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文房收藏的“潜力股”
2017-02-20 17:04:04 未知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墨居第二,唐、宋、元、明清的书法绘画作品能历经千百年而不变,墨色如漆,这都是佳墨的功用。因而,历代文人雅士常将墨锭放置案头,以供雅兴创作。那些形制雅致、墨品绝佳的墨碇,是文人的心头好,而藏墨更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
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易耗品的古墨如今存世稀少,长期以来少有藏家涉足。但近年来,随着文房收藏之风盛行,墨品收藏作为后起之秀,俨然已成潜力之势。
古人重藏墨?
“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这是古墨收藏圈子里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说明墨自古就受到文人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据记载,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宋代司马光、苏轼尤爱藏墨。大文豪苏轼不仅藏墨甚丰,而且出于对墨的爱好自己做墨,并提出了自己的“非人磨墨墨磨人”的藏墨观。
古人藏墨鉴赏之风,至明嘉靖、万历时期更加盛行,并开始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这一时期,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制墨业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
墨是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其品质不仅影响书法、绘画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影响艺术品的保存和传播。因而,历代绘画大师都很注重墨碇的选择。国画大师黄宾虹对墨更是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据说因民国时期墨质不佳,黄宾虹不得不请其父亲开制墨坊制墨。而国画大师李可染也曾苦于佳墨难得,而用自己的作品与人交换清早中期的残墨来使用。
古墨行情加温?
喜爱古墨的人应该知道,古墨的收藏颇为不易。一是墨为书画消耗品,极易损坏;二是保存难、存世量小。寒来暑往、冷热交替、霉潮侵袭对墨品都有直接致命的影响。因古墨难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难见到,明墨传世的也已凤毛麟角,价格惊人。收藏者多以清墨为贵,而且,清代制墨名家辈出,其中精品也绝不下于明墨,且传世较多。
清代墨颇具收藏价值、前景看好的当数玄妙丹青——徽墨。徽墨不仅是传统的书写用具,更集诗、书、画、印刻、造型艺术、制墨工艺等多种技艺于一体,成为实用性、观赏性俱佳的高雅艺术品。
因近两年文房类藏品受热捧,也带动了古墨锭行情加温。当前,收藏拍卖市场上拍的大多为清代、民国时期的墨品,其中珍玩观赏墨、集锦墨(套墨)、文人自制(用)墨、御制墨成交落槌率最高。如2015年北京保利春拍“清宫御赏文玩”专场,清乾隆“龙香”御墨,一套共十方,拍出822万元人民币高价。当然,如果只是纯粹追求投资收益,这些年古墨的回报率肯定不如瓷器、玉器、书画,但古墨收藏有文房气,且使用老墨的书画家越来越多,他们懂古墨,知道什么是好墨色,对墨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古墨行情一直上扬。
古墨收藏的好时机?
尽管近年来,古墨在国内外拍卖会异军突起,表现不凡。但当今古墨的真正价值被严重低估,或者说,现在收藏古墨正逢其时。艺术品市场上绝大部分收藏品都被炒作过了,比如书画、瓷器、玉器、家具、佛像等,均价位惊人。但古墨收藏有文房气,行情一直稳步上扬。
古墨收藏可以重点关注文人墨,即文人自己定制的墨,上面刻有斋号、姓名等。一些在文化艺术史上有地位的文人,如刘墉、纪晓岚、赵之谦、袁枚、曾国藩、梁启超、康有为、于右任等,这些人物的自制墨收藏价值极高。藏家可以收藏成套的墨锭,也可以专门收集某个制墨名家的作品,这样集中收藏,既便于辨伪,又利于提高收藏档次。一般来说,套墨是四方、八方或十六方一套。一套古墨的价值远高于单个墨锭的价格总和。此外,套墨原有的外包装盒在收藏时要一并保留。外包装盒上面会有一些绘画或者题识,不仅美观,而且还是可供研究的重要信息资料。
收藏和投资古墨,除了名家墨锭是决定价格的首要条件外,其墨上的图案也非常重要,它是购买时的切入点,同时买者可从雕工入手,图案细腻、层次丰富或色彩搭配等都需重视。另外品相好也是衡量价值的一个标准。
另外,普通收藏者也可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墨,但收藏对象必须是名家上品。由于近20年来用墨量骤减,绝大多数墨厂的产量剧降,因此上佳的新墨存世量愈来愈少。这反而凸显了量少价高的藏品市场规律,收藏者不妨将这类新墨作为中线投资,相信它有广阔的升值潜力。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