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刘国祥——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的历程、前景及社会意义(一)

2017-01-05 08:53:49 叶旭栋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刘国祥——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的历程、前景及社会意义(二)

【雅昌讲堂】刘国祥——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的历程、前景及社会意义(三)

  10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研究员在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作题为“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的历程、前景及社会意义”的主题讲座,介绍我国公共考古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讲座现场

  刘国祥首先以公共考古的定义来引出公共考古的发展历程。公共考古(Public Archaeology)也称为“公众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简单讲就是考古的大众化,核心思想是向考古相关者进行交流与解释。它主要研究考古研究与公共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

  相关启蒙书籍

  “公共考古”概念第一次出现于Charles R. McGimsey于1972年出版的同名书籍之中(右一)

  公共考古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最早于上世纪60、7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美国有些大学已经开设了公共考古本科及硕士研究层面的课程。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公共考古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出版科普图书、杂志和刊物,针对学校的考古教育,展览、讲座以及电视、广播节目,开辟考古教育网站,开办考古田野学校、田野夏令营,“国家考古日”、“考古周”或“考古月”等公众开放日活动,志愿者项目等。英国的公共考古在强调传播准确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视展示方式多样以及将文化遗产的意义作为社会使命传递给公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各类出土文物标本数之不尽,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体系基本确立,充分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开展公共考古活动,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识,对于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迫在眉睫。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8年10月成立公共考古中心,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公共考古事业。

  目前我国开展的公共考古活动主要有以下类型:

  1. 组织公众代表参观考古发掘现场或走进博物馆

  2. 联合电视台或影视公司拍摄文物考古类专题片

  3. 策划、组织面向公众的考古论坛或专题讲座,介绍考古新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

  4. 组织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

  5. 策划、组织面向公众的考古文博展览

  6. 媒体报道宣传

  7. 新媒体应用

  8. 组织开展公共考古系列活动

  “一把手铲 梦回西汉”公共考古活动

  审视目前的公共考古发展状况,这一领域主要呈现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从偶发性(甚至有时会带有一定表演性)向常态化发展,二是从不固定状态逐渐向制度化发展,三是公共考古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四是关注考古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推进中国公共考古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前景广阔,意义深远。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并延续至今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以研究中华文明为己任的中国考古学应当在世界上取得应有的地位。中国的公共考古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国际,要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提高我国的国际性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叶旭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