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叶氏哥窑:“芝为华彩玉为肌”

2016-11-10 09:09:47 陈友望 郑成航

长颈玉壶春

米黄釉高足盌

叶克伟

  人物名片

  叶克伟,又名古儿1975年出生于浙江云和,叶氏哥窑第二代传人,是叶氏哥窑创始人叶德奎的长子,自幼受父亲陶瓷艺术熏陶,在雕塑、绘画、美术设计上颇有建树。叶克伟长期协同父亲从事哥窑制瓷技艺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叶氏哥窑制瓷技艺,其哥窑作品曾经作为中国当代瓷器的优秀代表参加“2014中法工艺大师巅峰对话”。当下,叶克伟正致力于将传世哥窑与香道、茶道、书法等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当代品质新生活之路。

  浙西南“云和梯田”四季俱美,山巅田间白云缭绕,有如“浮云世界”,似与神秘的宋代哥窑一般迷雾重重。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仿烧过哥窑瓷器,但其艺术效果无一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而在山城云和,一个小厂所烧造的哥窑瓷器,从造型、胎体、釉质到表面光泽上,与传世宋代哥窑形神酷似,可谓天下一奇。

  传世哥窑:

  体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G20峰会期间,我们选送的两件叶氏哥窑瓷器,一件月白釉琮式瓶,一件粉青釉弦纹穿带瓶,被放置于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一号贵宾厅,我感到特别惊喜。”叶氏哥窑第二代传人叶克明(十兄)给远道而来的我们泡上一杯绿茶,开心地说着,“能在全国众多瓷器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叶氏哥窑,成为贵宾厅摆设的宝物,使各国来宾进一步领略中国瓷器或哥窑作品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叶氏哥窑的极大肯定。”

  哥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定、均齐名,属于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办瓷窑。据故宫博物院耿宝昌老先生的研究,当今传世哥窑瓷器,大多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总计也只有100件左右。

  宋代哥窑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叶克明介绍说,哥窑之所以得到大众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哥窑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世哥窑,其形制端庄,合乎“道”,简约素朴;其釉质温润,色泽淡雅,精光内蕴;其纹理精妙,纵横交错,变幻万千。传统上,哥窑特征表现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聚沫攒珠、墨纹梅花、酥光、芝麻点、葡萄斑、支钉、釉环等等。

  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得到准确认定,这也给哥窑罩上了神秘的面纱。根据文献记载,大约有两个线索:一个说法是,宋代的章氏兄弟在龙泉窑烧制青瓷,哥哥章生一创烧了哥窑;另一个说法是,南宋修内司官窑附近,民间窑场烧制了哥窑。

  清乾隆帝对哥窑制品喜爱尤佳,命御窑厂进行仿制。他曾有多首诗赞美哥窑器,其一专赞胆式瓶:“芝为华彩玉为肌,火气全无古气披。恰似白描吴道子,观音妙相手中持。”存世的稀少,加上皇家的尊崇,让哥窑瓷器弥足珍贵。历代也竞相复制,然而却总是无法逾越宋代哥窑的艺术境界。

  叶氏哥窑:

  一位老人的制瓷传奇

  现今,当人们谈论“哥窑”时,总会提起一个小城“云和”及一位老人“叶德奎”。面对着一件件神若宋代哥窑的叶氏哥窑精品,我们不禁要问,这失传千年的工艺如何在当代获得了新生?更不可思议是,一位深居山城的老人又如何能够独自完成这样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浙江南部瓯江上游一个大型水电站兴建现场,水库的淹没区发现了大量的宋、元时期的古窑址群。通过抢救性考古发掘,结果令业内专家震惊:“云和发现宋代哥窑古窑址”。

  也正因为这一发现,改写了一位老人的一生。老人姓叶,名字叫德奎。他自小聪明过人,年轻时就在龙泉学得多项制瓷技艺。几十年的青瓷制作生涯,让技术日趋成熟的叶德奎决心要揭开哥窑的秘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哥窑的特征如何?工艺如何?在哪里取材?这对叶德奎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为了探究哥窑制瓷的秘密,他经常去窑址探寻,独自上山寻矿,设计窑炉,亲手制坯,亲自上釉,亲自装烧,每一道工序的性质和特点都了然于胸。他凭着超人的毅力,在极其困难的情形下,执着于哥窑的基础研究。

  十多年后,一些制作精良的当代哥窑器开始流传于坊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神奇的传世哥窑器的作者,就是叶氏传世哥窑制瓷技艺的创制者叶德奎。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叶德奎终于练就了“一人完成哥窑所有制瓷工序”的独特本领,他烧造的哥窑,与传世哥窑惟妙惟肖,与“火气全无古气披”的宋哥窑,如出一辙,使人惊叹。

  人天相应:

  重拾哥窑之文化尊崇

  重拾“传世哥窑”的文化尊崇,如今落在了叶氏哥窑第二代传人叶克伟(古儿)和叶克明两兄弟的身上。在叶克伟看来,传世哥窑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艺术,它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它吸收“道家”“儒家”“释家”文化的精华,传世哥窑之美,已超越了瓷器本身,超越了美的范畴,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有着无穷无尽的本性。

  “哥窑”之谜,在于器形“合于自然”。能被称之为“哥窑”的器型是有很高要求。哥窑器型可以千变万化,叶克伟常笑说,“要替古人制作他们还来不及做的器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哥窑器物包含的素朴、简约、端庄、大气的文化理念,与宋代推崇的道家理念息息相通,以“合于自然”为最高境界。而当今时代充满各种人为因素,要保护哥窑文化的纯粹是对当代哥窑工匠极高的考验。

  “哥窑”之谜,在于质地“温润淡雅”。哥釉温润如玉,色泽淡雅,精光内蕴,表现在“质”、“色”、“光”三个方面。哥窑“釉质”,如和田籽料,润而不透有如堆脂。“釉色”淡雅,有米黄、月白、浅青诸色,不显突兀,与环境极易融合。“釉光”温和,如酥油凝固的表面光泽,故名“酥光”。

  “哥窑”之谜,在于纹片“出神入化”。越窑、官窑、汝窑、龙泉窑等许多窑口都有开片,唯有哥窑以纹片出神著称。若说哥窑纹片,从开片形状讲有大纹片、小纹片、直线片、曲线片、文武片、冰裂纹、百圾碎等等;从色泽而言有冷纹、铁线、金丝、膳血纹等。叶克伟说,观察哥窑有一个“秘诀”,那就是以中国书画的角度和方法来看哥窑纹片,规律就简单明了。

  如何欣赏哥窑的形神之韵?叶克伟说,上品瓷器追求天人合一,“神工”、“神采”和“神韵”不可或缺。所谓“神工”,指其形制“合于天造”,而无人工之迹。其形犹如天工开物,鉴赏家称其为“养眼”之物。所谓“神采”,即注重于器物的“精神”,整体上大气、威严、沉稳、清雅等。古人制瓷,皆意有所指,好比“葵花形”暗指忠赤,“玉壶春”比喻少女。所谓“神韵”,则侧重于器物形体的细节表象。有如器物的口沿或修足的刀法和力度,转角处的缓与急等等。而器物的手感轻重,甚至妙不可言的“变形”也是品鉴瓷器神韵的范畴。

  “叶氏哥窑,倾注了我和父亲叶德奎两辈人最大的心血。可以说,传世哥窑是浓缩的华夏文明。如今,我最大的心愿是建设一个传世哥窑文化园,让喜欢哥窑的人们徜徉其中,得到传统文化和美的熏陶。”叶克伟说,“人们易于在科技创造的浮华世界中迷茫,面对古人却盲目骄傲。而传世哥窑说蕴含的和谐、自然、朴素、沉静,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之秉性,正是当今社会的所要大力提倡的人文内涵。”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7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