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达世奇:不要称自己是抽象画大师

2016-12-15 11:06:21 达世奇

  多年前我在澳洲看到艺术批发商向中国进口了大量行画,其中有不少抽象作品。经过几年的进步,抽象作品的质量明显比印象主义风景行画要好。因为没有签名,作品重复相同,估计是画工们临摹了他人的原创。在回香港时,我特意去深圳大芬村行画街探访,果然找到有我早年抽象作品的复制。我估计,行画商去西方各国在世艺术家的展览中搜索,有颜值好的作品拍照留底,回去后让农民画工复制。因为那时还没有流行互联网,在世画家许多作品卖出去却没有在公开媒体亮相,许多作品并不为人所知。

  后来在画商和农民画工甚至底层专业画家的努力下,抽象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超过了专业写实转向的画家。我曾经看到有些中国专业画家的抽象作品,实在话,还不及行画抽象的力度。

  这两年微信流行,画家交流天涯比邻。许多抽象作品新鲜出炉,展示了品质的飞速提高。与以往写实训练相比,画石膏像和人体素描,油画风景人物写生,三五年还不像个样子。可是抽象作品就不同了,脑洞一开信手拈来。原因是西方抽象绘画的发展周期完成,从儿童涂鸦到空白画布,从原始岩壁到科技光影,无所不可,包容量极大。现在室内室外的雕塑装置大流行,就是抽象绘画周期完成后艺术视觉新的承接和发展。

  为什么抽象画的进步会如此迅速?原因有三个:1.国外抽象艺术发展到了没有定式的阶段。中国画家起步晚,看到如此的自由,可以随手拿一块旧床单展示,观众批评不得,因为西方老师也有“床单”;2.绘画形式特殊,没有写实造型,只求爽快一笔到位。在大量练习下容易做到熟能生巧,好像当年齐白石画花鸟鱼虫小品,一出手百十张一样,焉有不熟练成精的;3.抽象画易于抄袭,将别人的抽象画反转掉头,原作一个方向,行画可以多出另外三个方向。因为原创在构图结构上已经奠定了基础。模仿中颜色的偏差,笔触的偏差,正好成为偏离原创的“自创”画面。

  我这样预测,只要各行各业的人们有兴趣,肯动手,抽象绘画将是中国的大众玩具,这对于整个民族视觉想象力的进化有益。尽管是滞后的学习,就好像徐悲鸿引进西方写实的经历一样,过程总是崎岖途中的必经之路。

  别认为自己是抽象大师,原因是跟随西方以前的艺术阶段走,开创式的革命精神没有了,只有学习进步的快慢,好坏都只是一个学生的成绩而已。

  抽象画有几个基本定式,有它们自然的来源,容易被画家捕捉:1.平均装饰。我称之为“床单式”。从一块空白画布到红色或绿色平面画布,从条子或点子平均装饰到任何花样的平均分布,都是“床单式”抽象。这样的作品在中国非常多,容易做,生活中常见,信手仿制放在画布上即可。2.平均一点聚焦式。这是比较传统的中国美学观念:万花丛中一点绿。在专业写实画家转入抽象中,这类作品较多。因为写实艺术有一个突出重点的观念,很容易在抽象追求中得到应用。3.泼墨涂鸦式。它与中国写意不谋而合。在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与涂鸦艺术的作品中,中国人看到了国画写意的趣味。因此,西画家将大画布放倒,泼几碗脏色,干了后挂在墙上。国画家也来劲了,长条宣纸,大笔一挥或者倒墨滴洒,之后签名盖章而成,皆可上墙观赏。4.在自然与城市建筑中,人们发现抽象景致多到不计其数。天上的白云,水中的倒影,大理石地砖,树皮上的斑纹,岩石的褶皱,雨中的玻璃窗和四溅的浪花等等,无所不在,画家可以取之不尽。5.结构抽象。这是比较专业性的艺术创造,起源于马蒂斯。大小块状与线条的黑白、深浅、色彩之间对比冲击与协调,画面上下左右的调度和安排,要费一些时间练习。这种画法比较专业,讲究技巧,对西方现代和当代艺术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行画抽象工作者经过大量的抄袭模仿,相信有些画工体验到这种形式结构的冲突与平衡,后期他们也可以自己创作。

  我反对抄袭模仿,并不是要遏制艺术爱好者的自由涂抹。在大众玩乐的情况下,什么是高品质的作品,会成为对艺术鉴赏的疑惑。

  问题又回到原点:为什么要画抽象?为了学习开放性视觉,感受抽象空间的美学规律,练习各种表现技巧,这只是表面形式的学习。就像你拉来模特坐着站着,或者看到野外风景,抓形调颜色,画个印象主义的人物或风景,这只是美院学生下乡深入“生活”写生的继续。从一个早期的写生艺术学习循环,发展到现在一个纯形式上抽象画学习的循环,都是学生的习作。

  抽象画已经完成了2D的周期,并不是说没有发展了。3D的加入,还有第二第三视觉的发展,都是抽象艺术的延伸。探索虽然是永无止尽的,但是视觉艺术不同于其他行业。“看”是一个特殊的经历,留下的记忆不是你自己可以主观拒绝的。艺术史的“倒置”使得抽象艺术简单到儿童涂鸦,这样就对艺术家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才能创作优秀的作品?回答是:抽象艺术与所有其他文艺种类一样,不是为形式而形式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深入认识,人性的深刻理解,前沿科学知识的掌握,把想法与感受的冲动画出来,细致而一丝不苟的认真表达。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本想写一对偷情的无耻男女,结果写成一对在社会悲剧中值得同情的恋人。这个例子告诉创作者,深入到主题的内部,跟着人性研究和自然研究的逻辑走向,不管是写实还是抽象,你的创作一定会走出人云亦云的不自觉模仿陷阱。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