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展览“心跡”元典美术馆开幕 展现三位艺术家对艺术执著的心
2016-12-22 17:01:36 未知
12月21日,展览“心跡”在元典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蓝正辉、徐红明、杨黎明三位艺术家的新作,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21日。
策展人语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曾在舞台上说过:“我把心给了你们!”是的,舞台上歌唱家把心给了音乐,给了台下的观众。对于艺术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三个生于不同年代,成长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艺术家,因为对艺术执著的心与行为,走到了一起。自由心性的矛盾与冲突;敏感气质所致外部影响指向性接受;个体绘画的任意性决定视觉观念;黑白场域的因果循环。展览《心跡》因他们的心,因他们的艺术而诞生。
徐红明
不确定菱形长卷白灰,1999年-2000年,纸上油彩,475x94cm
不确定菱形长卷白灰(局部),1999年-2000年,纸上油彩,475x94cm
不确定菱形白灰,2016年7月,布面矿物岩彩,150x130cm
著名意大利策展人、批评家阿奇莱·博尼托·奥利曾撰文赞赏徐红明:设计性和偶然性同时交织在徐红明的作品里,平衡着艺术的完整性和简约、概要的现实缺陷性。艺术造成晕眩同时又造成认识,让人丧失感觉又通过总的来说颠覆一种单边和经济的交流符号下之社会沟通而使人成长。
杨黎明
Black 2008,300x500cm,2008,布面油画,500x300cm
Black 2008,300x500cm(局部),2008,布面油画,500x300cm
2009 No.1B 280X215CMx3 Oil on canvs,2009,布面油画,215x280cm
“杨黎明的作品里涵盖了巨大的信息量。”著名诗人、批评家欧阳江河评价杨黎明光的作品“光从里面渗出,当接触到自然光时画布是可反射的。这种组合创造出一种非常魔幻的效果;而后不同的视觉成为不同的现实。这种不确定性,使他的作品包含很多东西,包括他对于色彩的理解、灵性的隐喻、诗意和反诗意的东西、内部空间的无限漩涡、交汇、分歧,相互应证以及物质世界和非物质世界的相互吸引等等。”
蓝正辉
心源系列18,2016,宣纸水墨裱布,1080x366cm
心源系列18(局部),2016,宣纸水墨裱布,1080x366cm
相思 F234,2014,宣纸水墨,244x498.2cm
蓝的“体量水墨”(著名评论家刘骁纯说法)最终回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美国著名批评家罗伯特·摩根的说法)。中国传统写意画理论十分重视笔墨的表现性,却从来没有人论述过章法结构的表现性。实际上,布局是腔,笔墨是调;布局是势,笔墨是韵;布局是块面,笔墨是点线。从蓝正辉的画中可以看出,腔和调都具有表现性,而腔(章法结构)的表现性更为直接、更为强烈。
我们期待着这个展览,它将向我们展示中国新当代艺术的未来经典。
谷燕
2016年12月6日于北京
蓝正辉艺事感悟22则
1. 你有幸在这个乱局的场域之中,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好意思逃吗?盛世也有乱世的一面,机遇也存在风险,笑脸也有会哭的时候。没有一帆风顺,更多是逆水行舟,才有了这世事沧桑。
2. 好的视觉关系,有如好的人际关系,好的环境系统,好的社会秩序而具备人性。
3. 大自然生成的时候,有谁考虑吗?来不及考虑已经形成,或生米已成熟饭,不好吃倒了重来,寻求另一个程式的化学反应。
4. 唯有反对现有的固化的标准模式方可走出解脱。对审美对画面对艺术的诸标准,其实也在框定我,束缚我,符号化我。
5. 你的目标是疯掉,疯掉了就成了。结构奇幻。跨结构可能性,结构主题呈现,纯视觉。结构体能,悲情承载。做无法界定的艺术。
6. 书写从心,一次性的分量较重。描绘尊物,可反复改动追随。
7. 所有成就者都会遇到某种程度/方面的尴尬,不可避免,你得面对。场子就这么大,现实的艺术圈很有限。艺术道路却很宽广悠长。空间有限时间与影响力确实无限的,用图形来表示他就是一个夹长体。你在对空喊话吗?面对未来与虚无不实,这或是艺术圈特有的状态吗?你实取的不会多,贝多芬徐谓大家或为不顺潦倒,唯有影响力永存。
8. 哑巴水墨:不争不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呀学语有口难辨。
9. 泼者着急也。迫(泼)不及待是最好的解释。泼者的口气很大,肚量(度量)也嗨,有气吞山河之概,自我意识强烈,有极大的自我输出需求,浓烈的情感诉求,夸张的远离现实。他跑到现实可能之前,他想统合抱合控制眼前的一切。
展览现场
10. 空间三维凹凸:所有的努力都为获得各种色阶。色阶即纵深之考量,是笔的提按轻重之考量,是凹凸进退的指标,这些产生绘画性。深浅乃凹凸指标,纯度乃凹凸纵向绘画空间立体三维指标。合理与现实性,似曾相识这些容易在心中找到对应与合理的解释。空间最大的指标是各种黑白深浅。绘画性就是以描绘空间为最大己任,秩序来自空间与光线。
11. 平面二维:之前符号结构的考量,更多是平面性左右上下大小。也不尽然,进退与左右之间其实并没有巨大的鸿构,他们常常转变角色,互代互换。色相乃平面指标,平面更讲究元素的独立性,我与你的不同。抽象而唐突并置,对比理想化跳跃。工艺性就是学会安排这些跳动不安的诸元素。秩序来自构成理论与结构。
12. 选择:拯救世界,你无法改造,最好重起炉灶,最好再选择,最好放弃,挪位出走换台。之前的都成了学费,成了经历教训,成了前任,成了回忆。重新组合你有多少机缘机会时间。再选择是时间的切断有点残忍。作品的选择关系的选择。唯有多元可以应对,多脚不跌。方案不是唯一的。此时就有了对专一的质疑。
13. 亦杉说蓝作品有一种邀请感。由结构营造带来的接纳性。有吸引观者进入之力,有更多的入口考量。注重画面的舒适性与合理性存在。
14. 蓝乱劈柴中还有理性骨鲠,有更大的宽容度,不是单一的理性固守不二,相对较窄呆板。做有正气正宗正能量并有雕塑感的水墨。
15. 众时间点:它可以截断惰性。你到点要结束一个事情程序,你得赶工清场,就如在纽约租房子,空屋子一个,彻底搬走了断。
16. 构图,有笔墨的地方就有“江湖”。笔墨就是江湖。江湖就是关系。水墨仅凭一种色就能驰骋“江湖”
17. 艺术是滋养你的,潜移默化的养颜美容保持健康的东西。是滋补品是营养品是保持年轻的秘诀所在。好画是生命补品,看一眼补一次常看常补,不老秘诀。调心态端正气修杂念,轩逸生命。视觉价值带来视觉营养。有综合滋补作用。艺术绝不只是几张画,艺术不负担责任,她隔山喊话。艺术带给你的就是舒服舒适舒心舒坦。品牌也是品质也是。所有的好所有的美所有的善所有的精彩都在好艺术里,特别浓缩在精到的抽象艺术中。
18. 电影里在说这是求偶声,那里也是求偶声时,你是向下兼容还是向上兼容。你内心向往的或许是能使你心跳加快的前者。
19. 合伙添加何必分手孤单:有新伙伴添加呀,从来不想分折减持。大家族是和为贵,成名成家家丁兴旺。臭男人的本来面目。
20. 你问德国基弗的主题了吗,你问贝多芬的主题了吗,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被情感驱使来创作的。他们的痛他们的不适应他们的狂妄他们的流血他们的不被理解,通通构成他们创作伟大作品的原动力,通通构成他们不断出好作品的主题核心。浓烈情感驱使的呼唤,呐喊嚎叫,摧枯拉朽,他都疯了痛哭流涕。这就是他们要诉说的大部分内容。你问他在说什么?我怎么不明白你呢,我多次嚎哭,问到痛处就流泪,难道这就是你作品的全部?然后我就用我全部的心智才情去理清我面对的画面,摆正他们的关系,这时我找到了结构语言的出口,和对结构的无限依赖。这打通了内容与形式媾和的完整转换通道,我在做什么说什么你还不明白,原发于情感流浪后专业的专业者。
21. 我的不断进出逃离的经历,完整的看就是我所有想说的内容。观念家们失望了吧?你是哪个体系的思维方式?指标错位概念无法对应。我不caer这些。
22. 大师就是能够创造一个不可忽略的世界来与当下的世界抗衡,基弗是蓝也是。思维发散的毫不相干,作品为人风格类别无法界定,这就是我吗?
黑之眩晕:杨黎明绘画的诗意书写
夏可君
艺术的魅力在于如何让不可见显现时还保持为不可见的,但如果有着中国式抽象,那是加入诗意的掩映,加入书写的笔触,还有着文字间架的构造方式。
展览现场
一方面,接续西方视觉黑色绘画的崇高与视觉的强大冲击力,杨黎明画出了带有眩晕感的大幅黑色与红色抽象系列,即以暗色线条书写出格子一般巨幅二维平面,但上面隐约突显出凸凹以及不同厚度的黑点(即斑点),在二维平面上建构起眩晕的空间,这个空间似乎是西方诗学中那个会歌唱的诗人奥尔弗斯在地狱中回眸妻子的凝视,让凝视的盲点本身突显出来。在黑色的表面上,其实这个凸凹起伏的眩晕空间(syncope spacing)并不存在,只有通过某种角度,在某种光线下,这个内在深渊的空间才被打开。这个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空间打开了虚无的幻视经验。抽象绘画只有面对此空无,并且塑造出眩晕的形式,让形式保持眩晕,才可能不进入具象,这是新的幻像的生成。杨黎明自觉转换了传统的书写性用笔——下笔如有凸凹之形,借用中国水墨之二维平面的丘壑经营,打破西方镜面看视的对称性,使之进入黑暗的凝视,让画面本身在眩晕中,打开一个新的深度错觉,借助于色点的厚薄以及位置变化,打开了一个幻化的空间,那是对丘壑静态空虚空间与山势旋转空间之间张力的创造性转换。
展览现场
但同时,杨黎明以硕大的黑色模糊了这眩晕,这种在幻化中消解幻化的方式,来自于对黑色的反复涂抹,杨黎明使黑色发出了诗意的声音,尤其是当他结合流淌的线条与带来眩晕的色点,一种新的点线面的建构,带有书写性的所有偶发与流动,无疑打开了抽象自然主义的诗性空间。
展览现场
徐红明自述
我一直用绘画探索与抚慰着丰富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不管是“空性几何抽象”还是“非云非雾非气”,都是内心的两种冲突的平衡统一,两股强大的力量在对立抵消中融合,化解了各种情绪与思考,不管是冲动的还是理性的,凝聚成最基本的单纯。万物生生不息的循环中,一切都如同轻盈洒落的的尘埃,又如水润万物般的慢慢渗透,有无数不确定因素又有某种规律,空心的几何菱形也是不确定变动中可伸可展的融合,无限中没有尽头,在变动不可控的世界里,我只能调整内心,随着时间流逝,一次次反反复复循环中平抚内心,“喜悦与痛苦,固执与徘徊,坚定与游离、理性与冲动,有时候各种情绪并存----”
2016.11.17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