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将于11月亮相浙江省博

2016-10-30 15:51:15 陈敏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1月16日,“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将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撰写的《漂海录》为线索,展出中韩两国26家博物馆的超过300件馆藏文物,探寻崔溥在中国江南的游历足迹,呈现15世纪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史。

崔溥

  说起崔溥,韩国人把他当作妇孺皆知的大英雄,而在中国,却鲜为人知。

  崔溥(1454-1504)是朝鲜弘文馆副校理,弘文馆相当于国家藏书馆,副校理是个五品官。他24岁中进士第三名,29岁获中文科乙科第一名,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当时的朝鲜王朝只有语言,没有本国文字,书面文字用的是汉语。他常用汉语写日记,记录每一天的见闻。

  明弘治元年(朝鲜成宗十九年,公元1488年)正月,崔溥在渡海回家为父奔丧途中遭遇海难,漂海13天后,在中国浙江台州府临海登岸。随后沿运河一路北上,再经陆路返回朝鲜,历时135天,成为明代时行经运河全程的第一个朝鲜人。崔溥回国后,奉王命撰写游历日记,是为《漂海录》。其所录内容,涉及明弘治初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以及沿途史地文物、名人古迹、市井风情等情形,成为研究明代社会及中韩交流的重要史料。

《漂海录》

  中韩建交以来,崔溥的《漂海录》一直是传递中韩友谊的历史媒介,也是古代两国民俗风情的写照。《漂海录》研究大家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的葛振家先生这样评价:“《漂海录》是一部关于生与死、公与私、忠与孝、情与义、利他与利己、人格与国格等重大人生问题的一部著作。历史上,外国人写中国的书有好几部,崔溥的《漂海录》可以说是记述中国最好的一部。”

  这次展览将寻访崔溥踪迹作为展览的重要一部分,寻访的重点侧重于崔溥在浙江的行踪,尤其是浙东运河部分。今年3月31日发布的《2016年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交流合作项目名录》,还把“跟随崔溥足迹·2016中韩人文纽带构建活动”纳入了中韩人文交流合作项目。

《京杭道里图》(局部)

《奉使朝鲜唱和诗卷》(局部),1450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的清康熙时期绘制的《京杭道里图》将在展览中首次全卷完整展示。该画描绘京杭大运河流经城池及两岸景观,全长2032厘米。韩国中央博物馆藏的《奉使朝鲜唱和诗卷》,是明代使臣倪谦与韩国文臣诗文唱和的手迹,文物本身便是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物,在韩国属于国宝级文物,此次将首次来华展出。

  另外,崔溥来到中国后,十分留意观察各地不同的风物民情,对江南地区的记述更为细致,为了更直观的理解崔溥的记述,展览中还将展出嘉兴、桐乡、常州、江阴等地明墓出土文物,如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出土丝织服装,常州武进王洛家族、江阴青阳邹令人墓出土金银首饰等。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17年2月12日。

(责任编辑:陈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