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功新:从布鲁克林的天空说起

2016-10-25 08:13:47 未知

  

讲者介绍:王功新是中国最早从事影像创作的艺术家和重要代表。作品始终贯穿着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早于20多年前,他在录像艺术创作中率先将视频影像安置于“场域”作品之中。

王功新

  从起初对新媒介的好奇、技艺的迷恋,到对其自身语言的探究与把控,如今,用影像言语表达已经成为我与朋友、公众的交流及共处的生活方式及手段;生活中由它而纠结、思考、亢奋,并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依恋感!不知下一个二十年会不会“喜新厌旧”?或与之“白头到老”?

  ——王功新

  代表作品

  王功新 | 布鲁克林的天空 | 1995

  RMCA  “时间测试”展览  参展作品

  或许是1995年从纽约回到北京后新鲜感觉的刺激,王功新于当年完成了《布鲁克林的天空》。他请工人在北京东四的一间小屋内挖了个三米深的大坑,在坑底放置了一个录像显示器,播放他从纽约老公寓顶拍摄的布鲁克林天空影像。在录像尚未普及为一种艺术形式的90年代,这件作品所有的技术语言也都非常简单,但是由于王功新将自己的家作为“特定场域”运用到作品中,作品呈现出严密的观念逻辑:北京和纽约地理的关联、移植的现场以及艺术家地域和身份的转换,所有这些因素都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王功新 | 布鲁克林的天空 | 1995

  RMCA  “时间测试”展览  参展作品

  在尚没有商业画廊和美术馆的北京,在自己家里挖下一个大坑其实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但也正是这个不得已,使得“场域”作为一个概念被王功新提出:一个挖在自己家里的“井”和挖在展厅里的“井”到底有什么区别?显然,就这件作品而言,这两个空间是无法相互取代的。在那个年代《布鲁克林的天空》是第一件将观念触觉从没有特定性质的“空间”转移到“场域”的作品,即开始着眼关注空间本身所包含的身份和记忆(不久后一个和“场域”类似的中文词“现场”开始频繁出现在讨论之中)。从“空间”到“场域”的转换,背后所代表的思辨逻辑其实是典型的观念艺术教育的结果,但也因此和国内那种重表现、重直觉的自发式艺术语言形成了反差。

  王功新 | 布鲁克林的天空 | 1995

  RMCA “时间测试”展览  参展作品

  或许也正因完全将观念建立在“场域”之上,《布鲁克林的天空》至今都很难再次复原,在依赖图像的记忆之中,大家都忽略了当时从井底传来的一个声音:“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天空有点云⋯”“有什么好看的!”这个声音由艺术家本人录制,听起来仿佛是一个自我对话。在美国,当孩子挖洞玩时,父母经常会打趣说,“再挖就可以挖到中国了”,或者孩子太淘气的时候,说“去,挖个洞到中国去”,显然中国成为“能量”的发泄之处。而中国则有“坐井观天”的古训,多少有点混合了局促和无聊的意思。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但这种无聊感和局促感随后一直保留在了王功新的作品之中。

  王功新 | 上拍的血色 | 2015

  这件由五个巨幅屏幕搭建的有声影像装置作品呈现了一个“叠加”或“错乱”的“观赏”现场,演绎着一场“血色拍卖会”的场景。看似“老片儿”的资料文献碎片,不同的景、物,及错乱的时代人物,由五个屏幕按序逐渐推出,一幅著名的素描作品《血衣》中的人物和场景渐渐显现。《血衣》是五十年代中国画家王式廓 的“革命的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它真实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斗地主”的大会场景。王功新将此作品中的基本人物和构图因素与当下生活中艺术品拍卖场景进行了叠加和重组。《血衣》中两种阶级矛盾的冲突、激愤的人群及悲痛控诉的妇女转化为拍卖场中激情抢拍的观众。通过将两种景观“混杂”的非线性续事,再运用影像语言制造出近似文献“老片儿”的表现美感,作品缓缓地呈现出一个“历史”与“当下”之间既熟悉又陌生的叠加场景。五幅影像采用HD同步播放器控制,局部分割的景物被计时切换,当观众步入现场之中,艺术家试图营造出一个“心像”的“在场”。

(责任编辑:段维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