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陈彧君: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知道“从哪来”

2017-02-25 23:06:57 彭菲

 

艺术家陈彧君(阿拉里奥画廊提供)

  2月25日,陈彧君个展“故土不乡愁”在阿拉里奥画廊和BANK空间同时开幕,展览呈现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成果,其中部分已被韩国阿拉里奥美术馆和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永久收藏。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作品均首次在国内展出。

  陈彧君的创作横跨绘画、装置、影像和综合项目,其灵感大多来自他的个人情感。此次展览“故土不乡愁”正是传达了他近年对故乡莆田的思考。他说:“不管人身处何方,都要记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阿拉里奥画廊陈彧君

阿拉里奥画廊陈彧君

阿拉里奥画廊陈彧君

陈彧君个展“故土不乡愁” 展览现场 (阿拉里奥画廊提供) 

  展览被分为“自然”和“建筑”两个相互依存的部分。阿拉里奥画廊从艺术家的“木兰溪”系列为引,分别呈现了纸上综合材料拼贴和装置作品。对于陈彧君而言,“木兰溪”是他的母亲河,是象征着故乡的根,也是对移居南洋的家族亲人的回忆;同时,河流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以及我们对难以保留随之流逝的情感与经历的无助。

陈彧君 BANK

陈彧君 BANK

陈彧君 BANK

陈彧君个展“故土不乡愁”  BANK空间展览现场 

  另一方面,BANK画廊室内空间则被全面打造成“抽象式房屋”式的装置,它包含了档案资料,纸上作品和影像作品,它们都来自艺术家的“临时建筑”系列。在过去几十年间,莆田几经拆迁和城市化建设,这令陈彧君深刻体会到“建筑”对于集体记忆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房屋”是人类依恋的象征,它包括使用的物件、记忆、情感、直至乡愁本身。

  “这几天,上海各写字楼里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安徽、回到湖北、回到河南、回到广西,名字又变成了桂芳、翠花、秀梅、大强、二饼、狗蛋。”这是去年朋友圈疯传的一个段子,它“戳”中了无数在“北上广”为生活打拼的异乡人的心。在这个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快速消解的时代,你的故乡是否还一如往昔?你的“乡愁”,还存在吗?

  陈彧君用这个展览给了他的答案。

 Wooden House No.20130608,200x110cmx4,2013。Acrylic and ink on paper

  对话陈彧君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是在两个画廊一起合作做的,展览的契机是?

  陈彧君:这次展览的主要作品是阿拉里奥美术馆和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通过BANK画廊的收藏,其中大部分作品是我2013年、2014年完成的,它们一直在“工作室”的状态下保存着,没有真正地对外展示。我认为,展示往往是作品完成后一个蛮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就在探讨这个事,最终联合两家画廊一起完成这个展览。

  从作品本身来说,两家机构所收藏的作品,都是围绕我的故乡的。题材上,BANK画廊的展出作品偏室内,主要是我描绘的家乡的建筑、家乡的人;阿拉里奥画廊展出的作品则侧重室外空间,偏向自然。作品的陈列方式上,阿拉里奥画廊的一、两层展示架上绘画,三层展示一些比较具有仪式感的装置;BANK画廊的室内空间很有居家感,这和作品中的房间、窗户是很吻合的,我想营造一种乡土的情境。

  总体而言,我想借助这个展览,回望过去的工作,它会不会和以前有所不同?就像展览名字“故土不乡愁”那样,如今互联网把距离概念消解了,乡愁也慢慢地成为一个和距离无关的产物,但它存在我的脑中,每一次回味都不一样。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出的“木兰溪”系列已做了十年了。当时,由综合作品转为绘画的初衷是?

  陈彧君:木兰溪是家乡的母亲河,离我家就10米远,我们可以从窗口看到它,可以说它是我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地方,所以这个系列是可以不停地做下去的,但我也要不停地赵它的质感,这种质感是我从心里自然而然萌发的,于是开始了绘画。

Mulan River No.1, 2013, Mixed media on paper, 110x 200 cm

Mulan River No.1, 2013, Mixed media on paper, 110x 200 cm

  雅昌艺术网:如果说母亲河是您的起点,那画“起点”并不容易,每个阶段画它,也是不一样感受。所以当时是一种什么感觉?

  陈彧君:最初我对木兰溪是抱着一种美好追忆情绪,但真正画它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一股“无情”的力量。这就像你回忆小时候的故事总是非常单纯快乐,但你重归故土时,你会感受到河流也把所有都带走了。所以这个展览叫“故土不乡愁”,它表现我现在一种状态,乡愁在消解,转换为另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我也在自我审视。

  雅昌艺术网:现在回望创作“木兰溪”系列的起点,有哪些新的想法?

  陈彧君:我们说依山傍水,它既是我家的地理位置,也是我们最自然、天生的亲密关系。所以做作品是非常顺其自然的。最初我和我哥(陈彧凡)做“木兰溪计划”时根本不知道它怎么才能做好,因为我们情感很抽象,而它却是很具体的,所以我们把他当成一个研究方式,研究我们和它、它和自然的关系,最终一点点找到启发。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展览时,很多人问,你们为什么要展这个一个形态的作品,其实我回答不出,我只能说它是渐渐地做出来,我们不需要解读母题,而是不断地理解和感受。随着木兰溪和我们都在变化,我们的关系也不断地摩擦和流动。它不会是个静止的回答。

  雅昌艺术网:除“木兰溪”系列之外,您很多其他作品也和您的故乡有关。

  陈彧君:我四十多岁了,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走多远,而是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你的审美、你的兴趣、你所有拥有的东西,都来自那个源头。因此,不论是木兰溪,还是其他故土的房子、空间、人和事,都代表一种过往环境和生命的轨迹。

阿拉里奥画廊陈彧君

陈彧君个展“故土不乡愁” 《食物的起源》 (阿拉里奥画廊提供)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出一件装置《食物的起源》,也是很有地方性语言的。

  陈彧君:我的老家是个小村落,那里有7、8个石雕。每年春节,我妈总会拜这个、拜那个,这种仪式保留至今。我在杭州生活了二十多年,前几年来到上海,都市人都是被他人追着走的,但我妈妈还是相信人和自然的联系。我并不是说我相信自然崇拜,而是只要这种信仰能给一些人带来安全感就好了。

Temporary Constructions No.130808, 2013, Handmade paper, ink, acrylic, newspaper, 150 x 200 cm

Temporary Constructions No.16,2014, Handmade paper, ink, acrylic 200 x 150 cm x 4

Temporary Constructions No.6,2014, Handmade paper, ink, acrylic, 150 x 200 cm

  雅昌艺术网:您去年正式从美院辞职了。从故乡到杭州、再到上海,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选择。

  陈彧君:我上了四十岁了。现在常常会想,我们需要那么大的空间吗?空间实际是虚拟的存在,需要你用精神填充的。所以,我们拥有的东西,都是虚无的,真正拥有的东西,是心中踏实。

  雅昌艺术网:不过,相比您的故乡和杭州,上海可以说是个追求速度、容易激起物欲的城市,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陈彧君:我常常说杭州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在那里生活了20年。我2014年搬来了上海,步伐被彻底打乱过,这里生活成本很高,节奏很快,和很多初来上海的异乡人一样,我也有一种“客居”的感觉。上海是一个港口,大家因为各种机缘来到这里,但也可能擦肩而过,它不会让你觉得非常踏实,当然我觉得以后也许会有改变,但目前来看不容易。

  我经常跟我家里人说,我们好像在哪儿生活都可以。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所以我每年会带小孩回家几次,让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他现在在上海读书,他会和别人说:“现在我生活在上海,但是我老家在莆田。”我觉得,这其实蛮重要的。这个时代迅速发展,所有时空都错乱了,但记得、理解、认同自己的根,就是一个人真正自信所在。

  雅昌艺术网:离开一份稳定的工作需要勇气。

  陈彧君:当时要离开的时候,我所有的同事都劝我,就觉得有点可惜。不过,正是这个决定以后,让我对艺术创作有了新的人事。以前,我的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现在它们靠得更近了,创作和我的生活行程非常自然的关系,我在生活,我也在创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失去,恰恰可以通过艺术得到补偿,我的心理也得到很多满足感。

  雅昌艺术网:不止一位艺术家说过,作品是治愈人心的。

  陈彧君:是的。来到上海后,我更自由一点,比较享受以创作为核心的日子。

  雅昌艺术网:今年还有哪些计划?

  陈彧君:今年九月份会和哥一起在以色列的美术馆做个展览,十一月会在台北亚洲艺术中心做一个小个展。目前,一年里做两、三个个展是比较合适的节奏,我也对于现场项目感兴趣,它会激发我很多可能性。

  雅昌艺术网:谢谢。

  (本文作品图片由BANK空间和阿拉里奥画廊提供)

  (实习生邱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