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形意之变—创作论

2016-11-02 15:01:03 水松石山房主人

  展览名称:形意之变

  艺术家:水松石山房主人

  策展人:钟嘉贤

  艺术总监:曾凡刚

  开幕酒会:2016年10月28日下午4点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28日--2017年1月4日

  展览地点:惠济路3号 卓尔书店3座F3艺元空间

  艺术之本质,在于变革思维、转换意识。艺术,以崭新创意阐释生活经验,是世间最成熟和灵动的表达语言之一。借着艺术,人们得以探索、表现无尽领域,从极精微至于无穷尽、从芥子至须弥的各种不同境界。因此,艺术家的任务即在转换意识,升华意念,从平凡至于崇高,故云之若「形意之变」。

  形意之变的第一层涵义,为物质之转变,与炼金术中点石成金的基本概念同理。虽然炼金术更深层含义不在物化,还在于透过修炼,转换意识。在某程度上,艺术家即炼金术士,此两者都致力以崭新创意阐释日常经验,达致意识之转换、意念之升华。

  艺者之职,乃在升华物质。把水墨、色彩与纸张融汇为一体,成为思想之载体。以此考虑,画笔好像修炼之器物,修炼意识,是形意之变的第一重涵意。

  从更深入的层面考虑,艺者秉持独特的视野,以创意诠释日常经验,提炼哲思,艺者之意识得以转化,此为形意之变的第二重涵意。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以研磨的颜料绘画出纹理、形相,再配以不同的裁切,裱贴于画纸上,不断变换组合,融合为独一无异的完整图像,此为形意之变之一例。

  或有人将此方式称之为「拼贴」,但我更以为这是一种形意观念之转化。在我而言,「形意之变」是更为复杂的一种艺术模式,从外观形相,以至精神意识,一一转化,理应如此,而又更超越于此。在西方体系中,拼贴的表达方式,是迭加各种已有图像,组合成全新作品。我对此兴味索然。我从不沿用前人素材,更在意以笔墨勺勒出崭新、带有个人想法的图像,在画纸上重新剪裁与组合。「拼贴」一说,实为误读。

  我并不热衷于绘画眼前即景,却更在意观察笔下演变成形的图像。创作意图驱使我动笔绘画,但我更珍视创作过程中,每一次出现的灵光乍现,不断变化的微妙感受,这取代了落笔之先的最初意图,更令人着迷。

  我常常首先在吸墨纸的背面涂抹多层笔墨,再翻转过来,墨透纸背,研看其质感纹理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我尽可能保持创作时多重之可能,从纸张正反和横纵四个方向进行绘制,甚至于把纸张调转90 度或180 度以配合笔锋,渲染多层墨色,以增加抽象感。很多时候,一幅长方形的巨幅会裁切成小巧别致的手卷,或是小幅册页;一幅风景画作会转化成为一系列奇石图像。我尝试保持画面内无穷尽的可能性,直至画面自身有了生命和灵性,渐次蜕变成形,主导着自身的变化形态。

  这一创作方式为我为宜,有多重原因:其一,画作的构图、题款和用印,皆只在创作最后阶段才落实定案,在此之前,我仍有许多机会根据纸张所呈现,不同的墨韵笔迹,更改画面布局,追求形式的创新变化,而非受囿于原初脑海里的想象预测;墨迹犹带湿,我已经能运用剪刀,裁切出锐利的边界、奇特的造型。因此,得以避免在白纸上作画时因意外败笔而毁去整幅作品。又有甚者,笔走龙蛇,随心而动之时,常在不经意间洒落墨点,以剪裁好的墨纸铺陈于宣纸上,确定整个画面布局才定型裱上,有效解决了在创作过程的瑕疵。

  于我而言,此法妙处甚多,其间每一步骤皆具无限可能;即便最终画品仅有邮票方寸之大小,创作时亦无需废弃一张画纸。每一或可能出现的误笔或墨点,皆可被转化融入全新的构图,有利于创作而非阻碍。即使是有瑕疵的画作也并非失败,反而可能潜藏、启引出另一崭新路向。此法异于传统临摹式绘画,却让我体会更多的惊喜与启迪。

  此法驱使画者深入探索绘画语言——如线条、色彩和笔触质感,更灵活运用形式元素创作。所有的探索都能激发无限可能。此亦形意之变之终极意义!

  水松石山房主人书于香港

  2016 年5 月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