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风韵说玉蝉(组图)
2017-02-22 10:13:00 未知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徐州留有众多汉代文化遗产,精美绝伦的玉器便是其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之一。徐州汉玉的种类繁多,我们选择其中的玉蝉介绍给大家。
汉代玉蝉分三种:一是佩蝉,顶端有对穿眼;二是冠蝉,用于帽饰,腹部穿眼;三是唅蝉,在逝者口中压舌,体积较小,刀法简单,没有穿眼。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是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蝉栖于高枝,饮甘露而生,出淤泥而不染。玉蝉作为高贵的礼器,大多数作为主人身份的象征,佩带于身,或饰在冠上,既能代表身份,又可显示清雅高尚。除佩蝉和冠蝉之外,还有一种唅蝉。古人认为蝉能蜕化不死,人死则如同蝉变成蛹,来年又可复生,所以死后在口中含蝉,期望自己像蝉一样蜕化再生。因而玉蝉自古以来都是玉雕的重要题材之一。
佩蝉、冠蝉和唅蝉的区别在于,佩蝉在头部有对钻成“V”开的象鼻眼,或顶端有的对穿,用以穿系,便于佩带;冠蝉则于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线固定在帽子上;至于唅蝉就不需要穿什么洞眼了。汉代玉蝉根据头部的特点可分为平头型和圆头型两类,平头型以西汉早期为多,圆头型多见于东汉,延续使用至魏晋时期。西汉玉蝉继承了战国时期的雕刻技法,布局合理,刀法生动简练,刚劲有力,刀刀见锋。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线,但有两条上下交锋成“八”字形,双翼更为明显,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八刀”。
西汉时玉器选材受到重视,白玉被大量使用。玉蝉呈中间厚、两边薄的斜坡状,与战国时期相比,显得薄而大。玉蝉线条纤秀,尖端锋芒锐利,边缘如刀切。翼中线两边以推磨技法形成的中线自然挺直,被称作阳纹线,这就是蝉纹最精致之处。中线两边推磨出来的坡度,光洁、平整、润滑,蝉尾部的横线表达的是具有伸缩功能的皮纹。有的玉蝉颈下以单折法深挖,外沿轮廓线整齐完整,斜坡光洁平整,没有波浪痕迹。
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审美意识的变化,玉蝉的形制和制作工艺也有所变化。
东晋的玉蝉躯体中间厚,两边薄,有明显的弧度,边沿棱角不见锋,双眼浑圆,尾端稍呈圆形,但有时也很尖;明代的玉蝉以青玉为多,且做工粗糙,头型较小,双翼略宽,向两边扩张。尾部稍呈浑圆,不像汉代玉蝉那样有扎手感;清代玉蝉的材料以白玉为多,纹饰细致,造型逼真。在雕刻技法上阴阳两线相结合,双翼的脉纹有高低不平的感觉。清乾隆以后,玉蝉的制作比较粗劣,玉质不讲究,雕刻的线条深且宽,弯度比较大,有崩裂现象和毛道。
而现代仿品大多为青玉质地,有较多褐色的沁痕,玉质较新,沁色大多为人工染色,也有用杂玉仿制的,但仿品整体造型生硬呆板,纹饰线条缺少力度。眼、嘴、翅等刻画粗糙,线条不流畅不自然,刻工大多为现代工艺。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徐州汉墓出土以及笔者收藏的一些汉代玉蝉:
1、佩蝉,出土于狮子山楚王陵,长4.5厘米、宽2.1厘米(图1)。此玉蝉以新疆和田白玉制成,双目凸出,尾稍上翘,羽翼纹理雕刻清晰,甚至连蝉足和腹部的节都雕刻得非常逼真。蝉体从头至尾有一系挂用的穿孔,表明这件玉蝉为佩蝉。
2、唅蝉(图2),此唅蝉长4.8厘米,宽2.5厘米,出土于陶家山汉墓。由于此玉蝉体积较小,刀法简单,没有穿眼,故应是玉唅蝉。
3、唅蝉(图3),此唅蝉长5.5厘米,宽3厘米,收藏于徐州,刀法生动简练,刚劲有力,明显为民间说的“汉八刀”技法,因无穿眼,故为玉唅蝉。
4、唅蝉(图4),藏于徐州,此唅蝉长3.3厘米,宽2厘米,此蝉虽小,但寥寥五刀,却使造型生动逼真,无穿眼,故为玉唅蝉。
5、冠蝉(图5),藏于徐州,此蝉长3.8厘米,宽1.5厘米,虽为碧玉,但上面布满沁痕,虽似唅蝉,但由于腹部有穿孔,故可能为冠蝉。
6、唅蝉(图6),收藏于徐州,长6.0厘米,宽3.1厘米,青白玉,扁平体,中部隆起,头部前端略呈弧形,嘴角分明,双翼末端和尾端都呈现尖形。但由于腹部无穿眼,故为玉唅蝉。
(责任编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