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尤志光:蕴玉抱清辉,块然天地间|2016子冈杯系列

2016-10-28 21:32:12 房卫

  石之美者为玉,苏州玉雕工艺家尤志光则用作品诠释了石和玉的内在联系。山中璞玉雕琢之后乃为佳器,但尤志光则不然,他逆向思维,将玉材雕琢成奇石的造型,还原了玉之为石那份最古老、最天然的属性。透过这些清奇古怪的玉雕赏石,观者不难洞见古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特殊审美癖好:幽寂、安宁、沉着、稳如山岳。

  尤志光不与朝市争喧闹,他的工作室开在苏州陆慕,在枕石漱流的日常生活中砥砺其志,渴望趁着壮年多做一些新的探索,不负石、亦不负玉。

  在2016年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前夕,尤志光向雅昌艺术网谈及创作感受。

  雅昌艺术网:尤志光老师你好。2016中国·(苏州)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即将于今年11月开幕。请介绍一下你今年子冈杯的参展作品。

  尤志光:今年的参展作品是一件模仿太湖石造型的玉雕摆件,名为《寿与天齐》。

  作品采用新疆和田玉中的墨碧独籽雕琢而成,净重2775克,整件作品是以一个盆景的形态来展示,盆面的红酸枝木光滑如湖面,太湖石静静地屹立在湖中,不远处有连绵的山头在它的眼底,仿佛它快要接近天上的云层。作品的场景广阔而又深远,处理手法又不失石头固有的质感。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细细品味则其乐无穷,作品整体营造出了文人气韵,流淌着一种悠远的思绪。

《寿与天齐》

  雅昌艺术网:除此之外,今年还创作了哪些类似的玉雕赏石作品?

  尤志光:我今年还做了一件作品叫《停云》,是由新疆上等和田籽料雕琢而成,净重639克。以象形的手法雕琢成太湖石,此太湖石貌似一支老灵芝,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观者来读懂她的美。太湖美、太湖石更美,美得让天空的云都想听下脚步安静地赏石。这件作品追求的是安静凝重的气息。

  《停云》一词早期见于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此诗分四章,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明代又有著名的《停云馆帖》,是明代文衡山先生的选集,其子文彭、文嘉摹勒,刻者为铁笔名手章简甫,所载自晋、唐、宋、元名迹及当朝文人自书。

《停云》

  雅昌艺术网:此前你曾以苏式的玉雕山子为主攻对象,近年来却创作了很多奇石,这是为何?从古至今用玉石来雕琢太湖石都比较少见。

  尤志光:石头是地球上年代最久远的古物,它们经历亿万年的分化雨侵,水镌土蚀,在自然力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形成各种奇特的造型。《云林石谱》有言:“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石的神妙之功甚至可补苍天。赏石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孔子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断,将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与人的性情联系起来,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期,“虽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的奇石已被人们视为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陆游曾作诗曰:“一拳突兀千金直”,他说在“雁上菖蒲昆山石”面前,所有盆景都黯然失色。

  大者列为园馆、小者置于案几。赏石文化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不仅文人雅士以奇石为“清玩”,而且奇石也成为园林布景的必要之物。所以古人尝言: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我个人觉得做玉雕太湖石让自己身心自由,可以随形就势地发挥,抒发内心的种种情感。

  雅昌艺术网:石之美者为玉,从广义上说,玉本身也是石头的一种,你的创作可以说是“用石头表现石头”,那么就如此而言,你觉得雕琢工艺本身还有意义吗?

  尤志光:例如我的这两件作品,虽然是独籽料,但并非文人赏石,赏石讲究清奇古怪。北宋大书家、也是赏石大家米芾总结出了“相石四法”,即瘦、皱、漏、透。所以雕琢本身是一种创作,而并非拿独籽来陈列欣赏,那是另一种观看方式。

  雅昌艺术网:在众多赏石类当中,你目前选择做太湖石,请说一说做太湖石的心得,例如它和灵璧石、英石、红丝石、云母石等赏石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呢?

  尤志光:太湖石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色泽白或微青黑,多窟窿和褶皱纹理,有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以造型取胜。在诸观赏石中,太湖石以石岩高峻雄伟而著称,适宜作为假山、罗列于园林广榭之中。太湖石之美是区别于灵璧石的,灵璧石色黑如漆,间错分布着细白的花纹,石上有卧砂纹,没有突起的峰峦,也没有窟穴。上好的灵璧石形如卧牛、未开的荷花或盘区的蛟龙,叩击时声如磬。

  雅昌艺术网:那么你的在创作期间会入园观察那些著名的奇石吗?比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昆山亭云公园中的“春云出岫”、“秋水横波”?

  尤志光:我从不特意去看园林中的石头。看了园林之后就没法做了,因为园林那些洞窟、假山当中还有水常年浸渍的痕迹、青苔等,本身营造了一种沧桑感,它的气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而玉雕是无法模仿这些的,虽然我也可以人工做旧,培养青苔,但是看上去会显得“杂乱”、“脏”。这些与玉石本身的美感并不吻合,所以以玉做赏石,就要以造型取胜。

  另一方面,自然界每一块石都不一样,如果盯着那些名石看久了,就会陷入模仿的窠臼。石、水、云三者都是最难表现的,因其变幻无常、法无定法、无法量化,它们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美感,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如同中国书法,讲究“一口气”,如果这口气断了、散了,作品也就会失败。

  雅昌艺术网:所以你并不把作品的纹理打磨成真正的赏石的肌理效果。

  尤志光:是的,我表现的还是玉石本身,玉要讲求温润剔透的效果,所以我还是在创作玉雕,不是完全模仿奇石。另外再说《寿与天齐》这件作品,原料很奇怪,中间竟然藏有很多结晶体,我挖掉了很多,也保留了一部分结晶体,保留了一些自然裂纹,如果再进一步挖,那么整体造型就会垮掉。

  玉石本身是单色体的东西,玉石的质感要靠块面、线条、光线来表达,玉石不像水墨画,可以有浓淡干湿焦,这也是用玉雕刻赏石的难点。而玉雕赏石既要有自然天成的妙趣,又要表现出人工雕琢的痕迹,突出刚硬的质感,却又不能过于明显,否则留下“匠气”,这种关系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倘若做不好,就会像烂生姜一块。

  雅昌艺术网:做玉雕赏石设计图也很难画吧?

  尤志光:中国古人崇尚经验主义,不同于西方精准科学的量化。赏石是需要静观地,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即是一种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智慧的表达,也是自我体悟的范畴。设计图稿却是很难画,它其实比立雕更难,因为有数不清的观察面,所以只能做一点、修改一点、再设计一点。大家都知道玉雕是做减法的工艺,一刀下去,只能减少,无法再添加,必须慎之又慎。

  雅昌艺术网:作品上的窟窿全是你为了造型而钻出来的吗?它们本身似乎并没有毛病。

  尤志光:是的,这些打孔之处全是好料子,不是绺裂,也不是僵,但是为了艺术创作必须狠下心来做,确实是不惜料也不惜工。有时候心中已有形象,但是玉料并不配合,也很无奈。

  我现在做得都是盆景类、案头清玩类的,这批作品不是很拘谨的东西,让我心情轻松。但以后要更多去研究有瑕疵的玉料,因为完美的玉料越来越少了,有瑕疵的材料却很多。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做玉雕赏石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

  尤志光:要有耐心,有一股子韧性,如磐石一般沉稳。

  雅昌艺术网:谢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房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