick) “陌生人III,” 1959

  这件创作于1959年的雕塑是查德维克最典型的作品之一,起初是为希斯罗机场委约创作的,但是因为像“生了病的鳕鱼”所以被拒绝了。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他们的损失,但却是弗里兹雕塑公园的幸运。两个有翼形象的交织使得这件雕塑作品成为英国雕塑的一个典范代表。

  7. 克劳德·拉莱恩(Claude Lalanne),“米兰白菜,” 2016

  这件超现实主义雕塑其实是一棵有着鸟足的洋白菜,也可以看作是这位法国雕塑家与其同为艺术家的丈夫一系列作品的延展——他们总是能将动物和植物的形象转变成光怪陆离而又诙谐的家具。

  8. Fernando Casasempere, “第二皮肤,” 2016

  智利雕塑家Fernando Casasempere的这件作品由陶瓷和钢构成,摆放在一片青草地上,像曾梵志的作品一样,挑战着大自然季节变化的概念。

 

  9. 约瑟·达维拉(Jose Dávila),“共同努力,” 2016

  墨西哥艺术家约瑟·达维拉用火山岩和石块的组合形成了一种平衡。这种结构看似岌岌可危,但由于艺术家身兼建筑师的身份,使其在真实情况下异常稳固,似乎是对大自然万物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庆祝。

  10. 康拉德·肖克罗斯(Conrad Shawcross),“庞然大物(光学)”,2016

  “庞然大物(光学)”是英国艺术家肖克罗斯今年在伦敦揭幕的第四座公共雕塑作品,此前三件分别接受了达利奇公园、弗朗西斯·克里克学院和格林威治半岛的委约。这件巨型雕塑使用了他自己创造的“炫目”的具有伪装性的结构形式,呈现出了一种神秘而闪耀的庞然大物之感。

  11. Renato Nicolodi, “Omnium Memoria I,” 2016

  这是比利时艺术家Renato Nicolodi的系列作品“建筑原形”中的最新雕塑,既是对理想建筑结构的探索,也是对于各种观念的致敬,同时也是对其家族历史中那些不祥静默的一种预兆。

  12. 贝瑞·弗拉纳根(Barry Flanagan),“鼓手,” 1996

  这是英国艺术家弗拉纳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人格化野兔系列作品中的一件。

  13. 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Tour aux récits, (after maquette dated 19 July 1973),” 1973

  这件雕塑堪称让·杜布菲提出的“原生艺术”概念的经典作品——斑驳的环氧树脂板坯保留了原有的形态并加以着色,成为比传统青铜和大理石雕塑更容易给人亲近感的雕塑形式。

  14. Mikayel Ohanjanyan, “Senza Titolo,” 2016

  亚美尼亚艺术家Ohanjanyan在一张不知道具体尺寸的铁桌上摆放了5个大理石块,好像异族的博物馆陈列。桌上的每一块大理石都被金属线捆绑,呈现出了一种难以忍受的张力情绪。

  15. 爱德华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三叉戟,” 1966

  16.黄锐,“女人”,2006-12

  这是中国艺术家黄锐长期进行的一个系列作品,他将中国汉字中的“女人”以三维的形式重新塑造。

  17. 奈丽·巴格拉米恩(Nairy Baghramian) ,“Treat,” 2016

  18. Ed Herring, “Zinc-plated wood,” 1969

  19. Goshka Macug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Configuration 11, Last Man,” 2016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