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城建设下的宋庄期许

2017-01-23 10:38:36 梁腾

  宋庄,对于艺术圈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个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乡镇,因为20多年前一批自由艺术家的迁徙而至,开始了它的命运转折。这里除了聚集着大量艺术从业者,美术馆、画廊等机构,甚至在2016年末,一个以梳理宋庄艺术历史为主的“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悄然成立,这个小镇沉积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史可见一斑。

  如今,宋庄虽然仍汇聚着大批外来艺术家,但近些年却鲜于成为焦点,生存和文化环境相对平静稳定,波澜不惊。近两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受到广泛关注,而进入2017年,这一进程更将加速。在统一规划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曾经因房产纠纷、外来人口等各种遗留问题引起关注的宋庄,无疑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宋庄的现状如何?它又将如何借机实现提升?新的政策预期下,艺术家们又有何打算?2017年新年伊始,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尚且平静的宋庄。

  从物资匮乏到完善基础设施

  时至今日,宋庄艺术区早已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聚集地而存在,而是一个具备了画家工作室、画廊聚集区以及汇集相关文化产业的多功能艺术区。它具备多种可能的象征性符号,其多样共生的艺术生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因素将不同的成分连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样互动链条。宋庄小堡村委会委员李学来对宋庄业已取得的成绩了然于胸,他对记者说:“宋庄通过20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可以说基本完成由农业、种植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现如今文化机构在300家至400家。”宋庄一家名为素时代传统文化生活馆的综合性机构便是众多文化机构之一,其中包含一个美术馆,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艺术家,美术馆馆长郑峰说:“宋庄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地,由此,与艺术相关的产业在宋庄也逐渐丰富起来,比如说画材店、装裱店、国画文房用品、高考美术培训等都顺势而起。”

  的确,走在宋庄小堡村的主街上,看到最多的除了餐饮店外就是各种画材店与装裱店。文房艺术珍赏社的刘秩经营传统画材行业多年,他回忆:“与以往不同,5年前到宋庄考察时做当代艺术的人非常多,文房四宝并无用武之地,小堡主街只有零星的几家文房店。随着客观条件成熟,2014年初再次考察后,我决定把小店开到了宋庄小堡。”他对记者说,“如今大量艺术机构和传统书画家的进驻,对于文房行业来说,在宋庄可以直接面对他们,第一时间得到用户体验资料。而且近几年‘80后’‘90后’画家在宋庄也逐渐崭露头角。”

  温文是宋庄好艺术美术培训学校的校长,他也告诉记者,开办的学校之所以选择在宋庄,除了硬件建设等经济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良好的艺术氛围。在整个宋庄的生活圈子里,布满了艺术领域的各个分支,生活在其间,会感觉到每时每刻都在艺术的包围中。对于宋庄如今的建设,他感叹:“从最初先锋艺术家自发式的迁徙,到今天成规模的建设,宋庄早已‘旧貌换新颜’。最早有艺术家进驻宋庄的时候,这里的很多路都还没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很差,环境也很不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很强大、物质很空虚,外表和内核是分裂、割离的。现在再看看,宋庄已经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小镇,街道整洁,基础设施完备,让每一个到这来的人都能获得从精神到物质的满足。”较早在此落脚的温文对于今天的宋庄颇为满意,这和一些质疑宋庄精神是否没落的声音形成十分现实的对比。

  发展的同时希望减少人为干预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无疑带动了通州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很多地方是先有物质条件,再带动精神文化建设,但宋庄刚好反了过来,它是用艺术的力量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温文认为,“艺术是阳春白雪,但也离不开真实的生活,艺术从业者的需求促进了这个园区的发展,北京市政府迁到通州,有利于宋庄生态产业链的完备提升,一定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同样,李学来感到应借助这次机会再次进行宋庄的产业升级,即由文化产业转向由文化创意为依托的旅游业。他介绍道:“宋庄有110多万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地势开阔,土地整合和开发建设的空间都很广阔,除湿地公园、农场外,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产业,将旅游业更好地带入宋庄,也能够让艺术家的作品、衍生品、旅游纪念品等得到更好的流通。”

  在文化艺术行业工作的曾欣是2014年随荣宝斋画院从通州梨园搬迁至宋庄的。她平时从事艺术创作,在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训全国各地来学习的书画家。她的感觉是:“在宋庄衣食住行都很方便,可以接触到各类画家及艺术机构,与同道好友在这个地方相识并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生活起来较市里要安静一些,但由于通州区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这种安静,喧嚣随之而至。”而在宋庄纳入政府文化产业规划这项举措上,曾欣希望政府对宋庄自由的艺术氛围有所保留,不过分人为干预或改变,她解释说:“因为艺术家的行为方式比一般行业更具个性化,希望宋庄能少受浮躁的、表面的一些东西影响,建设上当然可以更加有规划性,但也要用恰当的方式留住宋庄从事艺术行业的人们。”

  “80后”倪彤从毕业后一直在书画院、艺术机构从事书画经纪、策展类工作,2014年经朋友介绍在艺术东区买了房,如今有些担忧:“近年来随着宋庄艺术家的增多,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宋庄的房地产在这几年发展得也很快,虽然没有大的房地产商入驻,但房子还是一栋一栋建起来了。当知道北京市政府将要搬迁至通州,宋庄的房源也随之紧张起来,房价不断上涨,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小小的村子也会出现堵车的现象,宋庄有不少是画家自己建的房子,没有统一规划,现在被纳入政府文化产业规划中,不知道政府对于以前的这些房子怎么处理,艺术家的自建房在规划中能不能得到认可,这些都是未知的,随着建设的快速推进,宋庄是否还适合艺术家居住和生活确实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有艺术才有宋庄

  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宋庄艺术区的发展不断面临着“发展”与“纠结”的困境,李学来曾感触尤深,他分析道:“一方面,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众多艺术家冲着宋庄艺术区小堡画家村的名声陆续向宋庄集聚;另一方面,满怀豪情的艺术家们对宋庄目前的政策环境、管理机制、艺术氛围等感到困惑而纷纷离散。一方面,宋庄和市、区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创建‘宋庄艺术特区’系列品牌;另一方面,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使很多艺术产业投资者找不到投资的机会,很多来宋庄的艺术家租不到工作室,进来的艺术家们发现,自己似乎陷进了一个不小的文化焦虑圈。一方面,政府和小堡村积极扶持宋庄艺术聚集区的发展,给宋庄成立了许多管理机构,也时常拿出财政款项帮助宋庄开展类似艺术节之类的各种活动,并且投巨资建造了中国艺术品交易服务中心、宋庄美术馆等大型公共服务平台;而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于当代艺术特征的理解以及宋庄作为艺术特区的核心要素认知同艺术家们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如,艺术家孟凡书就反对各种资本的“豪华介入”,因为这样一来,艺术家会因生活成本的提高,而不得不搬离宋庄,去寻找更廉价的地方居住,如此发展下去,宋庄将失去原本的艺术孵化和培育功能。但就目前来说,宋庄现在的社会生态基本是围绕着艺术家自然地发展着,而政府也在基础建设上努力服务着艺术生态发展的需要,为艺术家们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他希望有更多有影响的艺术机构落户宋庄。宋庄受到商业建设的影响虽然不可避免,但他们都希望宋庄能一直保持最初的气质,艺术才是宋庄的灵魂,如果没有艺术,宋庄不会是今天的宋庄。

  龚晓燕是宋庄园味艺术餐厅老板,她第一次到宋庄就喜欢上了这里浓烈的艺术氛围,如今,这家餐厅在宋庄已是小有名气的艺术餐厅。对宋庄已经建立了深厚感情的龚晓燕说:“宋庄未来会是新市区的一部分,从规划和建设上肯定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觉10年内我们也将见到一个更大的宋庄,基础设施更完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成为一个新的商业圈。这对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大趋势,该来的会来,该有的会有。但是,当宋庄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我依旧会怀念原来的那个充满生命力的‘宋庄’。”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