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和兴 在寻找的路上
2017-03-02 18:39:11 未知
“新轴线”演绎新面貌
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打造武汉新名片
2017年初春,中部地区首场大型户外雕塑展,“武汉新轴线——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将在武汉中央商务区核心中轴线盛大开启。
本次艺术季囊括了中外80位雕塑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既有国内外顶级雕塑艺术家,也有青年新锐艺术家。当代艺术的展示,新锐思想的碰撞,都将在此汇集,携手共筑国内超高水准的大型户外雕塑展。
即日起,Mr.π将陆续向大家推介这80位优秀雕塑家和他们的作品。以艺术为轴,居城市正中,让我们一同领略这场席卷而来的“艺术风暴”。
在最美的春季
以雕塑的名义
共享炽烈的城市艺术盛典
80位艺术家
每件作品的背后闪耀怎样的思维火花
每座雕塑被作者赋予了何种精神内核
我们为你逐一揭晓
▲夏和兴 观器论道 铜 45×45×80cm 2012
《在寻找的路上》
文/夏和兴
艺术贵在创造,我没有创造,我只是发现,探寻着民族、民间的宝藏。凭着一种眼力、修养和操守,把先祖的遗物和民间的生活日常,拂去灰尘,擦出光亮,重新供奉。用后现代复制的方式,将其改变材质,放大尺寸,置换环境,寄予思想。以单纯、清新、坚定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期待着激活人们的眼神,唤起人们的情绪,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
每个人思想的生长,都有其精神土壤。我不懂外文,面对泊来品,只能翻翻图片,看看资料,了解些皮毛。我也打不开国粹的大门,读不通文言文,看不清繁体字,文化断裂,丢了钥匙。对于老庄哲学、儒家思想、佛教文化,也只懂一些皮毛。我能做什么,这是个问题,面对问题,我回到生命的起点——农民的儿子,返回乡村,捧起芳香的泥土,做些自己熟悉的、自觉的、能捉摸、易掌控的事。我庆幸自己是有根的人,根须扎在农耕文化的土壤中。尽管时下看不起农民,将“农民”指向没文化的代名词,可我们都是农耕文化这条藤上的瓜秧 ,再牛的知识精英,向前推几代,也都是农民。历经几千年代代相传的“耕读之家”的传承,农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蕴藏着极大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文化宝藏。我把视线转向民间,这符合我的真情实感、文化心理和艺术气质。以草根意识,民间情怀进入自身传统的观念奥义,在民间谱系的文化经络中寻找创作的原素,实践着将民间的文化资源向现代、后现代转化更生,成为民间新视觉的可能性。
十多年来,我不断地作着这方面的尝试和实验,借鉴挪用民间器具,运用到现实社会学意义上的关注和文化学意义上的批判,将内心的真实体验和现实世界对话,参予对当下社会和生活的介入和干预。并努力寻找公共艺术的平台,将自己的艺术实践推向公共空间,与百姓为伍,放弃艺术家骨子里的傲慢和轻蔑,消解精英主义,把心贴向大众。珍视公众、公共空间和公众舆论,探索公共艺术的新途经,尝试着将传统的民间文化资源,在公共艺术格局中有所拓展。
▲夏和兴 杆秤之一 铜 高1000cm 2003
▲夏和兴 杆秤之二 木、铁、铜 1000cm 2007
▲夏和兴 杆秤之三 玄武石、铁、铜、不锈钢 180×180×150cm 2008
▲夏和兴 杆秤之四 木、铁、铜 380×120×80cm 2009
在创作上如何将自己质朴的,传统的价值观融入到当代社会,如何让个人的经验与公共经验相关联?如何让雕塑作品有效的介入当代生活,展现出它的活力和创造性,生动地描述和表达当代人的生存感受?这些是老夏的问题。
几番思索,老夏选择了传统杆秤和现成品放大的方式,而借用传统,是后现代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为什么是杆秤?曾几何时,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是中国民间经济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商业道德;而在童年的记忆中,乡村的集市上,农民交易时让小小秤杆高高翘起的夸张动作,一定给老夏留下了深刻、温馨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注入了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内容。“天地之间有杆秤”,世道民风,人情冷暖,公道自在人心;尤其在深圳老东门这个商贾重地,诚信、公平,自有杆秤作证。老夏围绕杆秤做文章,创作了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杆秤,参加了许多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这是老夏在后现代艺术方式中所展现出的中国姿态,在他的杆秤中,连接了民间社会和当代公共空间;连接了手工时代以及机器工业时代和电子时代,他努力为中国本土当代雕塑,在增加民间的、传统的元素。
——孙振华
▲夏和兴 深圳人的一天 大型公共艺术项目
▲夏和兴 顽石通灵 花岗岩 100×65×400cm 2012
▲夏和兴 凝固的音乐 花岗岩 260cm高 2011
▲夏和兴 游子吟 不锈钢烤漆 高38000cm 2009
▲夏和兴 会眨眼的石头 花岗岩 250×90×150cm
▲夏和兴 煮山蒸海 沙 1800×600×160cm 2001
▲夏和兴 印记 花岗岩 1000×500×150cm 2008
▲夏和兴 时光隧道 木、铁、石 3800×320×320cm 2007
▲夏和兴 夏娃2000 综合材料 高168cm 2000
▲夏和兴 夏娃2000 综合材料 高168cm 2000
▲夏和兴 守望的人 铜 280×200×200cm 2012 上海世博会江南广场
▲夏和兴 豪门盛宴 不锈钢、硅胶 90×60×45cm 2013
▲夏和兴 江湖水 水、铁、绳 600×300×150cm 2007
▲夏和兴 津门霞光 钢 高500cm 2015 天津港口
▲夏和兴 会唱歌的石头 花岗岩 高200cm 2014
艺术家个人简历
夏和兴,深圳雕塑院副院长。
雕塑作品先后参加过国内外各类重要展览,《美术观察》、《江苏画刊》、《艺术界》、《时代美术》、《艺术当代》、《雕塑杂志》、《中国雕塑》、《学院雕塑》分别作过专题报道。代表作《杆秤》、《深圳人的一天》分别获得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联合颁发的优秀奖和特等奖。著有《我与雕塑》、《我在德国爱尔浪根》、《时光隧道》、《十年沉梦》作品集。
主要作品及展览:
2015年《观器论道》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动态雕塑展 清华大学
2015年《第三届深圳公共雕塑展》担任策展人 深圳
2015年《心中的肖像》参加大道之行校友雕塑邀请展 景德镇陶院
2014年《豪门盛宴》参加当代雕塑家作品展 青岛
2014年《会唱歌的石头》参加福建平潭国际雕塑创作营 福建平潭
2014年《观器论道》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太原
2014年《青春期》参加中国传统·现当代陶瓷雕塑展 景德镇陶院
2014年《会眨眼的石头》参加青岛即墨国际雕塑创作营 青岛
2013年《荒诞的迎客松》参加国家大剧院中国雕塑年鉴展 北京
2013年《顽石通灵》参加第二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大同
2013年《观器论道》参加坪山中国百年雕塑展 深圳
2013年《保卫雕塑》参加界内界外当代艺术展 深圳
2012年《顽石通灵》参加中国佛山国际雕塑大展 佛山
2012年《京巴》、《猴》参加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 法国卢浮宫
2012年《豪门盛宴》、《荒诞的迎客松》参加青岛国际雕塑展 青岛
2012年《观器论道》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雕塑大展 北京
2011年《观器论道》参加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获佳作奖 温州
2011年《乐章》作品获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公共艺术奖 温州
2011年《凝固的音乐》参加中国芜湖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芜湖
2011年《守望的人》《夏娃2000》《奶瓶2008》参加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大同
2011年《杆秤之三》《杆秤之四》参加南戴河国际雕塑展 南戴河
2010年《守望的人》入选上海世博会江南广场雕塑展 上海
2009年《蒸蒸日上》又名《游子吟》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建于江苏周庄镇 江苏
2008年《乐章》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建于江苏江阴新桥纺织工业城 江苏
2008年《杆秤之四》参加第四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 北京
2008年《会眨眼的石头》参加第三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 杭州
2008年《印记》参加深圳南山雕塑创作营 深圳
2008年《杆秤之三》参加首届广东雕塑大展 广州
2007年《江湖水》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参加深圳第二届国际建筑双年展 深圳
2007年《杆秤之三》参加首届中国职业雕塑家作品邀请展 成都
2007年《时光隧道》参加长白山国际雕塑创作营 长白山
2007年《杆秤之二》入选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 上海
2006年《睡美人》德国爱尔浪根第十届国际雕塑创作营 德国
2006年《夏娃》参加中韩雕塑家作品展 厦门
2004年《杆秤》城雕作品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奖 北京
2004年《深圳人的一天》荣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特等奖 北京
2003年《杆秤》城雕作品建于深圳老东门步行街 深圳
2002年《洁白的纸》汉白玉作品建于深圳青年学院 深圳
2001年《面孔》参加100个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南京
2001年《煮山蒸海》深圳大梅沙国际沙雕节 深圳
2001年《又见山水》参加重新洗牌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深圳
2000年《夏娃2000》作品入选第二回当代雕塑家邀请展 杭州、武汉
2000年《深圳人的一天》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建成(任工程总监) 深圳
中部首场大型户外雕塑展
“武汉新轴线——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将于2017年3月开幕。
展区位于武汉中央商务区核心中轴线,由山体公园广场绵延至中心广场,展线长达一公里,展区面积逾10万平方米,这样大型的户外雕塑展,在中部地区尚属首例。
国内外顶级艺术家同频共振
本次参展作品为2-3米的户外雕塑作品,均与现场公共环境及展览主题相吻合,参展艺术家中既有国内外顶级雕塑艺术家,也有青年新锐艺术家,将携手共筑超高水准的大型户外雕塑展。
跨领域精英思想交锋共建高端论坛
与开幕式同期举行的,还有以“公共艺术的地方性”为主题的城市论坛。
中外著名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城市专家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城市在历史、文化、空间、功能等方面特殊的地缘特性,讨论武汉城市亦即中央商务区所在区域的地方性问题。
武汉新轴线 “ 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
开幕时间:2017年3月26日
主办单位:武汉中央商务区管委会
承办单位: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艺术集团、“正负零”空间
艺术总监:傅中望
策 展 人:冀少峰
学术主持:孙振华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