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品消费飞入 寻常百姓家

2016-11-30 20:54:37 尹春芳

  近年来,在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们中,逐步涌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那就是不少人开始追逐并青睐收藏消费国内外艺术品。在这样的风气带动下,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陶瓷等艺术品开始替代奢侈品成为新的关注点。当艺术品进入他们的会所和家居后,不仅仅起到了美化居室和空间的作用,而且当友人或客户光临时,主人会将藏品的来历娓娓道来,在和社交圈分享艺术品魅力的同时,也引发了高雅的社交话题。

  人人都能买得起的艺术品走入寻常百姓家,艺术品及艺术衍生品已经达到了处处开花的地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给出独家解读。

  A

  消费级艺术品或成未来生活“宠儿”

  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提到“艺术”二字,都想用高雅、有内涵等词汇来形容。艺术是神圣的、高高在上的、普通人没法理解的。然而到了当代,艺术品华丽转身,变成一种可消费可收藏可升值的文化商品。尽管很多大师或者名家艺术品由于定价过高无法让普通大众接受,可是现在流行的艺术衍生品、文创产品等确实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已渐渐发生了变化。对于奢侈品的选择已经不是盲目的了,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消费主体在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开始考虑商品的其它附加值,如:符号价值、文化精神指向与形象特征等因素,这为“艺术消费品”提供了契机。

  近几年来,消费级艺术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艺术品市场进入深度调整也有关系。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呈现急剧下滑态势,市场进入去泡沫化阶段,水落石出,真正显现出国内艺术市场惨淡的真实现状。2015年国内艺术品市场进入寒冬,2015年书画市场释放量为144751件,成功交易48730件拍品,共创收11311亿元,同比下降33.05%,环比下降了23.36%。

  通常来说,人们购买艺术品只有三种目的:消费、收藏和投资。收藏和消费虽然同样出于兴趣和爱好,但收藏往往有“传世”意味,消费则更注重纯粹的精神愉悦。投资则是在购买一件作品的同时就已经做好了在涨价时随时转手的准备;收藏与消费看重的是艺术品的内在艺术价值,而投资者看重的是艺术品未来的市场价值。

  今年,艺术品市场出现触底回升的态势,书画艺术品市场从高端艺术品收藏独领风骚逐渐转向高端收藏与大众消费并行的局面。

  深圳藏家张女士明显感觉到这种风向的变化。“以前,很多藏家往往对艺术并不了解,买什么画凭的是感觉。但现在内行的藏家越来越多。他们往往有一个成系统的收藏谱系,或者对美术史某个阶段的某些重要画家了如指掌。买艺术品也不仅仅为了追求升值,而是要兼顾审美。”

  在艺术机构工作的宋小姐认为,在欧美、日韩甚至中国台湾等地,购买艺术品是日常文化、日常消费。“如今艺术品市场回归理性,艺术走进生活。真正艺术上的大众艺术品消费,应是针对所有具有购买力的、对艺术品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普通人。”

  B

  年轻收藏家成“主力”

  艺术品市场转向消费级也与收藏人群结构变化有很大关联。一家消费级艺术品画廊的负责人西蒙告诉记者,艺术品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往往接受了很好的美术教育,且拥有高收入工作。这群‘财富新贵’迅速崛起,在艺术品消费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艺术品‘年轻化’消费趋势明显。”

  在他的画廊中,记者看到,很多艺术品的价格都很亲民,画得也不错。有一些是新锐艺术家的作品,非常有个人特色。记者采访了一对在画廊准备买画的年轻夫妻。他们告诉记者,买画是为了挂在装修好的房子里。“像一些贵的艺术品买不起,一些仿画又觉得俗气,我们就来这里选一些既有装饰性又能有体现个人品位,价格也就大几千的作品。对画本身的收藏或者升值的兴趣不大,审美是第一位的。”

  艺术家陈俊宇认为,年轻一代的收藏家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往往接受过高等教育,对艺术史有所了解。再加上观念更加简单和开放,更偏向于个人审美情趣,喜欢购买与自己生活环境较近的、同时代年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现在年轻人购买力还有待提升,他们选择的还都只是一些低价位的艺术品。但是消费习惯的培养将会让这批青年消费者成为未来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并在累积一定财富后购买更高价位的艺术品,拉动整个艺术品市场。

  C

  “艺术消费”牵手奢侈品

  近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不断“缩水”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出现2%左右的下滑,市场规模降至约1130亿元。在过去一年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惨淡表现印证了一件事情:2014年1%的负增长并非一时失手,欧美大牌无往不利的好光景已成过去时。

  由此,奢侈品公司已经开始应对行业变化。不少奢侈品牌纷纷转战电商或是与艺术跨界合作。奢侈品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充满了俗世拜金的味道;而艺术品却被常认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然而,随着艺术自身形态与疆域的转变,观念先锋们开始打破时尚与艺术的界限。奢侈品牌也逐渐意识到艺术为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二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奢侈品行业从来不缺乏把产品当做艺术品来进行经营和销售的人。早年的Chanel“流动的艺术”展就是奢侈品牌与艺术的跨界产品。2013年“迪奥精神”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序幕,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在艺术越来越贴近生活的今天,艺术家为奢侈品牌进行创作设计也屡见不鲜,中国当代艺术家丁乙应邀为爱马仕设计名为“中国韵律”的丝巾;蔡国强与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合作“爆炸时装”;村上隆为路易威登设计全球知名、引发抢购的樱桃包,当代水墨艺术家蓝正辉和著名舞蹈演员黄豆豆合作《梦想之路》助阵宝马的产品开幕展。

  从事多年艺术活动的陈小姐认为,“艺术家与时尚合谋的商业行为, 尽管不同的合作各自有着不同的商业目的,但这股跨界潮流,给了普通人接触艺术的入门机会。”

  虽然我国的艺术市场尽管发展态势迅猛,一路高歌猛进,相比于西方发展充分成熟的艺术市场,购买人的整体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艺术消费概念的产生,一方面是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是艺术家们希望借艺术品让人人都懂“艺术”。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何妍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