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生:以藏养藏 造物清心
2017-03-13 15:25:13 未知
从紫檀黄花梨家具入手,到专攻大漆家具的收藏与研究,并成为一名中国当代家具的设计者,刘传生一路走来,可谓摸爬滚打,见证了家具行业的沉浮变迁。但于他而言,命运转折虽迂回曲折,却又浸润着咫尺追香的精神食粮,可遣心、传情、增智、养气、涤志。
一买一卖到以藏养藏
目前,“琢古凝晖——中国古建榫卯构件精品展”正在石家庄博物馆举办,刘传生为此次展览提供了自己的藏品,并在开幕式当天举办了一场讲座。
家具,作为赏用之器,除兼顾实用和审美外,还可反映时代风貌,彰显主人品位,更是折射精神追求的物质载体。回顾历史及不同社会视角下的经典,其间的抽象意境,淬炼出一种独特美学,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于空间与生活方式的认知。“寻着传统文化的脉络,对一个将道德伦理根植于文明模式最深处的民族,作出长远的探讨,从而获得新的体会。万乾堂中国器具,也正是这项探索的延续。”
刘传生与古典家具结缘,还要回顾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彼时的中国正在掀起一轮改革的狂潮,受此冲击引发了一股下海捞金之风。刘传生,便是其中之一。起初,他接触古典家具并不是为了收藏,完全是为了挣钱养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逐渐被打破,人们才有机会接触到古典家具的收藏。从懵懂,浮于表面到逐步认知,看到形体之外的美,刘传生慢慢由最原始的一买一卖,转入到以藏养藏。
自1984年至今,他专注对中国古代家具进行收藏与研究,创立了万乾堂古代家具艺术馆,过目古代家具数以万计,30多年的经验积累使他对古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工艺、类别、流派、区域、年代等研究颇深。
刘传生的家具藏品囊括山西的大漆家具、闽南的漆器精华以及宫廷的漆木精品,其中不乏明嘉靖、万历年间制品。他眼中的收藏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活动,并自始至终认定,要想拓展认知,多与同行交流沟通极为珍贵。“就像在精神的逍遥与澎湃之中,通往光明的彼岸。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他认为,看待一件家具,造型是见仁见智的,工艺再精是可以攻克复制的,材质再优价格再高也是有价可依的,唯有艺术的体现、文化承载所涵盖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除注重器物外表造型、工艺、材质外,还要深刻领悟古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制器要素,从造型、材质和工艺上升到艺术以及文化层面。“‘天有时,地有气’,是要顺应自然规律,适木质性能而为;‘材有美’而不是‘材有贵’;‘工有巧’,是因为做精容易致巧难,熟才能生巧,精就包括其内了。除此之外,年份和包浆皮壳也很重要,尤其是皮壳。保留老的皮壳,起码有三点好处:一是便于辨认家具真伪,二是可以通过家具与古人进行对话,体悟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联,三是或许能为后人研究明式家具提供更可靠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古今对话 传承创新
大漆家具历史跨度大,工艺繁杂,文化内蕴深厚,是中国家具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种多以软木为胎,施以单色髹漆、彩漆、填漆、戗金、雕漆、镶嵌等复杂工艺的大漆家具,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与研究深度,相较硬木家具而言略显薄弱。
马未都曾谈道,“自打‘明式家具’一词问世之后,学者及藏家共同掀起一股热潮,学者极尽所能将‘明式家具’擎起,藏家趋之若鹜搜集天下美器。非常物质化的国人惯以材质论高下,喜闻乐见的紫檀黄花梨等成为时代宠儿,于是材质第一,美学第二,而大漆家具研究和收藏因此双双落伍。”
对刘传生来说,他并不排斥紫黄家具,只是,随着与古典家具打交道的次数增多,便惊觉以往自己的认知甚是粗浅。“那时各方面资料匮乏,认知力也有限,盲目地认定紫黄家具造型、制式规范,材质优良。可谓紫檀貌如绸缎,黄花梨状似流水,极大地满足社会的奢华心态,却忽略了漆木家具型之高古,源于民族久远的积累,色之沉着,反映着宋型文化深不可测的底蕴……”大漆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母体,是华夏家具之宗,给刘传生带来了思想、境界乃至形而上的改变。
研究、收藏古典家具的时间愈长,刘传生愈发茅塞顿开,豁然大悟。对古人制器理念、智慧结晶、精神审美以及思想的顿悟,令他产生了敬畏之心。再加上目前当代家具设计的空白以及对传统家具文化的认可,他转而萌生设计当代家具,立志在古人的基础上结合今人的生活和审美取向给予传承、创新。“目的是锻炼提升自己,引领设计者或者制造业让家具既有实用功能又兼具欣赏性,还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出于这种心愿,我慢慢尝试着以作坊式的形式开展研制。”
都说作品是设计者的思考,而设计源于生活,在设计作品时,刘传生可谓真正实现了古今对话,做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自2012年至2014年,刘传生连续五届参加保利现当代艺术之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专场的拍卖,并于2014年春举办了个人作品的拍卖专场,他的作品逐步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同年部分作品被选中到欧洲进行巡展。
2013年1月,他又出版了《大漆家具》一书,填补了古代家具研究领域的空白。万乾堂古代家具艺术馆也成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实习基地及各大院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实践的理想之地。
刘传生曾说,自己是一个时代的幸运者。这种幸运颠覆了他的生活,使他寻到了前进的动力,提升了眼界与个人修为,又开阔视听,扩大见闻。目前,为传播推广中国古代家具文化,他依旧不遗余力。“传承它们是我认定的使命与责任。我规划了许久,投入了大半生的积蓄,我将继续普及古典家具方面的知识,对后辈教育、对家具行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对话刘传生
新金融:近几年,随着古典家具收藏热的兴起,其价值也在逐年攀升。你怎样看待越来越多的人对古典家具产生兴趣?
刘传生:古典家具确有其个性和魅力。随着现代人们的经济物质基础提高,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文化层次高、有审美追求的玩家加入进来,但是在收藏界,高低不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纯粹为了满足兴趣爱好而介入;第二,有投资的倾向;第三,才是真正的收藏与研究。毕竟大家对近些年传承下来的古典家具文化以及传世的古典家具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与认知,再加上有些舆论导向的误导,可能会走进误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回归理性。
新金融:如何评判家具的价值以及“好坏”?
刘传生:第一,不刻意追求材质、年代、门类和制式。当一件家具摆在你面前,首先要注意到的是它的器型,展现出的整体感能否带来“美”的感受。第二,工艺要考究、形制要讲究。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工艺有很多,榫卯结构的安排,局部的修饰,线条拐角的处理,漆面的装饰方法,这些都能体现出工艺水平的高低。第三,艺术审美是家具的精气神。无论哪个时期,物所展现的美感,是跟着时代的审美在前进的。失了精气神,画面呆板,布局混乱,这样的东西也就没有意义。第四,如果器型、年代、工艺都相同的情况下,就要选择材质优良的藏品。第五,保存的完整度很重要。古代家具都是传承使用几百年的,经历过战乱、灾害,也有人为使用痕迹,但不能因为有这些客观损伤就否认它的价值。第六,所谓物以稀为贵,收藏家要考量它的稀有程度。一件好藏品,自然是数量越少,历史文化以及经济价值越大。
新金融:针对现在古典家具市场出现的乱象与价格泡沫,你作何评价?
刘传生:我们的文化在近几十年都存在着断层,另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大家盲目跟风,也是造成乱象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通过对古典家具认知的加深、市场的调节以及各方的努力,这种现象会逐步改观。
(责任编辑:陈小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