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管怀宾:实验艺术教育从局部探索到立足门户
2017-02-27 09:18:26 周懿
实验艺术教育从寻求话语的边缘格局,进入到艺术教育的系统内部
记者:实验艺术虽然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仍然是相对较新和更开放的艺术形式,也充满活力。在学院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是如何介入到相关领域中的?
管怀宾:关于实验艺术教育,二战后,伴随世界文化革新思潮的推进,对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挑战,早已渗入欧美国家的艺术学院与教育之中。尤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场革命的顶峰不但呈现在当代艺术的前沿,同时也体现在艺术教育的现场。世纪之交的前后,图像信息技术的革新与知识生产的全球化境遇又一次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我们不但面临观念推进中媒介实验的意义问题;实验艺术教育的途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基于文化研究基础上的现场实验和具有直观性的实物作品仍在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图像技术的生产日益占据我们的日常与感官,并出现通过网络传媒的中介而建立在虚拟现实之上的实验性空间;技术化的认知方式和经验冲击着以观念思想为主体支撑的实验艺术基盘。
虽然前一轮的风潮由于历史性原因没有波及到中国,然而过去的30年中国艺术教育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板块发生了重大的位移。尤其是,这场新媒体的革命正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形态。新的知识与媒体的推进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契机。实验艺术教育也从寻求话语的边缘格局,进入到艺术教育的系统内部,并且形成了与传统艺术教育共鼎格局的重要位置,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引发人们再一次叩问当代艺术教育的内涵以及实验艺术的本质和使命。显然,学科的跨界交叉现象和多媒体学术互动已成为当代艺术教育新的议题,同时媒体的实验性意义也是基于观念思想前提下形成的技术研发。强调当代艺术思想和实验上的突破,已成为今天全球范围衡量各国艺术教育水准与创意活力的某种指标。
虽然中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经过1990年代的局部探索,到2000年以来,已逐渐在各大艺术院校立足门户,并先后以综合艺术、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等加以冠名。虽然,这其中有出于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有时势所趋的跟风呼应。尽管我们也看到不少学院都在套用某种外在的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整体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系统,但总体来说当代实验艺术教育不再孤立,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渐渐展开。
过于专一的探索,很难权衡当代艺术教育的实质
记者:现在来看,您认为实验艺术教育的重点与核心是什么?
管怀宾:从今天的教育布局与投入来看,各大艺术院校开辟一个实验性空间是容易做到的,当然问题在于它后续性的内涵建设。毕竟教育的理念与教学系统的结构制定,涉及到对当代艺术进程的把握和对艺术的实验性本质的界定;涉及到它将从何起点展开问题,又将以何种方式回应问题。另外除了技术媒介、硬件的介入,师资人力资源的整合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当代实验艺术教育既与传统学科之间存在着根脉传承的关联和针对性,同时自身也交叉着许多新兴媒体艺术的实验。它涉及到影像、装置、摄影、数字媒体、音像交互、虚拟空间、互动感应、网络传媒等多个并行的领域,彼此关联,难以独立分开界域。所以,我们很难锁定在某个局部领域整事,毕竟过于专一或者局部性的探索,很难通盘全衡当代艺术教育的实质和界面,也缺乏相应的社会性对比参照的关系。
力求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
记者:中国美术学院很早就开始进行实验艺术教育的探索,相关院系的设置也伴随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经过了几次调整。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系的设置。
管怀宾: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实验艺术教育多方面的问题,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对原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2003年成立)和艺术策展系(2007年成立)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整合,并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新学科群的集合,形成了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这样一个多维互动的格局;同时下设的5个工作室也没有生硬从媒介形式来加以分割,彼此间保留了一定的互动重叠空间关系,并且强调了观念之于媒介的角度,“力求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期推动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
2011年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随后其学科目录又相继增设了实验艺术与跨媒体艺术。应该说,这都是中国艺术教育顺应时势与需求的某种举措。新的问题在于,当实验艺术正名艺术教育的属下,实验的针对性何在?我们如何面对实验的意义?是拓展思维还是实质性推进实验的状态,建构某种具有生长性的实验精神。我们如何教授实验课程;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解决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如何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研发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
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我们应当看到,因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长此以往新媒体将成为旧媒体。尤其是,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制下的行政配置,它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申报、考核、评估的指标,各种数据指标、游戏规则可能导致你最终也只是一个并列于学科行政系统中的一员。它将丧失当代艺术鲜明的立场和独特的办学思路,这是今天所有当代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此,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围绕“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思想为先、以实验为重、以课题为引、以创作为本”跨学科、跨媒体、跨文化的教育思路,重新聚焦专业的学术内涵。将之前的5个工作室、4个研究所重组为3个系、5个研究所。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这次调整,总体侧重于跨文化和新兴媒体的挖掘研究,以开放形态和革新意识拓展跨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媒介研发;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旨归,紧扣当代媒体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向,持续拓宽教育视野,设立具有高度社会行动能力的育人目标。在教学中强调现场的实践训练与智识培养,其感受力、创造力与问题意识都是人材培养的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