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故宫文创出大招 来看看娘娘们的“服饰之美”
2016-12-21 09:04:23 未知
【编者按】这几年一直走亲民路线的故宫博物院,最近又放大招了!这回它跟一款换装小游戏——《奇迹暖暖》合作,开发皇宫换装系列游戏。《奇迹暖暖》一直受到很多女性玩家的欢迎,这得益于其精致考究的服装元素和少女心满满的游戏氛围。此次合作将以“清代皇后朝服”和“胤禛美人图”为首期合作主题,游戏要在17年年初才能公布!在玩游戏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游戏中将出现的服饰元素吧。
看最近发布的宣传海报,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故宫满满的少女之心了
【清代皇后朝服图:出席典礼的正式礼服】
首先是《清代皇后朝服图》。朝服是大清皇后出席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分为冬、夏两款,主要构成上是大致相同的,只是材质方面有些差异。下图以清乾隆《孝贤纯皇后朝服像》为例,说明皇后朝服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皇后朝服由朝冠、金约、耳饰、领约、东珠朝珠、两盘珊瑚朝珠、朝袍、朝卦、采帨、朝裙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每一部分的具体样式。
朝冠
首先是皇后头上戴的凤冠。《大清会典·冠服》中说:“皇太后、皇后冬朝冠,薰貂为之。顶三层,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后金翟一,翟尾垂珠,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条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而夏朝冠则“青绒为之,余制如冬朝冠。
大清皇后冬季朝冠
也就是说,朝冠正中的顶饰为三层凤顶,每层间以一等大东珠一颗。朝冠的朱纬上缀七只金凤,凤尾朝内,凤首朝外。冠后垂下的一块叫护领,材质和帽檐相同。护领末尾垂两条明黄绦带,绦带末尾缀青金石和珊瑚。
金约
金嵌青金石金约
朝冠下方额头上一圈蓝色、金色相间的装饰物就是金约。金约上的装饰为镂金祥云十三枚,中心嵌一颗东珠,用青金石间隔。《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金约镂金云十三,饰东珠各一,间以青金石,红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五行三就,共珍珠三百二十四,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二,每具饰东珠珍珠各八,末缀珊瑚。”
上图为清太宗《孝庄文皇后朝服像》。金约就在朝冠下方的位置。
耳饰
清代后妃着朝服时还要佩戴相应的耳饰,也就是耳环。《大清会典》中记载的:“皇太后、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
清乾隆《孝贤纯皇后朝服像》。皇后着朝服时要佩戴六枚耳坠,每边三枚。
领约
清代领约
接着说衣服上的装饰。套在领子外面叫做“领约”。《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中各贯珊瑚,末缀绿松石各二。”领约的形制和金约很像,但主要镶嵌的宝石不是青金石而是珊瑚。
清康熙《孝恭仁皇后朝服像》中的领约
朝珠
“朝珠”是衣服上更重要的一样饰物。皇后着朝服时所佩戴的朝珠共有三挂,《大清会典》中说:“皇太后、皇后朝服御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宝杂饰惟其宜,绦皆明黄色。”
清康熙《孝恭仁皇后朝服像》中的朝珠有三串。三挂朝珠的佩戴是这样的,东珠朝珠正挂于胸前,两串珊瑚朝珠从左右肩分别斜挂到肋下。
清.咸丰《孝钦显皇后朝服像》,画像中的朝珠也严格按照规定佩戴。
朝珠也大致确定着朝服妇女品级,清代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东珠朝珠及两串珊瑚朝珠。皇贵妃以下至妃可佩戴蜜珀一串、珊瑚两串,嫔以下至乡君佩戴珊瑚一串、蜜珀两串。
采帨
还有一样饰物是“彩帨”,这是垂戴于胸前的彩色绸带,上面绣各种吉祥纹饰。《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彩帨绿色。”
皇后朝服上的彩帨
但奇怪的是很多皇后的朝服像中彩帨的颜色并非是绿色,而是颜色多样,或许在礼制上对彩帨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
朝裙
说完了帽子和配饰,接下来我们看皇后朝服的组成。皇后的朝服要比皇帝朝服复杂得多了,光是衣服就有三层。最里面穿着的是朝裙,其次是朝袍,最外面的是朝卦。
最里面的是一条朝裙。《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夏朝裙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缘”是指朝服底下边缘的一圈很细的纹饰。朝裙形制只一种,夏朝裙用料为纱,“缘”的部分是“片金加海龙缘”;冬朝裙用缎,除了“片金”以外还要加上一圈貂皮制的缘。朝裙的形制原本为半身,用带子束在腰上,后来为了穿着方便,在上面加了一件无袖的褂子。
清顺治《孝康章皇后朝服像》(局部),画像上朝裙只有边缘可以被看到。
朝袍
在朝裙外面要穿上朝袍,朝袍包括袍子和披领两个部分。朝袍为明黄底上绣金龙、祥云,下摆为八宝和海水江崖纹饰,袖口为马蹄袖。披领则是披在肩部的一种装饰,也叫披肩领,上面通常也绣龙纹。
清.雍正《孝圣宪皇后朝服像》的朝袍和披领。朝袍缘的形制则和朝裙一制。
朝卦
在朝袍外面还要穿上一件朝褂。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朝褂,色用石青,片金缘。绣文前后立龙各二,中无襞积。下幅八宝平水。领后垂明黄绦,其饰珠宝惟宜,缎、纱、单、袷惟其时。”朝褂就像是加长的“马甲”,石青色底,前后各绣两条立龙,下摆和朝袍一样为八宝和海水江崖纹饰。因为朝褂不用貂皮,所以朝褂不分冬夏,只是根据季节或单层或双层。穿着时朝褂要套在朝袍的外面。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冬朝服褂
【胤禛美人图:清宫中的汉装仕女】
与《皇后朝服图》的雍容华贵和郑重其事不同,《胤禛美人图》展现出来的服饰则休闲和时尚得多。画中的女子服饰以日常穿着为主,发型和配饰也没有一定的规则和讲究。
《胤禛美人图》全十二图
《胤禛美人图——裘装对镜》
《胤禛美人图》中女子身着“背子”
《胤禛美人图》是雍正还在当阿哥的时候,由清初宫廷画家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这套美人图里的人物姿态端庄,面容娟秀,背景陈设极尽奢华富丽,一看便知非帝王之家莫属。不过当我们将目光移到画中人的服饰上,就会发现一个更让人惊讶的细节——她们身穿的一律是汉服!而且很明显的是明代妇女常穿的一种款式——背子。
《胤禛美人图——捻珠观猫》
这里我们插播一下背景,清朝人入关后虽然实行了很严格的剃发换装规范,但是都是针对男子的,所谓“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意思是男人要剃发换装,女人可以保留明代的服饰,男人要剃头换装,死了可以穿戴明代服饰下葬。这就是清代宫廷里这些画面上的女人都着汉装的原因,并不是画错了。
另外,美术史家巫鸿在《重屏》一书中分析道,“严厉的官方法令似乎只是刺激了法令制定者对其公开禁止的事物的私下兴趣”,“这种对汉族美人的异族情调及她们的女性世界的私下兴趣,直接导致了她们的形象在清代宫廷中的流行并被不断复制”。
《胤禛美人图——消夏赏蝶》
我们再看回《胤禛美人图》,图中的女子一般都穿着合领对襟宽袖的“背子”。这种款式的衣服最早出现于隋唐,流行于宋、元、明三朝,是男女同用的一种衣服款式。据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女用背子除了与男子背子一样可以作为常服外,“妇人的背子,又列入冠服之例”。
古代背子实物
明代背子
明代的背子多为合领或直领对襟的,衣长与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敞开,两边不用钮扣,有时以绳带系连,是女子的日常服装。一般情况下,贵族女子穿合领对襟大袖的款式,而平民女子则穿直领对襟小袖的款式。
《胤禛美人图——立持如意》
上图中的女子外罩浅月白色背子,其式为:直领,开身,平袖,袖长及腕,领、袖分别镶饰绿地彩色丝织花卉纹绦边。内着驼色素纺丝绸夹褂,其式为:圆立领,对襟,平袖,身长掩足,袖长遮手。
《胤禛美人图——持表对菊》
在上图中,画中的美人着暗花的天蓝色背子,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里面是一件鼠灰色的衬衣,头上戴罗帕。
《胤禛美人图——博古幽思》
《胤禛美人图——倚门观竹》
另外,《胤禛美人图》中女子的下衣以裙为主。裙子的颜色,较为浅淡。虽有纹式,但是并不突出。这也是明代背子的一个特点。
《胤禛美人图》中的发型和头饰
《胤禛美人图》中的发型和头饰也各有特色,很能反映明清时期的流行时尚。
《胤禛美人图——倚榻观雀》
此图中的发式属于结鬟式梳编法,即先把两侧及前额的头发拢结于头顶部,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汉代以前该种发式在贵妇中颇为流行,汉以后逐渐成为画中仙女们的发型。此图为垂鬟样中的“分髾髻”,它在成鬟后无须再用托柱支撑,而是使之自然下垂,并束结髾尾垂于肩上,因而亦称“燕尾”,多为未出阁的少女发式,再以众多的菊花编成花串绕髻而饰,显得俏丽活泼。
《胤禛美人图——烛下缝衣》
上图中女子的发式属于“回心髻”,为拧旋式的一种。由于其造型与覆盖着的钵盂相像,因此类似于钵盂头。其梳法是将头发分成薄厚均匀的数股,然后似拧麻花般地把它们拧在一起,盘结回心于前额,再插入簪子加以固定。明清时期,此种发型在贵族女子中倍加盛行。
《胤禛美人图——桐荫品茶》
上图中的女子发式亦名“回心髻”。与《烛下缝衣》中的“回心髻”不同的是,它是将发髻盘叠置于脑后,以便于在前额饰以“寿”字头箍。
头箍(抹额)
头箍也叫抹额,是妇女头饰的一种。是由宋代女性的“包头”发展而来,在明代比较流行。在《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章中,史太君,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贾宝玉等等都额头戴着抹额。
头箍(抹额)
最初以棕丝为原料,结成网状,罩在头上,避免发丝的散乱。明以后,改由纱或熟罗制作,其形制亦逐渐由宽变窄,成为系扎在额眉之上的一条窄带,因此又称“貂覆额”,俗称“头箍”、“勒子”。清代,头箍已得到各阶层女性的青睐。宫苑女子一般在其上镶金嵌玉为饰,平民女子则绣彩线加以点缀。据气候冷暖的不同,贵族女子讲究戴用不同的头箍。冬季,她们戴的头箍由貂鼠、水獭等的珍贵毛皮制成;夏季戴的头箍一般由纱做成。
《胤禛美人图——观书沉吟》
明代妇女喜欢包头,包头所用幅巾叫“额帕”,因妇女年龄不同而形状有所不同,故杂剧中老年妇女所戴的“塌头手帕”和年轻妇女所戴的“手帕”。上图中女子头上笼透明纱质地的包头。
《胤禛美人图——持表对菊》中女子包的是蓝色额帕。
《胤禛美人图——烘炉观雪》
从12幅美人图中的场景、服饰等变化不难看出它们是有四季之分的。比如上图女子头上戴着一顶貂皮帽,很明显是冬天的打扮。貂皮帽也被称作“卧兔儿”,因为戴在头顶就像一只伏卧的小兔。《金瓶梅》写冬装就提到:“大红缎子袄,青素绫披袄,纱绿绸裙,头上戴着鬏髻,貂鼠卧兔儿”。这种女帽戴起来显得雍容典雅,在明清两代上层妇女中非常流行。
《胤禛美人图——烘炉观雪》中的“卧兔儿”
“卧兔儿”
【结语】明清服饰的形式和内涵太丰富了,实在很难用一篇文章阐释,而故宫的新款游戏也只能呈现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过这种传统和流行文化的碰撞,也许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责任编辑:陈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