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婺源古道走笔

2016-12-12 16:07:51 张禾

  张禾1965年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于北京,祖籍河北沧州。画家、书法家,兼擅人物、山水、花鸟。海军政治部美术创作员,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

  编者按

  通常意义上的“写生”,不外乎两种:或为练笔的课徒稿,或为创作的“备料”。而画家张禾的写生与创作的无缝对接,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尤其需要提炼、迁想与发现,以及过硬的创作能力,这是一个画家综合修养与能力的考验与汇总。对他来说,景物只是基本的写生“蓝本”,是“创作”的一个参照,变客观物象制约为绘画法则的制约,进而挖掘与延伸主观能动的表现。张禾非常重视并且做了大量的这种创作性的“写生”,并且多有体会。

  张禾:画看到的和没看到的

  时至深秋,在北方初雪,秋风瑟瑟之际,我带着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婺源写生团,一行50多位画家来到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婺源自古就归徽州管辖,所以其地貌、建筑、人文、饮食文化、方言都与现在皖南无异。特别是歙砚、徽墨都出自这里,徽州文化如今被江西拿走了一半。

  婺源的一些古村山青水秀,依古道而建。老宅随处可见,年久失修破败的很多,古道现已逐渐消失,细查还有些许印迹。正是这里的古朴、雅致千变万化的乡土气,吸引了众多画家来此写生。这里可画的东西很多:山、水、田、宅、巷、篱以及人,都可入画。随着人口增加年复一年的修建,村落中建筑的变化最多,组合起来也最有意思,在构成关系上可以与时代感对接,也能发挥多样的笔墨关系。

  我对学员说:“马头墙的特点,黑瓦白墙的聚散,对高的宽的都要加以人为的夸张,破旧木质结构中的线条、石墙、树木、篱巴都与白墙黑瓦有着天然的节奏关系,掌握取舍、搬运的能力,发挥笔墨中的丰富的表现技法。一张画如果没有‘势’就不要画,要学会造势。”

  我个人认为写生有三步:第一步,画眼前看到的;第二步,画360°看到的;第三步,画看到的和没有看到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到一个新的环境中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实际上是对物象的思考过程。没有详细的对物象的分析,对细节的考量,就没有写生,充其量只是照片。画看到的和没看到的,再到曾经看到过的,这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实际上就是创作。写生是对构图最好的锻炼,每每外出写生,同一构图不可能适用所有写生画面,所以画家还要具备多种手段和丰富的经验,要有强烈的构成意识,才会有千变万化的构图模式。

  这次婺源行还是有收获的,携40多幅写生作品,以及对徽派建筑写生的小感悟,驱车1200多公里回京。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