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实验艺术教育在全国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2017-03-03 14:18:41 江凌 黄俊娴

魏光庆(湖北美术学院) 一日一课 综合材料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暨“第二届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把这5年来中国美术院校实验艺术教学现状做一次重新梳理,向公众集中展示全国高校在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最新教学成果。在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上,来自全国近20所美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知名艺术家和教育家进行了15场主题发言和3场圆桌对话,分享交流各自教学成果,总结分析不同创作经验,共商实验艺术发展大计。

  实验艺术教育在全国各院校的教学规模如何?发展方向是怎样的?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期,我们从现状、源流、展望与深思4个方面,聚焦实验艺术教育。

高世强(中国美术学院) 日全蚀 录像

  邬建安(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数据呈现的实验艺术教学格局

  2016年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对全国实验艺术教育规模以及各个学院教学基本思路进行了考察。调研团队由实验艺术学院的三名老师和吕胜中老师的博士生带队组建。这次调研的实地考察工作从2016年的6月16日到7月8日,历时22天,后期的文献整理用了14天的时间。

  经过调研的一组数据是对于我们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学格局的一个形象描述。1994年,是全中国实验艺术教学的开端——中国美院做的综合绘画系。2002年的时候,天津美院创办的现代艺术学院。 2004、2005年,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工作室或系成立的速度比较快,也比较集中。2004年,中央美院开始筹办实验艺术系,2005年后才真正开始从基础班招收学生。2010年之后,持续有新的院校开始实验艺术教学。

  有趣的是,各家有各家的名字,有的院校叫做实验艺术,有的叫跨媒体艺术等等。在某些院校里面成立了学院,在有的院校里面是系的教学建制,还有一些学校可能还没有发展到系的规模,但有相关的专业或者是研究生方向。

  关于学生比例:

  “兵种”有待丰富

  经过2016年的调研,全国实验艺术教学单位的学生总数有3000多人。天津美术学院一骑绝尘,贡献了1300多名学生。目前实验艺术专业中本科生数量相当多,硕士生人数比例偏低,接近10:1。我们类比西方的一些非常棒的艺术院校,如芝加哥艺术学院、耶鲁艺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都没有本科生,他们的艺术教育重心在研究生的层面上。当然,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本科生教育不比他们的研究生教育差。但是我们研究生的规模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各个学院里面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关系上,我们发现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比例十分接近,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的本科生在两年之后会达到峰值,总数量会接近160人。目前,博士点在已经开办实验艺术教学的院校里面只有两个,就是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博士生数量是比较少的,这可能是实验艺术教学发展很关键的一个驱动力,“兵种”变得越丰富,很多事情就会做得更有质量、深度。

  关于招生:

  何为理想的招生方式

  中央美院实验艺术本科生的报名与招生方式,目前是定向报名独立考试。10年的时间里,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受了很多折磨。过去,本科生入学考试是造型学院的统一考试,学生在进入美术学院的时候准备的东西和他进入实验艺术学院之后需要展开的工作和学习的东西之间有很大距离,甚至有一定程度的矛盾。二年级他们进入到实验艺术学院之后,我们要做很多的思想抚慰和精神动员。因为一部分学生不是主动选择实验艺术的。每年会有一些学生是在整个造型学院基础部中成绩不是十分理想,最后选择的时候迫于无奈才来到实验艺术系。自从前年我们开始独立招生之后局面大改,现在招的学生在进校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像之前二年级学生念了3个月或者一个学期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他在一年级考进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对于实验艺术的了解。而且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这些学生都是积极主动选择实验艺术的,不再像原来独立招生之前时那么被动,甚至还有一定的不情愿的情感色彩。

  目前,定向报名统一考试的有广州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也就是说在报考这3所院校时,考生就已经选择了专业方向,但是考试还是跟该校其他的系科一起考试,进校之后再分开。还有一类就是统一报名、统一考试,考进来都在基础部,基础部结束时再分专业。对我们实验艺术教学方向的院校来说,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招生方案。

  关于教师:

  带给学生围墙之外的艺术生态

  另外,关于全国实验艺术教学单位的教师数量,这包括了在编与非在编教师的数字。因为各个院校人员编制的数量都是非常紧张的,而且实验艺术的课程需要不停地更新,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长,肯定需要更多的教师。在学院编制有限的现实情况下,能够满足一个比较理想的师生比例,一个非常理想的办法就是增加非在编教师的数量。所谓的非在编教师常常是一些活跃在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家,策展人或是评论家。他们带来的东西更鲜活,他们带来了学院围墙外面的更接近实际艺术生态的东西。通过他们的介入,对于学生来说,有了更清晰的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

  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在编与非在编教师比例上,相对接近。中国美院的非在编教师的数量超出了在编教师的一倍。当然也有非在编人员上比例比较低的学校,比如湖北美院,在编教师达到了49名,几乎没有非在编的教师。

  据统计,各院校实验艺术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总数是9人,硕士生导师57名。中央美院是硕士生导师和研究方向数量基本上持平,中国美院导师的数量多于研究方向。也就是说,中国美院存在着导师组的情况。博士生的分布情况和硕士生分布情况类似。

  从总师生比来看,仍是比较低,1:10。中央美院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的教学评估时,当时有一项指标是A类师生比,即1:7.5。现在从全国整个实验艺术教学的格局来看,教师数量需要大幅增加,即使把非在编教师都算进来,依旧只是接近1:10。

  还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实验艺术专业的教材情况我们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尽管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广州美院都出版相关的专业教材,但是教材数量仍然非常少。

  从局部探索到立足门户——对话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

  实验艺术教育从寻求话语的边缘格局

  进入到艺术教育的系统内部

  美术报:实验艺术虽然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仍然是相对较新和更开放的艺术形式,也充满活力。在学院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是如何介入到相关领域中的?

  管怀宾:关于实验艺术教育,二战后,伴随世界文化革新思潮的推进,对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挑战,早已渗入欧美国家的艺术学院与教育之中。尤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场革命的顶峰不但呈现在当代艺术的前沿,同时也体现在艺术教育的现场。世纪之交的前后,图像信息技术的革新与知识生产的全球化境遇又一次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我们不但面临观念推进中媒介实验的意义问题;实验艺术教育的途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基于文化研究基础上的现场实验和具有直观性的实物作品仍在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图像技术的生产日益占据我们的日常与感官,并出现通过网络传媒的中介而建立在虚拟现实之上的实验性空间;技术化的认知方式和经验冲击着以观念思想为主体支撑的实验艺术基盘。

  虽然前一轮的风潮由于历史性原因没有波及到中国,然而过去的30年中国艺术教育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板块发生了重大的位移。尤其是,这场新媒体的革命正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形态。新的知识与媒体的推进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契机。实验艺术教育也从寻求话语的边缘格局,进入到艺术教育的系统内部,并且形成了与传统艺术教育共鼎格局的重要位置,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引发人们再一次叩问当代艺术教育的内涵以及实验艺术的本质和使命。显然,学科的跨界交叉现象和多媒体学术互动已成为当代艺术教育新的议题,同时媒体的实验性意义也是基于观念思想前提下形成的技术研发。强调当代艺术思想和实验上的突破,已成为今天全球范围衡量各国艺术教育水准与创意活力的某种指标。

  虽然中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经过1990年代的局部探索,到2000年以来,已逐渐在各大艺术院校立足门户,并先后以综合艺术、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等加以冠名。虽然,这其中有出于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有时势所趋的跟风呼应。尽管我们也看到不少学院都在套用某种外在的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整体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系统,但总体来说当代实验艺术教育不再孤立,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渐渐展开。

  过于专一的探索

  很难权衡当代艺术教育的实质

  美术报:现在来看,您认为实验艺术教育的重点与核心是什么?

  管怀宾:从今天的教育布局与投入来看,各大艺术院校开辟一个实验性空间是容易做到的,当然问题在于它后续性的内涵建设。毕竟教育的理念与教学系统的结构制定,涉及到对当代艺术进程的把握和对艺术的实验性本质的界定;涉及到它将从何起点展开问题,又将以何种方式回应问题。另外除了技术媒介、硬件的介入,师资人力资源的整合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当代实验艺术教育既与传统学科之间存在着根脉传承的关联和针对性,同时自身也交叉着许多新兴媒体艺术的实验。它涉及到影像、装置、摄影、数字媒体、音像交互、虚拟空间、互动感应、网络传媒等多个并行的领域,彼此关联,难以独立分开界域。所以,我们很难锁定在某个局部领域整事,毕竟过于专一或者局部性的探索,很难通盘全衡当代艺术教育的实质和界面,也缺乏相应的社会性对比参照的关系。

  力求从媒体中发掘创意

  从技术中发显人文

  美术报:中国美术学院很早就开始进行实验艺术教育的探索,相关院系的设置也伴随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经过了几次调整。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系的设置。

  管怀宾: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实验艺术教育多方面的问题,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对原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2003年成立)和艺术策展系(2007年成立)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整合,并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新学科群的集合,形成了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这样一个多维互动的格局;同时下设的5个工作室也没有生硬从媒介形式来加以分割,彼此间保留了一定的互动重叠空间关系,并且强调了观念之于媒介的角度,“力求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期推动当代艺术实验性和跨媒介研究、跨领域实践的发展。

  2011年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随后其学科目录又相继增设了实验艺术与跨媒体艺术。应该说,这都是中国艺术教育顺应时势与需求的某种举措。新的问题在于,当实验艺术正名艺术教育的属下,实验的针对性何在?我们如何面对实验的意义?是拓展思维还是实质性推进实验的状态,建构某种具有生长性的实验精神。我们如何教授实验课程;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解决技术语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如何创造适合彰显个性的媒体研发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

  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我们应当看到,因为任何新生事物都有老化、固化的可能,长此以往新媒体将成为旧媒体。尤其是,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制下的行政配置,它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申报、考核、评估的指标,各种数据指标、游戏规则可能导致你最终也只是一个并列于学科行政系统中的一员。它将丧失当代艺术鲜明的立场和独特的办学思路,这是今天所有当代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此,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围绕“深度社会化”“充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思想为先、以实验为重、以课题为引、以创作为本”跨学科、跨媒体、跨文化的教育思路,重新聚焦专业的学术内涵。将之前的5个工作室、4个研究所重组为3个系、5个研究所。

  跨媒体艺术学院的这次调整,总体侧重于跨文化和新兴媒体的挖掘研究,以开放形态和革新意识拓展跨学科的技术交叉与媒介研发;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旨归,紧扣当代媒体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向,持续拓宽教育视野,设立具有高度社会行动能力的育人目标。在教学中强调现场的实践训练与智识培养,其感受力、创造力与问题意识都是人材培养的重要环节。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局部) 装置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实验艺术还需要上哪些课

  实验艺术这个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依然有拓展和深化的空间。我们整理了一下目前各个院校已经有的课程,再思考一下我们这个学科未来的思路。实验艺术学院的老师们需要一份自己的规划,以便能够形成共识,知道每一个教师去努力的方向。这个部分我们今天暂且称之为“自由艺术”,这个词当然是从德国借鉴过来的概念,它指的是要培养那种能够在798的画廊里面把画卖掉,或者在香港艺博会上把画卖掉,可以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或者去卡塞尔文献展拿一个奖回来的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最保守的、是当代艺术里面最古典的这类艺术家们。如果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需要一些什么样的课程?

  自由艺术

  首先可能涉及到自我建构,以前在中央美院称之为“自我表达”的课程,我们觉得那其实是一种自我调查跟身份建构,包括方案与文本制作、个性化的表达、个人生活史的叙述如何体现在作品里面。最近几年我们都在思考“工匠”的问题,所以正在开发一门“工艺理论”和“艺术史体验”的课程。这个当然要对当代艺术常见的语言样式通讲一遍。这个部分里“传统语言转换”可能是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的一个特色课程。以前的传统语言转化的课程偏重民间,那么我们也有责任把中国的“雅艺术”拉进到我们需要转化研究的内容里面来。此外还有一部分内容应该是艺术体制研究,涉及到“创意写作批评与阐释”、“艺术家的自我管理”,包括“展示制度研究”会涉及到展览室、艺术市场和整个国际当代艺术版图的描述。我们希望在这几个板块的结构里面夯实某种核心的当代艺术本体。

  社会艺术

  第二个板块其实是各校都已经展开了的社会性艺术方面的教学。中央美院吕胜中、邬建安老师开发的“家庭审美调查”系列课程,也是明确地提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社会调研的方式,来构造一类当代艺术工作基础。在广州美院,设计基因进入到实验艺术学院,一样有着社会调研的方式。我觉得是时候把它整理成一个明晰的单元,我们现在把它称为“社会性艺术”。

  它的基础当然是社会调查的技能,特别是田野调查的方法,怎么做问卷和访问,怎么思维加工,如何形成调查报告,包括基层文本采集,如何口述史和纪录片,如何梳理家族史和地方志,以及最后一种社会角色体验的一种实习课程。它的理论是社会学研究,涉及到艺术社会学。

  社会介入和社会参与的这个系列理论,这些其实是国际当代艺术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关于中国现代化历史的研究,关于殖民史和全球化的研究,这个是他们会涉及的相关理论。从形态上来说,我们愿意把这些社会性的艺术,套在一个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概念里面。有时候是针对特定场所的创作,有时候是针对特定人群的互动,有时候是谈传播型的公共艺术,有时候是谈采集型的公共艺术。今年我在中央美院实验性地开始上一门叫做“语境艺术”的课,从内容上讲,它可以叫新形态的公共艺术。比如说中国现在的二胎政策,中国在未来10年之内将缺失一万所幼儿园。关于儿童创造力开发和美育的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以儿童美育为“语境”的艺术。再比如说中国现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艺术跟养老之间是什么,中国所有的地产商都知道他们要做养老地产,那么我们的艺术该如何做出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称其为以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为语境的艺术。我们可以把它整合在语境艺术的这个框架里面,有谈内容的,有谈形式的,有谈社会学的,有谈理论的,构造起“社会性艺术”的框架。

  生物艺术

  现在我们各校的数字媒体专业、图像媒体专业或者是新媒体系,应该把它整合成为媒体与互动艺术。因为像动态捕捉其实已经是互动艺术,这里面还有媒体艺术史的相关课程。我觉得今天媒体艺术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限制同学们的想象力,使同学们疏于关注更广阔的科技发展领域。这些学生会把互联网当做唯一重要的事情,或者是为直播而欢欣鼓舞,甚至把民间非常狂热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当做唯一重要的目标。我不是说它不重要,但是其他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可能在这样的热潮中被忽略了。随着新来的芝加哥美院的科技艺术专业系主任上任,我们注意到他们开始了生物艺术的教学。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我发现他们在做很多关于生态和环境的东西,比如说关于精准农业和关于无土种植的专业。我去访问麻省理工的时候,刚好看到他们的学生在用粉红色的光,在种番茄给自己吃。实际上他们会做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关于能源科学的、气象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媒体艺术的概念所不能覆盖的,他们这些东西都会用到通讯,都会用到信息技术,实际上是溢出的媒体艺术的概念,特别是关于一些材料运用。我们知道现在的材料科学进展非常快,速度完全不亚于互联网发展,各种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磁性材料,这类的东西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将是非常直接的,这块即使在麻省理工或者是加州大学、斯坦福也几乎是刚刚起步,有个别人去思考和设计,并没有大规模地展开,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板块其实我们存在着机会。我们目前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里面是有艺术与科技这个编号的,只是它被放在设计学科下面。我也在思考我们是不是要在实验艺术这个学科的框架里面去发展出我们自己的艺术与科技。既然学科目录有艺术与科技,那么我们如何来重新阐释和定义呢?我的基本思路是我们目前有必要去推动科技艺术的概念。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缓慢地发展出这方面的一些教学实践。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