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心随意走——郝世明的“新水墨”

2016-12-05 14:03:59 李国华

郝世明 《诗》 50×50厘米 绢本水墨 2015年

  “古为今用”是近年来大家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话题,但“古”究竟怎样为“今”用?迄今为止却并没有定论。在艺术领域,艺术家们遭遇同样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在传统绘画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艺术家,相比先锋艺术家们面对传统时可以采取的决然态度(同意或反对),他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进行抉择和转变都要显得困难与复杂得多。因为这不仅牵涉到教育与感情问题,更牵涉到知识结构转换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艺术家郝世明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完成的一个工作。

  这位生于山东的艺术家,经常被人们归类于“70后”水墨艺术群体,虽然他自己有点不太喜欢这个定义,认为这是把他局限为水墨画家。但传统绘画训练的背景和当下人们认知绘画的方式,使得他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定义,但也正因为他内心和在作品中显露出的挣扎,让他成为了水墨艺术从传统走向当代化过程中曲折萦回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一方面,内心渴望自由的他并不想被传统绘画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又是他难以割舍的。也因此,如何将“古”转换为“今”,如何将从传统文化中攫取的养料更为自由地在自己画面中呈现,并加入个人化的观念与绘画语言,是郝世明近来一直试图完成的目标。

  郝世明创作的书法系列作品或许正因此而诞生。书法,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与传统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因为这种艺术形式蕴含的一些独特魅力,诸如“书写性”,一直是众多无论传统还是当代艺术家都无法割舍的文化情结,“书写性”的魅力同样在郝世明的内心留下了痕迹。并且事实上,在创造属于自己专有的艺术图像之初,郝世明就使用了“抽象化”的书法线条作为自己画面中构成任何物体的基本元素,并且那些不规则又十分具有张力的线条,在构成不同物体的同时,自身也充满了情感。而也正是这些线条,一方面使得由它构造而成的物体呈现出了独特或异化的形象,另一方面,这样的线条也似乎解构了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形象。

  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文化发展的复杂性,使得文化人与艺术家生活在一种焦虑与渴望认知真相的心态下,又因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消失与对西方现代文化的不完全适应,我们的精神世界事实上时常处在一个分裂的状态。那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积淀,与曾经的文化荣耀,却时常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忧虑,使我们不得不透过平静的表面去观看,解构现实的事物,以期发现我们并不能轻易获得的现实。在运用这线条造物的同时,郝世明的内心也是迷茫的,因为纷乱的文化线索和复杂的现实,同样让他感到不适应。

  不过,近年来,郝世明的创作显得越来越为明确和自由。所以在书法系列作品中,“书写性”的感觉被大大加强了,而画面表达出的问题意识却开始显得不那么强烈。

  中国艺术在几千年时光的历练和沉淀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经验、心得与极为成熟的笔墨语言系统,也蕴涵了复杂的文化含义与精神修养。这在全球化进程深入、文化日益趋同的当下,无疑是一个宝贵的资源。而对于传统文化孜孜挖掘的郝世明显然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开始从图像表达回归到了更纯粹的文字本身,从表达问题转变到对传统艺术体验内部的追求。当然,画面中的文字同样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学,比如《千字文》《浣溪沙》等,他以双钩画法将一个个汉字不断叠加起来,画面反而形成了异化的图像感。当然这种感觉更加接近中国传统艺术中追求的境界,不过极其个人化的语言加入后,它又显得非常当代。正如艺术家所言,“既有自我的形式,亦有中国文化的味道。”这也或许是我们对过去将对当代和传统划分得过于“泾渭分明”的一种反思。

  当然,郝世明对“书写性”的追求并不是要回到古人的状态。只是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强烈兴趣的艺术家,他更愿意从“古”中变“今”。并且,他也不愿意用“古今”差别来束缚自己。他更愿意跟随自己内心去自由地行走,从而将不可阻挡的情感宣泄、表达出来。任何的对象不过是一个开始的藉口,自由的表达才是他内心最渴望的状态。

  (作者系当代艺术批评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