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我们需要怎样的未来城市

2016-11-09 15:01:36 傅适野

  今年十月,旧金山和洛杉矶公布了“星球大战之父”乔治·卢卡斯的美国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的最新选址。中国建筑师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为两个选址进行的设计也同时公布。同月,他为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厅所做的设计也对外公布,这位风头正劲的建筑师,近年来频频获得国内外重要建筑地标的设计权,关于城市规划、旧城改造等热点话题,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记者:对于跨国资本导致很多新兴新奇建筑的产生,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马岩松:我觉得这是中国处在一个开放和自己文化找不着北的过渡阶段。比我老的那一代建筑师其实是很痛苦的,市场开放后他们突然要面对很大的竞争,同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成长了很多。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可以在国外竞争。中国逐渐开始关注对城市的品位、对建筑的品位,现在媒体和市民都开始关注建筑,这就短短十几年的事情,他们开始意识到建筑是艺术,是文化。所以开放肯定是好事。但在这个过程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有问题的房子?因为开放肯定会有实验失败的可能,所以要提前估计到风险。问题是我们到底有没有准备好?想要什么样的建筑,我们还没有想清楚。对过去的城市是如何变成现在的城市,而未来又会变成怎样的城市,中国现在完全把决定权交到了别人手里。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的权力很小。像古典的中国城市北京、杭州和南京,都是由一个大的哲学家规划的,他知道这个城市想要什么。现在的问题是城市总体的观念不够强,所以很多事情交给了不同的商业个体。如果能够保持开放,继续转型,同时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想要用什么原则创造,那就会出现既符合城市文化,又有创新的东西。

  记者:是否能理解为总体规划仍需加强?

  马岩松:是哲学层面。很多人认为它是技术,是交通好不好,功能好不好,但那只是第一层。为什么有人说一座城市像一幅画或是一部交响乐,因为这是无形的东西,要求总体的城市精神非常明确,达到一定的高度才可以。现在我们在说中国的未来城市,还是说不清楚。我们可以有很多抱怨,说污染、堵车这些问题,但当所有的城市都不堵车了,都蓝天白云了,就能说明你有一个很有归属感的家了吗?到时候你还是会有精神上的需求,还是会说这个城市怎么跟那个城市长得一样。那归属感、情感的落脚点是什么?老北京、老南京和老杭州,它们和自然的和谐、创造出来的景观,成为了这些城市的标志,也成为市民每一天可以享受的东西。这个高度的东西是现在很多城市缺乏的。

  记者:你之前做的胡同泡泡其实也算是一种改造老城的尝试。你对此类城市改造计划的观点是什么?

  马岩松:我不支持大规模的改造,改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突然的、大规模的改造思路还是以前建城市的模式,对于历史区域、对于乡村都是非常危险的。我觉得要有一种新陈代谢的概念,要遵循老城区的生命。一个城市如果想有真实的生活,就得是年轻人、一般的学生都可以住进去、住得起。所以价钱不能变得很贵,也就是说它的密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弄成商业街。

  商业有它自己的规律,但商业之外还应该有生活。生活得从城市整体考虑。这么多人住在四环五环,可城市中心恰恰是最美的地方。北京这么大,我觉得它是山水城市,应该把这个理念放大。

  记者:建筑的造型和功能之间是何种关系?

  马岩松:功能是最基本的东西,这就跟人体一样。简单而言建筑是一种环境,环境造就气氛,气氛影响人的感性。建筑也是文化,还是一个跨时间的存在。今天我们看它是一回事,再过一百年看它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建筑其实挺复杂的,是一个有多重身份的东西。

  只从造型和功能两方面来理解是很局限的。当我们说不想生活在一个火柴盒的城市里是什么意思?火柴盒看似是描述形状,但其实是在描述一个封闭的、统一的、千篇一律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深藏在现代主义城市中的。因此我们每个人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家里的布置都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潜移默化地规定着你。当有一天一些东西不一样了,不再是火柴盒了,你甚至不用考虑建立了什么,打破本身就很有意义。到今天我更关心的是营造一种气氛,让人知道建筑和城市是和情感相连的。

  记者:山水、自然与人的和谐这是不是一种太过浪漫化的倾向?

  马岩松:没有,这就是历史事实。古典的城市也许权力和宗教是合一的,但是所有的都是庙宇和教堂,这些是城市中最明显的标志。今天,城市里全是写字楼、大酒店,这些就是资本,这些就是城市中最吸引人、最厉害的表现。现在城市已经在改变,尤其是后工业化城市。比如纽约还有、也还在盖大楼,那些更高的、更有力量的建筑。但是也有很多城市公园、美术馆的设计,很多地方城市空间都趋向于自然和人的结合,而且很多是由社区去讨论的。这是一个大趋势,是工业时代终结的标志。以前工业时代是大企业、大财团完全能控制所有的东西,人在里面就是渺小的螺丝钉。但是在未来,工业化的终结就是我们向自然忏悔。所以我觉得用大的财团去改造村庄,还是延续旧模式,因为它不是从底层、从人的生活出发。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