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彦伶:798艺术区未来的五大定位

2016-10-24 17:51:05 张朝贝

  

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废旧工厂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798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过程?近几年艺术家身影的消失与一些画廊的撤离,对798艺术区造成了什么影响?去年启幕的“798艺葩”,又会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

  Hi艺术=Hi  王彦伶=王

  从 工 业 厂 房 到 艺 术 区

  Hi:2002年,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厂区的回民食堂,将其改造为艺术书店。这是798艺术区开始形成的开端吗?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王: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的“卢沟桥抗日”大型雕塑的制作在798一个厂房举行,那算是一个早期的萌芽。但从艺术区发展的历史来看,2002年7月罗伯特租下了回民食堂,应该算是一个标志性的起点,因为从这个事件算起,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有73家艺术租户入驻,这种特色鲜明的当代艺术集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798的名字开始往外扩散,这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从2002年7月到2004年夏天,“798现象”在国外就已经非常知名了。

  Hi:如今,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前沿阵地。从开始到现在,798在十多年间发生了哪些节点意义的事件?

  王:2002年7月到2005年3月,798主要是以艺术家创作为主的艺术机构的集聚,2005年3月份,北京市的刘奇书记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提出“看一看、管一管、论一论”,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我们企业集团,也由最开始营建电子标准厂房的计划转变为支持艺术区的发展。2005年之后,艺术品市场井喷式发展,很多画廊雨后春笋般在此集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举办了一系列体育文化推广活动,798开始从艺术圈走向公众的视野,并成为很多外国人来京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始 终 支 持 艺 术 区 的 发 展

  Hi:2006年,《Hi艺术》798艺术地图上的74个点如今已剩下15家。画廊的陆续搬离,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十多年间的租金变化是怎样的?

  王:一个画廊个体能否持续经营,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能力,包括艺术家的选择、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问题,有成有败,离开或者留下都是正常的现象。在798的发展过程中,的确有部分画廊的离开,但总体上画廊机构是一种增加的趋势,而且有很多更有实力的机构入驻。另外一个原因就是798的租金,它肯定是随着时代和市场而变化的,不可能继续维持原来的水平。像十几年前的租金就五毛钱一天,今天肯定是不能同日而语了,但我们对艺术机构入驻十分真诚,合作的人都知道。

  Hi:所以在您看来,画廊的搬离是否是一种正常的优胜劣汰?这对798艺术区带来哪些影响?

  王:对,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事情。我们始终是支持艺术区的发展的,而且艺术机构的入驻仍然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今年798艺术区的纯艺术机构有242家,比2014年增加了50家。

  Hi:如今,798艺术区内的纪念品店、酸奶咖啡店等商业气息逐渐变浓。它真的正在失去“艺术光环”吗?

  王:随着旅游人口的增加,798出现一些艺术机构租户转租给商户的现象,这是一种巨大的商业上的吸引力,包括一些小商小贩的进入,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管理力量。从主观上来讲,尤其是近三年,我们有了明确的定位,就是“山”字形的业态规划,“山”的小面这条线是魔金石所在的这条街,三条竖线分别是佩斯北京、站台中国、UCCA所在的街,这几条街都是主打画廊等艺术机构的,尽量保持纯艺术和设计的特色。

  应 运 中 产  阶 级 消 费 的 平台 经 济

  Hi:798艺术区在未来的几年内有怎样的发展规划?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王:798将来的发展有五大定位:第一,是世界文化使馆区,很多机构像丹麦国家艺术中心,德国包豪斯学院,以色列国家商务文化会馆已经入驻;第二,是国际艺术机构集聚区,如今设计类与纯艺术类机构加起来已经有369家;第三,由于青年艺术交流重要的重要性,798乐于为中国文化的崛起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第四,艺术产业交易中心,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产业;第五,是文化旅游休闲区的建设。

  Hi:去年798推出的“798艺葩”启幕,它产生的契机如何?定位又是怎样的?

  王:中国的艺术品行业从90年代的萌芽状态,到2000年开始产业化,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拍卖数字来看,1998年全中国交易金额才2000万人民币,到2011年达到一个高峰,成为世界第一。反过来再看798,可以说它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缩影。那么下一个机遇,就是艺术品的中产阶级消费,艺术品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是想提供这样一个大众平台,同时也为我们发展平台经济进行有益的尝试。

  Hi:“798艺葩”前四届分别为2015年10月和12月以及2016年4月及10月,在时间上是如何选择的?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王:这个交易的平台,主要是以线上为主,但因为艺术品的消费离不开视觉的体验,线下的展示不可或缺,所以我们会定期对更新后的作品进行2-3周的呈现。这四届办下来,可以说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第一届上就卖了五十张画,价格几千到几万不等,销售额连一百万都不到;后来每届都有很多项改进,比如第四届与中欧商学院的合作,对“中产阶级”进行了更明确的定位,我们帮他们选择好的艺术,逐渐构建一种信任关系。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5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5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