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画风探源

2017-02-13 17:04:17 魏百让

  二〇一五年米兰世博会的吉祥物Foody(富迪)是一个由十一种水果组合成的可爱卡通形象,其灵感来自于四百年前的意大利艺术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GiuseppeArcimboldo,1527—1593)。阿尔钦博托的作品不止一次被当代艺术家重新运用在创作中,他的艺术语言也时常被模仿,在插图、标志、摄影、广告、雕塑和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他作品的痕迹。例如二〇〇八年动画电影《浪漫鼠德佩罗》中“汤精灵”的形象就受到了他的启发。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早年在伦巴第地区为教堂设计彩色玻璃窗和挂毯,一五六二年北上跨越阿尔卑斯山,来到维也纳,成为哈布斯堡皇室的宫廷画家。他的传统绘画并不引人注目,但独创了“组合肖像”,凭此成为众人瞩目的艺术家,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种肖像的特点是用水果、花草、鱼类、鸟类等各种生物,甚至书籍、铁器等物品来堆砌人物,奇特的组合使作品极具吸引力。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些作品也同样令人啧啧称奇,以至当代艺术家多以他的创作为灵感来源,延续他的“组合”方式。

  那么,阿尔钦博托作品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独特的艺术语言—“组合肖像”

  不同于传统肖像画对人物有血有肉的写实表现,阿尔钦博托用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生物或物体拼合成人物的头像,比如在《秋》这幅作品中,葡萄组成了头发,蘑菇代表着耳朵,南瓜是帽子……而画面中所有的物体,又离不开“秋”这个主题。

意大利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威耳廷努斯 56cmx68cm 1590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一五六二至一五六三年期间,阿尔钦博托创作了多个系列的“组合肖像”,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系列是“四季”与“四元素”,他曾多次重新绘制这两个系列。

  虽然在历史上有不少“马赛克式”的拼合艺术,比如庞贝的壁画、拜占庭的镶嵌画以及中世纪手稿中的很多插图,但这些作品与阿尔钦博托“组合肖像”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组合肖像”这种艺术语言应是阿尔钦博托的原创,在他还在世时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模仿他的艺术语言,这在他的朋友、文艺评论家柯曼尼尼(G.P.Comanini,1550—1608)的记录中可以找到,当时很多画室也会盗用阿尔钦博托的绘画方式。阿尔钦博托去世后,模仿他的创作和赝品与日俱增。

  二、精确写实的细节

  乍看之下,阿尔钦博托的作品怪诞又充满幻想,很少有人会把它们与写实联系起来。但深入观察细节后,你会惊叹于艺术家对各种自然物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刻画,这既归功于阿尔钦博托极高的艺术天赋,也离不开他对自然长期深入的观察。据史料记载,阿尔钦博托在创作每幅组合肖像之前,都会进行大量的自然写生,有时写生能达到数本之多。随后再根据他的构思,将前期的写生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肖像。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阿尔钦博托的“组合肖像”更适合被理解为静物画,而不是人物画。无独有偶,阿尔钦博托本人在静物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意大利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火 51cm×66.5cm 1566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三、多层次的象征意义

  阿尔钦博托“组合肖像”中的象征意义是多层次的。以他最著名的《威耳廷努斯》为例,画中的形象是威耳廷努斯,即罗马的四季之神,掌管自然和生命的交替,然而人物的面部特征来自鲁道夫二世(RudolfII,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时间为一五五二至一六一二年),因此这既是威耳廷努斯也是鲁道夫二世的肖像画。人物由生长于不同季节的水果和花朵组合而成,象征着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呼应着四季之神这一主题。因相貌特征来自鲁道夫二世,所以四季之神也可以被认为是鲁道夫二世本人,四季平衡与和谐的象征,对应为在鲁道夫二世统治下,罗马帝国的安定与繁荣;四季之神对自然的掌管,象征着鲁道夫二世的皇权和威严。除了上述几个层次的象征之外,以个体的人代表四季也暗示了新柏拉图主义中宏观与微观的(Macrocosm/Microcosm)理论。

  多层次的象征性是阿尔钦博托“组合肖像”的特征,也是他作品最独特的地方,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观众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解读。

意大利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四季 447cm×604cm 1590 美国国家博物馆藏

  虽然阿尔钦博托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但长期以来,国内关于他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原因有二:首先阿尔钦博托的风格使他很难被归于某种流派。十六世纪中叶,在阿尔钦博托的艺术成熟期,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巅峰期和矫饰主义的萌芽期,他的艺术风格与这两种主流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很容易被研究者“错过”。二是在国内西方美术史的研究中,较多关注地中海区域及低地国家,至于中欧(除德国外)和其他区域,关注度较低,尤其是对十六、十七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利中心—维也纳和布拉格的艺术史研究存在较多缺失。阿尔钦博托的故乡虽是米兰,但他长期服务于哈布斯堡皇室,主要活跃在维也纳和布拉格,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也完成于此,所以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意大利画家。

  阿尔钦博托绘画的独特性决定了他在艺术史中的重要性,他在主流审美和流行风格之外,开辟了新的艺术语言,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既有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绘画要求的写实功力,又有开创性的思考,通过加深对他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看待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四、阿尔钦博托的“选择”

  那么,阿尔钦博托为什么会选择在艺术发展的主流之外特立独行呢?从他的绘画生涯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伦巴第艺术的自然主义传统

  阿尔钦博托出生于米兰,早期主要活动在伦巴第地区,从事着为教堂设计挂毯、器具以及花窗的工作。虽然阿尔钦博托的“组合肖像”并非是他伦巴第时期的创作,但伦巴第艺术长久以来的自然主义因素显然影响了他。自然主义是伦巴第艺术的特征,可以追溯到吉瓦尼诺·德·格拉西(Giovanninode’Grassi,生卒年不详)等国际哥特艺术家的自然写生传统。“组合肖像”中栩栩如生的各种动植物,无疑流露出自然主义的艺术取向。

  阿尔钦博托在早期作品中表现出对描绘动植物的强烈兴趣。比如他在为蒙扎大教堂和科莫大教堂设计的挂毯中,用精细描绘的瓜果和花朵组成了边框;在为米兰大教堂设计的花窗里,天使的头部也都围绕着花环。他在蒙扎大教堂创作过一幅壁画《耶西之树》,画面中的柑橘类水果,出奇地精细,“组合肖像”《冬》中,也出现了这种水果。

意大利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春 50.8cm×67cm 1563 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藏

  除了伦巴第的自然主义之外,达·芬奇式的自然主义也影响了阿尔钦博托。

  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达·芬奇生活在米兰,对伦巴第地区的艺术和艺术圈的影响非凡。阿尔钦博托虽没有见过达·芬奇,但在伦巴第地区,通过达·芬奇的学生和门徒保留下的手稿,间接地受到了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还体现在对艺术家的认识上。

  达·芬奇提出的“全能画家”(UniversalPainter)概念在米兰地区非常流行,这个概念是指一位好的艺术家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对自然的兴趣和研究)、丰富的想象和多种的技能。前两个特征我们很容易就能从阿尔钦博托的作品中识别出来,第三点也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上得到印证—在为哈布斯堡皇室服务期间,除了绘画之外,他还参与到水利工程、密码设计、机械设计、节日庆典、音乐研究、乐器设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他拥有惊人而多样的技能,这与达·芬奇何其相似,以至有学者称他为“哈布斯堡的达·芬奇”。

  ⒉哈布斯堡的人文主义文化氛围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多数贵族宫廷一样,哈布斯堡宫廷的统治者也积极推崇和赞助艺术和文化。在马克西米连二世以及鲁道夫二世统治时期,维也纳和布拉格作为帝国的权力中心,汇聚了一批饱学之士,这些人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和学术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主义文化圈。阿尔钦博托和这个文化圈不但关系密切,也是圈中之人。

  乍看之下,阿尔钦博托的作品充满了幻想、荒诞、怪异、游戏的因素,但这不代表他的作品没有深层的内涵,也不能否定其中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我们把阿尔钦博托置于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中进行解读时,可以发现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人文主义学者,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相似,也是一位全才。他在自然、诗歌、人文主义、哲学和文学等方面皆有造诣,并把它们有效地运用到创作中。

  柯曼尼尼把阿尔钦博托称为“博学家”(UomoUniversale,即Renaissarceman),在他的著作《费吉诺》(IlFigino)中,柯曼尼尼认为阿尔钦博托创作的“组合肖像”,不仅是取悦皇帝的装饰,也是某种幽默巧妙的谈资。他写道:“(阿尔钦博托的)这些新颖的画作如此有魅力,有如此广博的寓意,我之前从没有见过。我知道,解读好的画家要像解读诗人一样,因为他的知识可以让他变成另一位普罗透斯,把自己变成其他形式,为自己穿上伪装的外套。”

  在“四元素”系列中,可以从画面中读出明显的哲学因素,即古希腊的“四元素论”,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宏观/微观(Macrocosm/Microcosm)理论。此外,阿尔钦博托还参与到帝国宫廷的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也时常写诗。在一幅组合自画像里,他用各种文书组成自己的形象,暗示出他的自我认知。

  ⒊皇室收藏与自然写生

  在阿尔钦博托的“组合肖像”中,有一些珍奇的动植物在当时的欧洲是不为大众所知的,比如来自土耳其的郁金香、北非的麋羚,以及美洲的各种鸟类。他之所以能够了解并摹画出这些非欧洲生长的珍稀物种,与马克西米连二世和鲁道夫二世的收藏关系密切。

  这两位皇帝除了赞助艺术与科学外,对收藏也都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鲁道夫二世,他是当时最大的收藏家,除收集古玩、绘画以及工艺品之外,他还在皇家园林中养殖珍奇异兽,从世界各地收集珍贵植物样本,栽植到皇家园林中,使阿尔钦博托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前所未见的生物。

意大利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夏 50.8cm×67cm 1563

  在当时,博物学与医药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博物学研究在帝国宫廷的科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批主要的宫廷医师如卡罗卢斯·克卢修斯(CarolusClusius,1526—1609),伦伯特·多东斯(RembertDodoens,1517—1585)等,对动植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也很高,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文化名人”圈。阿尔钦博托不仅身处其中,自己也是一位博物学家。

  一五八二年,为了丰富皇室的收藏,鲁道夫二世派遣阿尔钦博托去德国选购古玩以及一批从美洲运来的鸟兽。由此可见阿尔钦博托在古玩鉴赏和珍禽异兽方面的专业度和权威性,也反映出皇帝对他的信任。

  此外,一五八五年九月十一日,宫廷医师弗朗西斯·帕东尼斯(FranciscusPaduanus,?—1589)从布拉格给生活在博洛尼亚的博物学家乌利塞·阿尔罗德万迪(UlisseAldrovandi,1522—1605)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得到了首席宫廷画家阿尔钦博托绘制的一批动植物写生,并打算将这批作品送给阿尔罗德万迪,用于其动物植志的编撰。阿尔罗德万迪得到这批作品后,将它们收录在自己整理的动植物志中,至今有几幅依然保存在博洛尼亚大学的图书馆里。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阿尔钦博托大量的自然写生不仅是为他的油画创作积累素材,还被博物学家用于科学研究,对动植物科学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小结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是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既有扎实的写实主义功底,却在主流之外开辟了自己的天地。“组合肖像”绘画用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意涵给人们呈现出艺术家带有哲学思辨的眼光和想法,不断启发着后世艺术家的创作。

  文 / 魏百让

  (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生)

  (摘自《荣宝斋》期刊2016-04 总第137期)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9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9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