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东方水墨 世界情怀——王非的《脸》系列

2016-12-05 14:08:05 未知

王非 《脸》系列 69×89厘米 纸本水墨 2014年

  赵士林

  王非的新水墨新在哪里?新在水墨的解放。

  宋元水墨,不着华彩,是中国绘画史一大革命。一黑一白,就是一阴一阳,宇宙之道,朗然可观。但古典水墨,抒写文人士大夫情趣——一种十分个人化的情思理趣,社会批判、时代沉思和对人类处境的关注,隐晦而淡漠。既如青藤、八大的作品,或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冷眼向人,也都不过是个人际遇、家国情怀的激情宣泄,缺乏时代的厚度。

  近代以降,从徐蒋体系开始的新水墨,受西学东渐大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水墨技法有跨越式的革新,题材也有丰富的开拓,古老的笔情墨趣严肃、沉重起来,人间苦难出现于画家笔下。但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内涵尚停留于较浅层面。王非的新水墨,不仅让悠游天地、潇洒自然、寄情山水的水墨突然变脸,关注和再现人间苦难,更富于深度地审视世界,拷问时代。

  对王非的新水墨作品,不能用泼墨、渲染或任何技巧的精到和革新来解读。当我们跳出其娴熟技巧时,看到的是一幅幅惊诧的图景。在王非的笔下,那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水墨自然地幻化出的一张张面孔,承载着时代的重量,这重量来自于世纪之交的人类处境。

  当王非用水墨来展露世纪之交的人类处境时,水墨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从王非的《脸》,笔者想起世纪末蒙克的《呐喊》,那张表现主义的脸,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类的孤独惶恐和苦闷;以及达利的《内战的预感》,那张超现实主义的脸,极度痛苦、怪诞,背后是传统价值观的解体,是一个大时代的呻吟。

  而王非的新水墨所勾勒的脸,以东方笔墨的黑白的单纯,简洁、直白地展示了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人类处境。那些表情,流露出焦灼、惶恐、茫然、惊诧,那是大时代的小人物,还是小时代的大人物?为什么是这样一些表情?是什么样的情况,使人们产生出这样的表情?

  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轰炸、瞬息万变的世界,虚拟的红尘万种。网络的无所不在的笼罩,每个人都被裸露、被透明、被示众,置身于虚拟世界的莫名的恐惧、焦虑、无所适从。是全球化时代,零距离的紧张,直面而不亲近,如同电梯间里的敌视和对峙,冲突积蓄于一瞬间。是混合的时代,传统、现代、后现代纠结,农业、工业、后工业交错的时代景观,多元价值取向交织的生活洪流,令人们陷入空前的彷徨、苦闷和困惑。

  于是,有了那一张张诡异的表情,喜怒之间、哭笑之间、醒醉之间,无色彩的、黑白的表现更赤裸裸地暴露了人性的迷失、理性的困惑、紧张的思虑、愕然的对视。王非的作品在拷问这一切。

  笔者认为,王非的新水墨,新在视角,新在关注,新在不同的审美风貌,新在强烈的批判意识。它挣扎于抽象和具象之间,处处流露出东方式的悲悯、水墨的温情。

  环视我们这个时代,异化的力量渗透侵蚀一切,艺术产品的精神属性岌岌可危,谄媚化、恶俗化、低级化随处可见。在水墨领域,批量生产、流水作业比比皆是,古老水墨的真情真趣愈加显得珍贵。就在这水墨的末法时代,王非的新水墨异军突起,使中国水墨进入现代表现的行列,获得了世界身份。这就是王非新水墨的文化价值。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教授)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