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春专题二】当代艺术中的“鸡”形象转换 “五德”被消解

2017-01-29 08:20:09 未知

  【编者按】因为“鸡”的发音与“吉”字相近,因此鸡的形象常被兆示吉庆,在艺术圈也颇受欢迎。鸡不仅是古代文人寄托信仰的动物,也成为当代艺术家思想表达的出口之一。不同的是,在传统题材中,被称为“德禽”的鸡因有“五德”被赋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在当代艺术作品中,鸡所属的文化内涵被逐渐消解,无意义和消解成为它唯一的意义。

  【新春专题一】开门大“鸡”,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鸡”形象

  【再创作:时代变了 背景变了】

大公鸡脚下踩着农村拆迁后留下的石头,背景是城市化的场面

  提到当代创作中的鸡形象,吕胜中的《大公鸡》总是被提及。吕胜中的《大公鸡》源于年画家杨馥如的一张旧作。

  1960年春节,吕胜中在邻居家见到了这幅画,大公鸡站在一块石头上,背景是农村机械化耕作的田园远山,表达了那个时代里中国乡村的理想境界。这成为吕胜中小时候很喜欢的一张年画,大公鸡形象是艺术家童年记忆里的重要文化符号。2003年,他凭借记忆在网上旧书店重新找到了这张年画旧作以为收藏,并在2015年进行了再创作。在新作中,吕胜中以超写实的表现方式精细绘就大公鸡,大公鸡脚下踩着农村拆迁后留下的石头,背景是城市化的场面。

  在吕胜中看来,《大公鸡》年画是连接“上世纪”与现代的作品,它目睹了时代的变迁。和之前的小年画挂在一起,“大公鸡站在那个地方就目睹这一切,而我则记录下了这种转型”。

《丁酉年》特种邮票票样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韩美林就曾创作过各种样态的“百鸡图”。在今年公开发行的鸡年邮票,艺术家韩美林以饱满的色彩和国画的笔墨描绘了幸福美满的生肖鸡一家:一幅是昂首阔步的雄鸡,取名“意气风发”;另一幅是呵护着小鸡的鸡妈妈,取名“丁酉大吉”。30年后再创作,他没有固守传统的鸡形象,而是尝试不同色彩与造型设计。他大胆运用中国民间配色进行设计和创作,以线为主,笔下的鸡形象饱满,色彩艳丽,精神抖擞。

邬建安《金鸡迎春》艺术橱窗及灯箱装置作品

  艺术家邬建安近日受邀为法国巴黎老佛爷创作的农历鸡年主题艺术作品中,光明灿烂的 “昴日星官”成为了主体形象,而在“昴日星官”前面,悬挂了上百个由黄铜精致镂刻而成的上古神祗,邬建安特别采用了双向旋转电机技术,让这些黄铜镂刻的“上古神仙”在“昴日星官”面前缓慢旋转,有如众神跳起了古老的舞蹈,展现出一幕雄鸡与上古神话人物对话的神奇故事。

  【拟人化:走向去场景化】

杨振中,《全家福 3-特别版》,摄影,120cm×120cm,1995

  鸡的形象也出现在当代摄影中。60后上海艺术家杨振中以公鸡、母鸡及小鸡的不同组合描述了中国传统婚姻、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以及大家庭的全家福照片,该作品首次展览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新柏林艺术协会”。

  “用了小鸡或者其他动物的形象并不意味着我对哪个动物更感那兴趣,因为思考的还是人的问题。摄影《全家福》是95年的作品,我尝试利用电脑合成技术以小鸡的形象模拟人类家族的各种形态,当时只是觉得小鸡的形象很好玩,不太经意地做了这个作品。”

922颗米,录像,07:59

  除了全家福,杨振中在3年后因受其他艺术家作品启发想到了另一个与鸡有关的艺术方案:让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吃地上的一摊米,拍摄下来后在剪辑时依据鸡点头的次数来计算米的数量,于是就有了录像短片《922颗米》。“当动物进食如小鸡在吃米时,它是不会去数到底吃了多少米,它只知道填饱肚子,这是一种本能。但人会考虑这种事情,他会考虑我今天吃了多少饭、多少荤的、多少素的,吸收了多少营养、多少卡路里热量。这的确是人的优越性,但同时也是人的麻烦。这两件作品唯一的相通点就是荒诞感,尤其是《922颗米》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统计欲望。”

 

2006年 段建宇 积累—广东快车下一站 展览现场 

  拟人化手法在当代艺术作品中并不少见。在70后艺术家段建宇带着他的“艺术鸡”系列作品中,出现在各类美术史经典之作的场景中。“艺术鸡”系列是段建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其后的“姐姐”系列共同构成了段建宇个人成熟风格的一大标识。在2002年韩国光州双年展首次露面后,2003年“艺术鸡”又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一群鸡在威尼斯双年展军火库展区自由散步,让人又惊又喜又忍俊不禁。

段建宇  《姐姐系列No.2 》布面油画  2004

段建宇《早上好 5》  布面油画  2006

段建宇 《艺术女神刚刚醒来3》 布面油画 2011 

  延续了80年代以来的激情表现主义及象征图式,在早期的“艺术鸡”系列中,段建宇总是会将这一形象预设在各类美术史经典之作的场景中,其拟化与嘲讽的手法以及虚构化的空间又带有了某种诙谐且反省的批判意识。在她看来,鸡是特别生活化的东西,它到处乱跑、到处拉屎。“因为当时的艺术环境也很崇尚高雅,而我觉得鸡可以到处跑,可以把它放在一些大家认为很经典的环境里去。

2003年作 艺术鸡 (一组共十件) 压克力 玻璃纤维 雕塑

  后来,段建宇的艺术鸡走下画布:他将鸡做成玻璃纤维雕塑,然后一只只亲手绘制,每只鸡均独一无二。相比早期系列,雕塑“艺术鸡”延续了以往拟人化的手法,但俨然早已去除了场景化的编造,转为专注于物象本身的存在。在这当中,甚至没有了固定化的情节叙事及明确的主题。

  【借“鸡”发挥:挑战人的麻木】

  在当代艺术作品中,鸡的形象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只是它的“五德”意义逐渐被消解。

没有人在乎  装置 综合材质尺寸可变 2015

  艺术家黎薇在红砖美术馆呈现的作品《没有人在乎》由三部分组成:充斥着莫名其妙死去的小鸡房间,满窗绿豆蝇的脏兮兮的卧室,摆满令人垂涎欲滴的鸡肉盛宴房间。窗外的绿豆蝇们与屋内小鸡尸体形成了死亡生态链,让人毛骨悚然。实际上,展览开幕式也是展出作品完成的一个步骤。艺术家通过展览现场的冷餐会,完成了互动行为影像的拍摄,“一切都是那么没有人在乎”。

  与大部分人通过旁观感受和思索表现死亡恐惧相比,黎薇选择了抽丝剥茧地呈现了真实的残酷: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各种死亡现场,以至于毫不在乎。黎薇表示,这件作品,不带有任何情绪,也不带有任何指向,它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掠影,甚至连结果都不是。

 

厉槟源,《遛鸡》,行为,2013

  行为作品《遛鸡》也是厉槟源引起广泛关注的作品之一。裸奔事件之后,4月底正值H7N9禽流感严重的时期。厉槟源却拿绳子拴着一只鸡,悠闲地溜达在望京商业中心附近。“那时草木皆兵,似乎整个北京市都见不着一只活鸡了,我就想找一只作为特殊时期的纪念。专门在河北农村买的,很漂亮的鸡,但因为打鸣影响休息,遛完不久就杀了。”回想起当时情景,行人像躲瘟疫一样躲避他。“遛鸡,跟我们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艺术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挑战人的麻木。”

撞 JI,Hit(chicken),装置(叫惨鸡,菜墩,推杆电机)

  童昆鸟2013年创作的装置作品《撞ji》令人有些诧异,以特定的速度和频率,用一根锥体物连接着按压即发声的玩具鸡,以及一台往复式伸缩电机形成一个奇异的组合。形象极其逼真的玩具鸡在有节奏的尖锐按压中发出沙哑有韵律的鸣叫。

  因童昆鸟在长沙长大,评论家将作品与长沙的臭豆腐相比较:“同样具有挑战性和最终给予人满足感。”这也许就是当代艺术的最终目的,它并不是让人感到美和舒适,而是一种强烈的能量。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