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油灯发展的历史吗?
2016-11-23 16:41:08 陈履生
【油灯博物馆在数千件藏品中精选千余件展出,基本已到位,初现规模,藏品时间跨度5千年。将于11月底开馆试运营,2017年5月正式开馆】
陈履生先生尽洪荒之力
亲自安装油灯博物馆镇馆之宝
——汉代西王母十三头油灯。
油灯作为传统的生活用具,经历了几千年演变的历史。从实用出发,最初的油灯来源于“钻燧取火”,新石器时代的“陶豆”作为原始的灯具,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最初的成果。
原始素陶豆,甘肃
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
原始彩陶豆,甘肃
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油灯和其它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创造了中国油灯艺术的辉煌。
从春秋至两汉,油灯的高度发展,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要求,它和其它器物一样,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兰膏明烛,华灯错些”,折射了社会政治的规章法度。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灯和十五枝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龙形灯;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羊形灯和当户灯;广西梧州大塘出土的西汉羽人灯;江苏邗江甘泉山出土的牛形灯;湖南长沙发现的东汉卧人形吊灯;山西襄汾县出土的东汉雁鱼灯。汉代陶制或部分挂釉的瓷灯,也因为造型的独特而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样式。汉代是油灯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油灯功能合理,造型生动,装饰富丽。
铜质翻盖油灯,汉代
南北朝青瓷油灯的出现,为油灯生产的材质多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油灯的普及作出了贡献。由于制瓷工艺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油灯在体量上变小,在造型上出现了像圆雕的带有动物造型的油灯,如“青瓷熊灯”、“青瓷牛灯”等。这一时期的灯基本上由下部的灯盘、中部的灯柱、上部的灯盏构成,而动物造型一般处于灯柱的位置,也就是动物蹬于盘上、双手托盏的造型。而像浙江瑞安出土的“青瓷牛形灯”没有盏,和中心柱相连的把柄基本上是汉代油灯中的烟道,无疑,表现了过渡时期在材质转化过程中的相互关联性。
瓷质双层七盏油灯,南朝
随唐五代的油灯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地具有地方特点的瓷器,“南青北白”同样也丰富了油灯形制,特别是唐三彩的出现,这种低温釉陶以其色彩斑斓为一直是素色的油灯增添了绚丽的外表,而与唐代普遍出现的狮子莲花图案相关的狮子莲花造型的油灯,或有莲花特征装饰油灯,也表现出了时代的特色。
青瓷双龙省油灯,宋代
宋代的窑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著名的有定窑、耀州窑、钧窑、汝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还有其它一些民窑,它们都有一些各具特色油灯出品。这一时期的油灯数量大增,既有高尚的精品,又有普通的用品。一些体积较小的油灯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出现,高度在4-5厘米之间,对于油灯的普及意义重大,而且也影响到后来的基本规范。从唐代开始而兴盛于宋代的省油灯,不仅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和发明者的巧思,而且也同样为油灯的进一步普及作出了贡献。
青瓷飞鸟双捻油灯,高10cm,宋代
元明的油灯,基本上延续宋制。虽然有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特别是在陶瓷器方面,但在整体上没有突出的表现。可是,明代出现的书灯,因为考虑到读书人的熬夜时间较长,需要省油,所以,在壶形的造型基础上,加长了灯炷的长度,起到了省油的作用。
带把瓷质立柱形油灯
清代的油灯整体造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受到宫廷审美倾向的影响,装饰繁富,图案细密。另一方面,民间油灯则呈现出多样化的取向,在造型上往往和实用结合,体现出功用上的特点。清代的玻璃灯应该说具有时代的特点,比明代在制造工艺上有很大的提高。
陶质人形油灯,明代
晚清和民国时前,由于“洋油”(煤油)的输入,各种各样的“洋油灯”开始广泛使用。洋油灯的最初的样式变化不大,结构大致相同,变化仅仅表现在体量之上。后来,民族化之后,上海的一些民族工业开始制造洋油灯,而像钱庄、洋行等一些大的公司开始制造属于自己专有的灯具,与上海滩上出现的具有殖民性质的洋房相匹配。洋油灯在中国的普遍使用到了20世纪中期,直至电灯的普及后结束了所有油灯的实用。
锡质宝莲花油灯,清代
中国的灯具进入了电力时代,一个有着几千年技术文明的历史在20世纪中期之后终结,从此,油灯也就离开了实用而进入到收藏的领域。
文章来源:《油灯收藏知识30讲》,2008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文中配图均来自油灯博物馆藏品。
(责任编辑:张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