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有山水也有市井 看外国艺术家笔下的中国风光

2017-02-25 08:13:46 未知

  【编者按】2月25日,泰国艺术家Direk Kingnok的中国首场个展将在苏州开幕,展出的水彩作品30幅多围绕苏州创作,画中描绘美丽的运河、石桥、垂柳呈现出一派清新、宁静的江南景象,氤氲水气扑面而来。与Direk经历相似,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家来到中国。他们并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他们努力融入城市生活,观察、感受着身边一切,用画笔记录下印象深刻的画面。也许真是“旁观者清”,明明是最普通的场景,被一笔一画勾勒到画布上时却让人惊艳了一把:苏州 的小桥流水诗意,重庆的市井生活缤纷,外国艺术家笔下描绘的中国风光各有不同。

  【苏州篇】

  泰国艺术家Direk:诗意江南给予创作灵感

  Direk,1976年生于泰国呵叻府的一个小镇上。他擅长城市风光创作,爱好旅行,用画笔去描绘那些异域的景色、光影、声色和人群,为观者讲述不同国度的风俗人情,笔触间流露出丰富的内心情感。在旅途中,他坚持创作,并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一起画画、交流,碰撞出许多有意思的想法。

  Direk与苏州结缘是因为亚洲水彩邀请展。两年前,Direk应邀参展,深感这个水乡城市的美丽,那时便有了在苏州举办个展的想法。在后来的接触中,到淳朴诗意的江南韵致和历史悠久的河流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两年后,Direk的个展梦最终实现。

《同里水乡1》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同里水乡1》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同里水乡4》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同里水乡4》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苏州水乡2》 Direk Kingno 35x50cm 2016年 水彩

《苏州水乡2》 Direk Kingno 35x50cm 2016年 水彩

《苏州枕水人家4》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苏州枕水人家4》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山塘老街4》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山塘老街4》 Direk Kingnok 35x50cm 2016年 水彩

  伊万:基辅的阳光与苏州的小桥流水相印成趣

  对苏州一见如故的,还有来自乌克兰的青年画家堡利楚克-伊万-沃罗德梅诺维奇。伊万1987年出生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硕士毕业于乌克兰中央美术学院,现旅居苏州。中国朋友叫不上他是十几个汉字组成的名字,喜欢叫他“一万 ”。

  在伊万眼里,“苏州有让人一见钟情的魅力”。他对苏州园林和太湖有特殊的情怀,它们低调而大气的色彩构成了他创作江南风貌主题的基调。他描绘的小桥流水、园林草木,和谐灵动,极具东方审美。在作品《望桥》中,画面靠近顶端的位置一座拱桥静静的隐在晨曦微暖的薄雾里,河岸上古城将醒,水汽和晨光中的树木和古城共染一色,河面上一舟行过,将去将远,船桨划过留下的波浪渐渐平静下来……一切都安静的美好,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意象。

  伊万的签证需要每两个月一签,但他还是愿意留下来。他特别喜欢苏州小吃,还希望在苏州找到“另一半”。为了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除了创作保证生活外,他还在业余时间授课。

《望桥》 伊万 70cmx100cm 油画

《望桥》 伊万 70cmx100cm 油画

《在山中》 伊万 70cmx100cm 油画

《在山中》 伊万 70cmx100cm 油画

《苏州旋律》 伊万 85cx120cm 油画

《苏州旋律》 伊万 85cx120cm 油画

《春天的旋律》 伊万 70cmx100cm 油画

《春天的旋律》 伊万 70cmx100cm 油画

  【重庆篇】

  小杨用缤纷色彩勾勒“食色”重庆

  德国画家杨·柯哈茨基是重庆黄桷坪最早的一位“洋黄漂”,也就是现在不少重庆艺术家比较熟悉的小杨。

  2000年,小杨作为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的留学交流生第一次来到了重庆。“当我第一次到重庆时一个朋友到机场接我,在从机场到新家的路上,我坐在车里象个三岁的小孩,鼻子紧贴着车窗看着外面的一切,在短短几分钟内我对中国所有的概念都被推翻了,我不得不承认只住一年实在太短了。”于是原本一年的交流生在重庆驻扎下来。

《我吃火锅》 小杨 200x155cm 2000年 布面油画

小杨在重庆最早的绘画中,其中一幅作品就是“我吃火锅(2000年)”

  在重庆的这十几年里,小杨用缤纷的色彩、艳俗的市井形象、光滑的线条笔触,准确地勾勒着重庆这座“食色”城市的甜蜜与失落。他的画作题材几乎全部来自于这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街区:街头地摊、不知名的角落、残破的字碑、象风一样消失的出租车、满地的瓜皮纸屑、陋巷中的公厕……和图像里市井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在此找到出处或原型。

  2017年1月,“一见”小杨的重庆图景在重庆开幕,展示了他2000年以来在重庆创作的架上绘画作品。而小杨对这座城市依旧保持着新鲜感:“中国的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分钟之后未来已经变成了过去。在重庆,我学会了随时睁开眼睛观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找到了很多故事作为我绘画的题材,这使我能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像对于中国这十几年飞速发展过程中人们是如何适应,并保持原有生活习惯,都是我所感兴趣的点。”

《城市农民》 小杨 180x120cm 布面油画

《城市农民》 小杨 180x120cm 布面油画

《消消性保健》 小杨 180x120cm 2012年 布面油画

《消消性保健》 小杨 180x120cm 2012年 布面油画

《买东西》 小杨 180x120cm 2012年 布面油画

《买东西》 小杨 180x120cm 2012年 布面油画

《风干》 小杨 120x100cm 2015年 布面油画

《风干》 小杨 120x100cm 2015年 布面油画

  英国大叔爱上宋元山水

  英国艺术家Oliver Gosling也选择了重庆。在他看来,重庆更能体现中国特色,比起北京上海“更中国”。

  Oliver Gosling1958年生于英格兰,先后毕业于伦敦贝姆·肖艺术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第二年,在伦敦克拉伦登艺术馆(Clarendon Gallery)举办首次个人作品展。在此后的近30年时间里,他在英国、日本等地举办了十多场画展。

  自1977年第一次在杂志上看见中国山水画的复制品,尚在求学的Oliver就爱上了中国山水画。“我最爱的画家们来自中国...宋、元时期的风景绘画,其穿越时空的力量在我心中激起的回响萦绕不散,难以忘怀...我想去那个画家们能够画出如此美妙的作品的国家。”2008年,Oliver因一个偶然机会来到重庆。之后,除了每年短期回英国讲学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重庆以及黄桷坪的画室里。

  2015年12月,Oliver北京首次个展《邂逅》开幕,展出10幅在重庆期间创作的油画,棚屋、阶梯、栅栏、头像、山川和椅子,或是孤零零地存在于一个或空旷的空间。“我所爱的大部分早期的绘画都呈现了一种变更中的世界的视觉,山川、树木和棚屋,在一个脆弱的空间和氤氲的雾气中时隐时现,成为一个不确定的所是。

above上面  Oliver Gosling

above上面  Oliver Gosling 

barn谷仓  Oliver Gosling

barn谷仓  Oliver Gosling 

bleed出血  Oliver Gosling

bleed出血  Oliver Gosling 

climb攀登  Oliver Gosling

climb攀登  Oliver Gosling

  【北京篇】

  英国女画家描绘清末明初的中国风情

  在苏格兰艺术家伊丽莎白·基思的画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清末明初的中国风情。

  伊丽莎白·基思(Elizabeth Keith,1887—1956)),出生于苏格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曾经在北京和上海办过展览,在英国和美国都受到欢迎。

  1915年,伊丽莎白去东京看望因丈夫工作迁到日本的妹妹,并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期间,她游历了中国、朝鲜和菲律宾,她将看到的迷人场景悉数画了下来。

  这组中国主题作品实属罕见。在她的画笔下,我们看到了民国时生动的风土人情,那些寻常市井、街头百姓、玩耍的儿童,还有写字的先生和时髦女郎等等。从她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风明显受到日本浮世绘影响,她把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做了很好的结合。

 哈德门外,北京,1919

哈德门外,北京,1919

德胜门外,北京,1921

德胜门外,北京,1921

雍和宫,北京,1922

雍和宫,北京,1922

夜晚的小院,北京,1922

夜晚的小院,北京,1922

玩耍的孩子,北京,1922

玩耍的孩子,北京,1922 

  美国艺术家描绘中国农历新年

  1938年,美国出版了一本描写北京儿童过春节的图画书《美丽的新年》,这本书获得了1939年美国第二届郝德杰(Caldecott)儿童图书奖。《美丽的新年》讲述的是中国小女孩美丽在除夕那天经历冒险终于回家过年的故事:

  除夕夜,北京城外有一个名叫美丽的小女孩,春节时瞒着母亲,怀揣3个铜钱跟随哥哥偷偷进城去逛庙会。城门下,美丽遇见了一个乞讨的女孩儿李仨,给了她一个铜钱。李仨很感动,嘱咐她务必在关城门前离开,否则回不了家,拜不了灶王爷。美丽玩得非常开心,见识了也历险了,却忘了关城门的时间,幸亏李仨相助,顶住了要关闭的城门。美丽终于赶回了家,拜了灶王爷。一天丰富多彩的经历中,美丽觉得最美好的时刻,竟是回家的感觉。

  绘本作者托马斯۰汉德福思是一位出生在华盛顿的艺术家,曾在华盛顿大学学习美术,后来到法国波尔多国立美术学院深造。他自幼就知道中国的阴阳,着迷亚洲文化艺术。1931年因了古根海姆基金会助学金赴亚洲学习,并于1932年来到北京。在托马斯的眼里,北京这座城市历史悠久而又神秘复杂,他被深深吸引,原计划只待几个星期及经延长变成六年。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离开北京。除了自己家乡外,这是托马斯唯一住过六年的地方。

  在北京期间,托马斯租下了一所大房子,请来各式各样的北京人当模特,包括杂技演员、耍木偶的、舞剑的、变戏法打把式的、说书的。从大量的素描中,他走近了北京人,和他们成了朋友。他将自己收集的人物都放进了一本儿童图书里时,书中的主角“美丽”也有原型。小女孩名叫卜美丽,是个被美国商人收养的弃婴,当时因美国人回国暂时被寄养在园丁家里。虽然身世坎坷、条件艰苦,但是美丽却成长得健康、活泼可爱。

“美丽”原型卜美丽

图画书《美丽的新年》

  这本饱含中国特色的美国绘本自1938年出版以来屡次再版。专家看来,是画家创作出来的一种美跨越了文化和地域的差异。“那扑面而来的温暖,饱满的人物形象,瞬间就能将我们融入其中。而透过这些可爱的画面,画家那份强烈真挚的爱又会深深打动我们。”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