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火文明的诠释——中华彩陶工艺
2016-11-04 14:46:51 未知
仰韶文化遗址
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我国的早期陶器大多是圜底和小平底的,如老官台文化、裴李冈文化和磁山文化,河姆渡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的早期的这些类型文化的陶器器形都反映出这一现象。
仰韶文化鱼纹盆
圜底和小底的陶器主要采取敷贴模制法制成,并结合了拍制或压印的作法。这类用敷贴模制法做成的陶器,其断面呈片层状,一面较光整,有的在器表印有绳纹。
地湾文化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为了使圜底和小底的陶器能放置平稳,往往附加三足或圈足,壶类器还加圈形颈,这是一种简单的陶坯分段拼合成形法。而小件的陶器,往往采用捏制法。
马家窑文化泥条盘筑陶瓶
黄河流域中、上游的陶土多用红色粘土,含砂量较少,而质地较坚韧,尤其经过反复揉压后,兼有坚韧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后来不再依靠陶模,而以泥条盘筑法制陶。但是这种纯以泥条盘筑法制成的陶器,器形一般较大而不十分规整,胎壁较厚。在中原地区的裴李冈文化和磁山文化的略晚阶段出现的一些平底陶器,已经是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可以说中原一带是较早使用泥条盘筑法制陶的地区。
我国早期陶器均为手制,有敷贴模制、泥条盘制、捏制和分段拼制等制法。
大地湾文化绳纹红陶圈足碗
黄河流域中、上游和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所用的陶土质地是不同的。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的陶土多用河塘边沉积的黑色粘土,质地较细腻,多含蚌屑和植物纤维,烧制成的陶器呈灰褐色,上面不易显出彩纹。由于质地细腻,却容易显出印纹,因此陶器上的印纹和刻划纹逐渐得到发展。
红陶
黄河中、上游地区多以红色粘土作陶土,这种陶土含有铁的成分,在半封闭的窑中烧制后,陶器呈褐红和橙红色,又由于陶土中很少含有杂质,能打磨得较光滑,因此陶地比较明洁,容易显出绘制的彩纹,所以这一地区的陶器工艺着重表现在彩纹方面,而彩陶发展较快。
老官台文化三足彩陶钵
在七千年前的老官台文化已出现了彩陶,绝大部分是在钵口外修去绳纹的一圈光面上绘红色宽带纹,也有在钵内用细线绘成的符号或标志性的花纹。这种红彩经甘肃省博物馆化验室化验结果其主要着色剂是铁。画口外宽带纹的笔是一种宽平的扁笔,因画时笔的一端压于口内,而形成一圈细线纹。钵内用线画成的花纹,在线条收笔时较齐而不见笔锋,当是用一种笔头不很尖的细笔绘成。此外这种线纹长不过寸,可见含水量不多,尚是一种较原始的笔。但从老官台文化的彩陶来看,已有宽笔和细笔这两种形式的毛笔。
著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正处于由手制陶器向轮制陶器过渡的阶段,半坡类型的一些圜底陶器如盆、钵、碗,可能是采用了陶模与陶轮相结合的制法,平底的陶器大多采用在陶轮旋转的同时用泥条盘筑而拉坯成形,因此半坡类型一些平底的陶罐、瓶、壶的底部有利用轮旋使陶坯从陶轮上割离而形成的偏心圆纹”。此外一些陶器上的凹弦纹等刻划纹也是利用轮旋作成的。而与半坡类型大体同时的后冈类型、大汶口文化早期、马家浜文化早期都或前或后地发展到手制与轮制相结合的制陶阶段。而黄河流域的制作彩陶方法却从渭河流域经陕、晋、豫邻境地区传播到中原一带。
临潼姜寨出土的绘画工具
轮制陶器需有专门化的技术,因而一些人固定下来长期地从事制陶工作,于是出现了专业陶工。临潼姜寨的一座半坡类型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套绘画工具,计有石砚一方、砚旁有黑色颜料数块氧化锰、石磨棒一支和喇叭形灰陶水杯一件”,墓主人当是专门从事制陶等手工业的工匠。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江苏邳县大墩子上层墓葬的一百零二号墓,墓主为一男性,随葬器物共二十余件,多为陶器,其中有五块是绘制彩陶的颜料石,表明这位男性墓主人是专门制作陶器的手工业生产者。还有不少例证都反映出在距今五、六千年间已出现了专业的陶工,这是中国的彩陶在这一期间迅速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半坡类型的彩陶
半坡类型的彩陶绝大部分为细泥红陶,乃是对陶土进行过澄滤和反复揉压的结果,已掌握了对天然陶土加工的技术。器表一般经过打磨,使之紧密光滑。半坡类型遗址中还发现了横穴式等各式陶窑。由于烧窑技术的进步,陶坯烧制时受热较均匀,烧成的陶器的陶色都很匀净。这种光滑明洁的陶地,为彩绘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半坡类型彩陶上就出现了黑色,早期的黑彩较稀而发红,这种黑色彩料可能就是一种含铁很高的红土。而后期的黑色较浓重, 其着色剂中可能含有较多的氧化锰成份。
石磨盘、石磨棒
在半坡类型遗址中还多次发现了颜料锭、研磨颜料的石砚、盘或臼,还有石磨棒,表明当时掌握了颜料的加工技术。半坡类型彩陶上绘有细长而流畅的线条,表明当时的细笔已有较好的凝聚性,而且笔锋较细。由于矿物质颜料较浓,用软毫笔不容易运开颜料,因此当时绘彩陶的细笔可能用长锋的鹿、狼之类的硬毫制成。由于使用了陶轮,许多彩陶的口沿和图案中的长平行纹也利用轮旋来绘成,因此丰富和提高了绘制的技巧。而且这期间可以不只限于画散点的小花纹,也具备绘制大面积相连花纹的技术。
庙底沟类型彩陶
以陕、晋、豫邻境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既较早地吸收了泾、渭流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作法,也较早地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泥条盘筑制陶法, 因此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工艺有很大的提高。庙底沟类型的绝大部分陶器是平底的,采用泥条盘筑制陶法,其中一部分的陶器是轮制而成的,如一些口径达40—50厘米间的陶盆和钵,制作得十分规整。有的器壁厚仅3-4厘米,但却厚薄均匀。
有的小型陶器如盂、盘等,陶器内外壁都留有圆环状旋纹。又如这时期的弦纹罐较多,而这种大面积深而均匀旋转划印成的弦纹,是需要较快的旋转速度和相当平稳的陶轮才能在陶坯上划印出这种效果的。这些方面显示出在庙底沟类型晚期已进入轮制陶器的阶段。庙底沟类型的色彩配制也有发展,在陶器上有施白或红色陶衣再绘深色花纹的画法。据化验,彩陶上的白色颜料为瓷土或高岭土烧制。陶器上多种色彩的并置或复置标志着彩陶工艺进入纯熟的阶段。
大汶口文化彩陶
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马家浜文化,距今六千多年时就已出现了在器表施红色陶衣的作法。大汶口文化和大河村文化既吸收了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等古文化在陶器上施陶衣的作法,又吸收了庙底沟类型在陶器上绘深色彩纹的作法,并将两种作法结合起来使用,复彩的绘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大汶口文化和大河村文化是在彩陶上较早地使用复彩的,在彩陶的多色绘制方面作出了贡献。
马家窑文化彩陶
距今四千年左右,大部分地区的彩陶走向衰落,而甘、青、宁地区的彩陶继续发展着。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中,大型的壶、罐和瓮较多,大多采用分段拼合法制成,陶坯的各主要部分是泥圈叠筑而成,再行拼合的,然后以陶轮进行修整。有的为抹去腹内壁泥圈的痕迹,在陶轮上修整时于器壁内留下等距的斜摅出的手指条痕。由于泥圈叠筑制成的陶器较厚,往往用刀将陶器下腹多余的泥直下削去。泥圈叠筑分段拼合制陶法是为制作大型鼓腹陶器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大型陶器的制作为发展大面积的彩绘提供了条件。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呈橙黄或土黄色,是因为陶土乃以红土羼人少量的细黄土合成的,这样使陶土更加柔韧,而在制陶过程中使陶坯不易开裂,并且陶器的色泽变浅,使彩绘于上的颜色显得更加清新鲜艳。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在彩绘过程中常藉助陶轮的帮助来画花纹,如马家窑类型彩陶盆内的同心圆纹、壶颈和腹部上的平行条纹或线纹,又如马家窑文化大型彩陶器的腹部最宽处和颈肩相交处的平行带纹都是依靠陶轮的旋转绘成的。
马家窑文化有精熟的彩绘技术,以有条不紊的绘画程序画出复杂的花纹,各种线描都掌握得熟练自如,如马家窑类型彩陶上用细笔中锋绘出的飞舞而凝炼的弧线;半山类型彩陶上以宽笔绘出的条纹和细笔绘出的线纹和锯齿纹巧妙地结合运用,都显示出高超的用笔技巧。从彩陶工艺来看,马家窑文化的彩绘技术已达到了高峰。
而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彩陶,在陶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胎壁薄如蛋壳的彩陶上,这种精湛的制陶工艺堪称一绝。
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中原地区进入阶级社会,中国的彩陶逐渐衰落。但是如四坝文化彩陶上的凸彩,辛店文化的羼有陶末和云母屑的土黄色彩陶,在彩陶工艺上都具有新的特点,由于当时青铜器的出现,冶铜代表着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彩陶工艺渐不被重视,彩陶制作亦由精细变为粗放。a
(责任编辑:陈小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