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黄淋:让真正的艺术教育活起来

2016-11-16 16:00:49 谭娟

【视频链接】:

【雅昌讲堂】熊文韵:学院之外“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雅昌讲堂】熊文韵:学院之外“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困境

   主讲人介绍:

黄淋

       黄淋:儿童实验艺术教育专家,职业艺术家。1975年生于重庆,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职业艺术家。代表作《 黑线》,《围观》。

       黄淋:这个工作坊最开始做的时候实际上是很小的,小小的工作坊,叫环艺艺术工作坊,好为什么做到这样一个工作坊?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来自于我觉得在体制内很难施展自己的想法;第二个是我看到今天的中国把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就是相对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去忽略,而我更愿意采取一种乐观的态度、乐观的心态去采取行动和实践,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寻找到一些可以提供给社会的一些案例和经验。今天就是我今天要分享“活”的教育,我为什么“活”加了一个引号实际上这里面有我的一个教育的姿态和文化的一个态度,在我看来今天的教育其实最核心的东西是教育精神的远离,就是今天我们对所谓的物质和金钱所主导,我们缺乏的是真正静下心来去面对我们的教育,用一颗爱心来对待我们的教育,在这样一个对教育的一个执着的一个追求的情况下,然后再来静下心来去实践教育和思考教育,然后我就对我的教育实践进行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其实今天在我们很多专家都看出来,我们的绝大部分专家都采取的是一个开放性心态,包容性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教育,今天的教育确实应该是这样的。我这个题目“活”算是讲的是一种动态的一种知识搭建,而不是传统式的这样一种就是在我们校园里面、课本里面来被动地去学习知识,而是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活的视角来去反观我们的世界,其实我非常赞同今天某些专家的态度,就是我们怎么样在教育当中找到和生活和社会和历史的一个联系。这个是从第一方面我做的一个课程,第一个就是在尤伦斯的UCCA,带我做了一次教育的工作坊。我觉得我们这个课程是完全可以什么,就是作为老师仅仅设置了一个起点,这是我收集了一些我们的雕刻用的一些复形,不要的材料重新来组合搭建了一个场景,通过这个场景我们若干个家庭就会进入其中。

  这个是刚才我们看到的UCCA,实际上就是刚才我们看到和UCCA的那边的老师经过了一个初步的搭建,而参与家庭的孩子他们会顺着在一种我提供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然后他们完全可以进行非常自由的一种创作和想象,作为我们的老师来讲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去具体教你怎么做,我们在过程中仅仅作为一个互动者和一个观察者和一个服务者,我们可能是成为学生的一个小帮手,反倒是成为他们的一个技术工人了,这样真正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有这样一个思考的一个空间,有这样一个行动的一个机会。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刚才那个课程的题目就是叫做生活的积木,这个课题实际上是我展开了很长的一个实验的时间,很多地方都进行了一个实践。在我看来在我搭建的这一个教育的实践当中我觉得它是可高可低的,就是说我这个高它可以进入非常专业的一个博物馆、艺术机构,我说低它可以进入到我们的基层,我们的广场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庭包括我们的乡村,这样的话让我们的当代艺术和当代教育之间进行一个很好的融合,实际上我把这个定义在将近两年的一个创作实践实际上就是通过我个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然后把我对当代艺术思考带入到当代教育这样一个行为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会发现很多东西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当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来完成的,这个过程中我还整合了一些艺术家来参与进来,通过把全国各地的优质的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对教育有情怀的艺术家,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比如我们有一个项目叫互动美术馆计划,就是他们到重庆来,我们环艺艺术研究院来展开互动的一个项目,他们找到这个连接关系,他们处在这里在当代艺术语境里面他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作品,他放到现代语境里来他能够很好地跟我们的家庭和孩子进行互动。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第一排做的一次工作坊,都是四五岁的孩子和他的爸爸爸妈妈一起来在我所谓设置的这样一个起点进行非常开始一个创作,实际上刚才我讲了进一步我们只做一个思维结构发展的一个提示,接下来进一步的过程全部由学生和家庭来完成,好了,我们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属于单体的一个思维,这是属于单体的一个搭建,还是单体直接还只能够很好地找到沟通,所以我们的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创作过程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会给他们带来很不一样的体验,这样一个工作坊让他们去寻找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联,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作品就可以获得,是一个艺术的互动过程,就可以去得到这方面的一个拓展。另外就是我们今天不是在谈开放性,开放怎么做,开放性其实最根本是要把学习结构进行打开,真正把学习结构留给参与者学习者之后他们才有机会真正的建构,否则仍然是对老师的模仿,这是我在黄角坪街头进行的一个实验是做了一个创意集市、创库,那个时候我就第一次把我的在一个装置的一个项目投射到这样一个街头,事实证明无论是老者还是幼小的baby,他们都很容易找到一个对应的关系,他们都对这里边很感兴趣,这是我在黄角坪一个步行街,在刚才那个之前做了一个实验,就是这些小朋友是随机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愿意来玩儿,有没有人愿意参与,把东西放进去之后啪啪啪很快就围观了,他们玩的很开心,很多小朋友都在里边找到自己的一个秩序组合组建的这个乐趣。我喜欢是什么给他们提供的是一种配件,这些配件都是日常之物,他们通过这些日常之物找到他们和社会的一种关联,他用了我的一些配件进行组合,他在家里面仍然可以家里面的东西进行组合,这些都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一种打开。这些很重要的事就是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刚才讲到了,实际上这种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共建的现场和实践。这是刚刚讲的在UCCA那个工作坊做了之后后来在央美美术馆做了一个展览还做了一个工作坊,这个是可以不停地改变的,它不同于我们既有的玩具和积木,它在里边还可以找到很多的可能性,整个的由于我们这套东西要多少钱?它几乎是零成本的,不要钱的,有一些商家甚至叫我你可不可以我们来做成产品,把它模块化。好,这是工作坊的现场,这些孩子们、家长们他们就非常容易融入进去。其实刚才有两位老师讲到了戏剧,我觉得装置这样一个现场其实他也有某种程度上也有一种剧场感。同时我觉得这个学习它成为了一种知识的一个共享共创的一个交互过程,在我的课堂上是学生和我互动的那种,互动的情绪非常得高,他们是非常愿意来回答问题,非常愿意来回答问题。

黄角平涂鸦街

  你看这是我在重庆的一个公立小学做一种教育的尝试和实践,所以台上台下互动一片,我非常感动,因为我觉得做教育研究不单单连接我们自己的一个工作坊、工作室来做,其实我就需要和今天的公立学校的现状进行一个结合。只有结合他才能真正地接地气,接中国目前的今天的家庭的实际情况,今天中国的孩子的一个实际情况,这样做的教育的系统是完善的,现在我是立足于从两岁半到90岁这样一个条件这样一个教育系统,上午有一个女孩提的问题很好的,今天的艺术教育的专家学者很少去思考从一个baby到一个老者这样一个终身式的一个学习的一个连贯性的,一个关联性,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我正在整合一批有这样教育情怀的专家、艺术家、大学教师来做这样一个工作。我们老师学生成为一个思考者和创造者这也是我在重庆做的一个教育工作坊。第四我讲的是一个作品的概念,我们在川美任教,其实今天的大学老师很多都是说通过作品的概念,这个根本不符合我们的艺术教育,也根本就无从谈起去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因为学生想是这是我为老师完成,我为累积学分而完成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工作坊或者是我们研究院,我们对学生强调的是作品,我们要尊重你的作品,我们所有的东西爱惜作品,每一个小纸片我们都会非常的珍惜,所以这是我们的孩子们在共同的家园所完成的作品,这个项目也是和UCCA共同完成的一个项目,这是我们的孩子们自己独自创作的作品,其实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兴奋。

  这是我们做了都市稻草人孩子们的作品。我为什么提这个作品?就是让他们把独立思考的创作作为他们精神的内需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不会,他们会非常独立,就像你老师想帮他,他都不会,这个时候他们在任何一个场景他们自己能够坚强起来,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刚才包括罗老师谈到了那种表达能力,实际上在我的教育系统当中我就非常倡导的就是他通过一种艺术的切入可以训练多方面的能力,这个完全是可行的。你看孩子他有一种自信,这是我的作品,你看这样一个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建构,非常的开放。另外是我把我现在正在搭建的这个教育系统称为智能五体,怎么讲智能五体,在这个智能的尝试过程当中只要你对教育有兴趣可能是老师,可能是一个工人等等都可能参与到我们这批人中来,这是北京一个艺术家,他参与到我们互动美术馆计划的一个项目叫世界的测量,你看日本的家庭到我们研究院来进行参与的互动现场,这些东西都是这些艺术家原创的作品,同时又成为我们教学当中很好的一种学习的一种载体,这么小的Baby你看口水都流出来了,玩的跟投入。这是刚才讲的互动美术馆计划。这是No.1。这里面我们是基于爱的一个方式,还有精神认同,因为有了价值和认同之后我们就可以整合一批人做教育,我发现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所以说现在的思维从工作坊、工作室的思维已经转换成一个平台思维,所以我最近把环艺艺术工作坊改为环艺艺术研究院,就是集结一批跟我一样的在一个有热情的,有社会情怀的,一起来拓展教育,这就是讲的分享和融合的概念,把当代艺术里面好的精髓融入到我们的当代教育里面来。这是一个开辟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其实我就得到了很多的支持,有我们的家长,有我们很多的机构,有很多艺术家朋友等等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的信息,OK,这是我做的共同家园和尤伦斯合作做的一个项目,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的现场共同的家园。也是用的材料来进行建构的,孩子们真是乐在其中。各位能看到,任何的两位艺术家或者是任何的两位老师他们会很多关于孩子反映细节这是我们即将展开的NO.3。讲的后现代重构里面的艺术教育。其实传统的是讲的是视频的一个框架,今天的教育需要一种开放的、平等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的课程的语境,这是我在公立学校做的一个儿童戏剧的一次尝试,孩子们自己写剧本、自己导演、自己来排练,自己来做导剧,当然这个戏剧很遗憾目前还没有进行正式的表演,因为是放暑假之前刚做好。

儿童实验局《都市稻草人》的排练现场

  这是实际上是科学的互动观还体现了这种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以及生动的激烈,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课程观所不能接纳的。传统的课程观肯定是不允许你不确定的对吧?OK,如果我们说当代艺术的方法,把好的概括的方法融入到课程当中来,真正的艺术教育活起来,这些艺术家都属于跨界跨得非常厉害的艺术家,把这些艺术家的方法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受到一些启迪,然后由他们进行他们的一些实践,这是美国的一个艺术家,他用气象数据转化的装置作品,这是我们的学生做的作品,这些都是他们独立完成的作品,可以看出这样一种转化是有效的,这是我们的戏剧实验课程的现场。

  另外就是我提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思维去建构新的一种艺术课程的系统,这是我们神奇的细胞的课程,我通过生物学细胞来进行介入对细胞的学习然后延伸到建筑空间,延伸到我们的装置以及我们材料的探索,事实证明这种课程孩子们是非常欢迎的。这个课程有绘画、有手工,就是我邀请不同身份的一些精英,在我们研究院里边进行分享课程,一共做了26场,每周一场,在其中实际上是我们在一个办公的状态展开的,目前这个项目还在进行当中,欢迎我们在座的朋友,我知道在座很多是我认识的朋友,都做得非常不错教育方面,希望你们更多地关注环艺艺术研究院,希望你们更多地参与到我们的平台上来一起来为我们今天中国的教育做出自己一小点儿的一个努力,谢谢你们!

(责任编辑:谭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